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仅仅只用脑就行了吗?~身体中的大脑(一)
学习仅仅只用脑就行了吗?
![](https://img.haomeiwen.com/i3193952/fc4b7e54a039a4bb.jpg)
经常听一些家长喊:
怎么就不动动脑呢?
脑筋转转弯行不?
真是死脑筋!。。。。。。
大脑是无辜的,这真的不能怪大脑!
因为学习不仅仅只是大脑的事儿。
学习――是需要我们调动身体细胞都参与的一项活动。
尤其对于0-12岁的婴幼儿和小学生。
比如说『苹果』这个词,孩子如何学会并记住?我们一起看看下面两个家长和孩子的互动模式(你会选择哪种?):
1.家长拿着『苹果』的图片说:苹果,苹果,苹果。记住了吗?
![](https://img.haomeiwen.com/i3193952/8c63d1687f6e85af.gif)
2.家长拿出装有苹果的布袋子在孩子面前问:
“猜猜妈妈给你带什么好吃的了?”
好奇?什么?猜不到?
“伸手进来摸一摸是什么形状?”
“闻一闻是什么味道?”
“咬一口是什么味道?”
“看一看它们是什么颜色?”
“苹果还可以做什么?”可以带孩子做苹果沙拉、苹果派、煮苹果粥等等活动。
孩子分别通过触觉、嗅觉、味觉、视觉等调动孩子多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如果能带孩子到苹果园亲自采摘苹果,那就更有感觉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3193952/087a025aa103573b.jpg)
当大脑“有感觉”之后,大脑才启动一连串的传递、对照、辨别、整理、决策的动作,然后命令身体执行,整个过程不超过0.03秒的时间。在身体产生行动之后,因为身体感觉器官又会与环境产生新的接触,于是又会有新的感觉传入。通过多次感觉信息的输入、对比、整合、行为对应之后,我们产生了对该事物的主管和客观的认知。如此重复着“感觉”――“想法”――“行动”――“认知”的程序,即是感觉统合的运作(其实就是贯穿我们身体内部看不到的所有神经开始统合理解,最终传输给大脑,有它保管储存并记忆)。
学习仅仅只用脑就行了吗?~身体中的大脑(一)
所以身体是我们学习的工具,我们要多调动身体参与各种活动,这样头脑才能够灵活,才能收获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我们常说懒癌,主要是身体不想动,其实在我们的大脑中有各种想法不断浮现,因为身体不行动,使得头脑中的很多东西也只是在梦想阶段。)
而学习的第一个步骤是“有感觉”,感觉又从哪里来?
来自我们的身体器官,如视觉【眼睛】、听觉【耳朵】、触觉【全身的皮肤、关节、肌肉、五脏六腑】、嗅觉【鼻子】、味觉【舌头,口腔等】。外界的信息通过我们身体接收器把各种信息传递给大脑,大脑进行统合安排产生出适当的反应。这是学习的过程。
现在理解了吧,我们所说的“大脑的活动”不仅仅只发生在脑袋里,学习也不仅仅只发生在大脑。
![](https://img.haomeiwen.com/i3193952/c3b4238ab32d6f7d.jpg)
为什么这么说呢?
举几个例子找找感觉:
例如炎热的夏天,心情烦躁的时候,我们吃冰淇淋,食道和胃部都能感受到冰凉,同时心情也会慢慢感受到凉爽,头脑是不是也开始清爽。
![](https://img.haomeiwen.com/i3193952/03b988e7494a99c7.jpg)
再比如我们刚做完激烈运动时,头顶能感受到体内一股热气往上冲;
![](https://img.haomeiwen.com/i3193952/2d36285490d1b2dc.jpg)
当我们和心爱的人久别时内心的牵挂思念,在相见那一刻一个紧紧的拥抱,全身暖暖的全是爱,脑袋有木有晕晕的感觉。
我们人体器官中的『心脏拥有大量的神经网络,负责处理复杂的信息,将数据向上传送到大脑。肠、胃以及其他身体器官也是如此。』
神经系统遍布全身里里外外,所以我们能感觉到冷热、痛痒、肿胀还是重压。
![](https://img.haomeiwen.com/i3193952/9c1a06370eaa2703.jpg)
眼睛接触到他人锐利的眼神时,眼球会感受到有压迫感,大脑会想“有问题吗?”;脚部扭伤时,大脑能迅速感知到具体伤痛的位置,用手去摸;经过潮湿的森林步道时,皮肤能感受到湿冷,鼻腔甚至会因为适应不及而打喷嚏。
神经细胞遍布全身,这种过程从我们在子宫中发育之初便开始。各种神经组织则错综复杂地交织在肌肉组织、皮肤、心脏、肺与肠子中。『正面管教课堂中讲到手掌大脑中说脑干是生命中枢,控制呼吸、消化等生命本能,所以大脑的运动在身体;中脑控制情绪,大脑皮层和前额叶皮质等』
那么我们的大脑又是如何感受到这些呢?
外周的感觉神经与脊髓连接,并向上延伸到大脑的不同层面,使外部世界的信号得以传递到大脑皮层,我们在那里可以感知到这些信号。我们通过五感获得这些信息输入,从而感知外部的物理世界。
![](https://img.haomeiwen.com/i3193952/c67bc50f554672bb.jpg)
人类的言行举止在最初产生的起因,都是因为“有感觉”。因为有感觉,所以才会有想法,有了想法,才会有有所作为。(正面管教讲师必问三句话:感觉,想法,决定)身体感官在接触到任何感觉刺激时,神经细胞会产生电脉冲,神经网络会将这电脉冲顺着各感觉系统的传递通路,往大脑输送电流信息。电流信息一旦进入大脑感觉区,我们就能感受到感觉刺激。如果电流信息强度不足,或传递通路不良,导致还没有进入大脑感觉区前就已经中途耗尽电能,那么,我们就感觉不到这个感觉刺激。
如果触觉系统发展严重不足,那么我们的脊髓就收不到信息或者信息传送不到大脑功能区,大脑功能区也就无法启动“感觉”――“想法”――“行动”――“认知”的程序。
感觉好才能做得好!家长老师或者照顾者需要为孩子们创造丰富的感官刺激,调动孩子的多感官参与学习和认知。当然如何调动,那么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使用不同的方式,在本篇无法一一阐述,下一篇我们一起探讨0-6岁孩子如何使用身体构建大脑的神经网络进行学习,学习是身、心、脑合一的统筹,身体是学习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