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心先生》——简评

2023-05-24  本文已影响0人  夏至东隅

《冬心先生》——作者:亞眠

非小说式的小说

以小说形式开头,以小说形式结尾,中间的部分却并不是小说。

这种写作手法很奇特,先带你进入故事,然后让你融入一种完全被隔绝的感受之中。最后,残忍的将你带离出来,冷静地告诉你,你只是随着作者的笔尖做了一个梦。

人只能塑造天堂,却可生生窥探到地狱,这是不可说的秘密。

冬心先生,有一颗天生寒冷的心,冷到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冷到所看到的事与物都带着一层寒霜。那他为什么会存在这个世界?所以,我要亲手杀了他。

这个结局,既狠辣又充满了未知和诱惑。

“我”翻看以前的日记,记忆与沉思逐渐清晰,我深切的体会到了寻找病因与寻找生命之源是同一种哲学。

多棱镜的反射、但丁与博尔赫斯求而不得的爱、被警察的反问“那么多人都要揍你,还不能说明问题?”使我忽然想起为什么为什么苏格拉底没有为自己做最后辩解,而是用自己的死证明了世人的愚昧。

事物的正反两面均有自己的哲学性,冷的对立面一样存在着冷静的深思。所以,冬心先生是选择了哪一种呢?

这篇小说开头的部分,我与医生对话存在几处不合常理的地方,通读下来,应该不是故意这样设定的。

如大夫说:“而您能对寻找病因产生浓厚兴趣且临床表现为疗效明显。”

【结合上文,这句话除了“表现为疗效明显的”是病句,前文大夫说,抑郁症患者对任何事物失去兴趣,而主角能在找病因中产生兴趣,并且临床表现,疗效明显。

这句话之间的矛盾会让患者怀疑大夫断定抑郁症的水平。甚至怀疑准确性。

“大多数抑郁症患者会对任何事物失去兴趣,也有少部分会对某种事物产生极大的兴趣,这类患者……在临床表现中,治疗效果非常明显……”

大夫说话应该是非常严谨的。

如果这篇小说不是严肃文学,可以不用在乎这样的细节自洽与合理。但是严肃文学,尽量不要越出规则,不然降低小说层次。】

我:“一直到死吗?”

大夫:“当然,不过,如果真的一直坚持找下去,或许就不会死啦。”如果不是为了说我可能在逃脱中得到永生,那大夫这句话言外之意是我活不到自然死亡?这是对抑郁症患者的否定还是肯定?

下面,星象学家的话:“非得有另一个星球解体,撞击您,在您的身上形成巨大的爆炸,才能摧毁那团困扰您一生的气团。”

与上文一样,星象学家说话虽然玄妙,但是“困扰您一生的气团”这样武断的话也最好不要出现。

整体来说,这篇小说确实是一篇上成作品,从对自我挣扎的不断寻源,进入到对哲学的沉思与解读。展现了一个自我心理救赎的全部过程。提出了问题,给出了答案。只是让读者自己选择,给读者点到为止,笔触收放有度,作者有作者的观点,读者有读者的观点。我喜欢这种带着迷离色彩的开放结尾。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