【四上教学札记14】瞄准“写清楚”,建构写故事的三要素

2024-11-11  本文已影响0人  宁超群

《爬天都峰》瞄准“学习作者如何写清楚”这个任务推进课堂。

通过扩展题目法,学习概括大意,解决课后题第一问: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当场掌握此法。引出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请学生分析文章的起因经过结果,在起因部分发生分歧。学生分三派,一派认为第一段就是起因,一派认为第一第二段合并为起因,还有一派认为是1-5是起因。一番辨析后,大家认为第一段只是简单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没有暗含冲突,第二段就有暗含冲突,我想爬山,但是山太高太陡,不敢爬。是起因,3-5段的对话就是指向解决这个冲突,可以和爬山一起归纳在经过里。他们也认为,1-5段是爬上前发生的,6、7是写爬山时,8-10写的是爬山后的事情,所以也可以按照这个写作顺序给课文分段。这样的分析后,既解决了一件事情的逻辑顺序,即起因经过结果,也解决了这篇文章一个很明显的写作顺序:爬山前,爬山时,爬山后。

聚焦起因是怎么写清楚的。开头简洁交代基本信息。第二段,抓关键词体会天都峰的高而陡以及作者内心对话“爬得上去吗”和感受“叫人发颤”,清楚交代了起因里暗含的冲突。梳理出写清楚可以抓事物特点,人物心理。

聚焦经过怎么写清楚。学生们先聚焦对话内容的“也”,读出了疑惑,惊讶与质疑。再聚焦对话时的提示语,有语言,有动作,有外貌描写。再看爬的过程,学生抓住了“奋力”“攀”“手脚并用”“像小猴子”等关键词,感受到作者爬山过程的艰难与努力。提炼出写清楚的方法可以是人物对话、神态、动作等细节描写。

聚焦结果怎么写清楚。对话引出爬山的动力是被对方的勇气所激励。这里对话第二句省略了提示语,请孩子们思考为什么?有的说,这里不用提示语,也知道是谁说的话,再写进去,就死板了。也有人说,这里不用提示语,显得简洁。看来孩子们对语言的生动细致和简洁有了一定的感觉。文章最后一句借爸爸之口,讲出这个故事蕴含的道理,点明中心,升华主题。提炼出结尾写清楚可以写出故事带来的启发。

最后根据板书,将文章内容结构化,并归纳本课写清楚所用的方法。

请学生们自评本节课的收获。很多孩子给自己打了五分(满分),分享打分理由,提到了涨了知识,明白了道理,还学到了很多写事情的方法。

下一步是交流平台和初试身手,计划用一节课专门训练写起因片段,尽量让起因里包含矛盾冲突,一个点打透再做另一个点,最后结构化,生成整体效果。

这节课里,主要是学生在思考,在辨析,在抓关键词说体会,老师知识穿针引线,学生整体参与度比较高。但是有几个孩子倾听习惯不够,眼神游离,课后教师应及时单独交流,当面反馈学习的效果,发现问题,及时补救。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