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凄苦是一种自我感悟
——品《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有感(十五)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我们都懂:置身事外,谁都可以心平气和;身处其中,谁还可以淡定从容?所以不要轻易评论任何人,因为你不在其中。为此,我们可以选择努力做好自己,更要理解他人。
刘禹锡是经过时代锤炼的人,谪居巴山楚水这样的蛮荒之地,一贬就是二十三年。对于一个有抱负有志向的人,又有多少个二十三年可以挥霍呢?祁同伟挥霍不起,为此,他跪下寻找路径;刘禹锡是没他那样的艳福吧。在那凄凉之地,如同被时代忘却的废人,空有凌云壮志却无力施展。刘禹锡的身心一定是痛苦不堪的。再试想身居荒岛的鲁滨逊,他只是有孤独寂寞之苦吧,而刘禹锡除此之外,更有被抛弃之感。一个人被人抛弃,是会有心理阴影的,每天生活在阴影之中,内心的苦闷可想而知。
刘禹锡规划的人生可能是轰烈、奔放的,而他实际的生活却内敛,无声的。我们很多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有一次和一个学生谈心,谈到理想,他有点怅然地说,小时候立志要当科学家,现在看来不太可能了,估计我连高中的门槛都难进去。还记得大学的老师曾侃侃而谈:上初中时立志非清华北大不上!如同非她不娶,非他不嫁一样坚决;上高中后才觉得能考个985,211也行;但当真正高考,连个一本也没捞上……他说的得风趣,满堂大笑,笑声中飘着人生如戏的幻觉。人生真如白驹过隙,实在难以抓牢啊。回味我们每个人的童年,内心满盈盈的不都是理想吗?谁都觉得自己将来一定是栋梁之才。岳飞,周恩来,杨利伟等是咱们的人生目标,甚至觉得我们比他们还要牛。那时候,谁会想到现在的自己过柴米油盐的小老百姓生活?而现在,谁不是这些柴米油盐琐琐碎碎的过着?小时候我们被父母疼爱的抱在怀里,那也是抱着满满的希望的。老家曾有这样一个孩子,属龙,二月二出生,都说二月二龙抬头,这天出生,可是大富大贵之命,尊贵成了他的代名词。有一次他爷爷抱着他,见从村头过去一辆半挂,上面装着不下二十辆小汽车。当时的农村人很少见汽车,稀罕,有人就和他爷爷开玩笑:拿孙子换辆汽车吧。爷爷很豪气地说:不换。俺等让俺孙子挣他一车汽车呢。现在时过四十年,孩子已经四十,却整日游手好闲,常呆在树下和老年人一起晒太阳……当初那满满的希望,早已在家人的嫌弃声中烟消云散了。有时候看见做满月席的人家,个个喜气洋洋未来令人神往;再看以后的人生多变,哪一个不是带足了希望才来到这个世间,而后事难料啊。生活中难免要经历痛苦悲伤,谁不是对这个世界抱了一腔希望,可又有谁如愿得到了自己的梦想?
刘禹锡没有,很多人都没有,于是满满的希望变成了绵绵的怅惆……
二十三年回转,恍如隔世!人世沧桑,更兼自己抑郁不得志,不免有《十五从军行》中有“不知贻阿谁”的凄凉。贺知章有“笑问客从何处来”的失落,刘禹锡更有“翻似烂柯人”的锥心之痛。刘禹锡的心一定是被痛苦浸没着的。刘禹锡不想要注意的人生,如果反问一句:按你的要求,你想要什么样的人生?不知刘禹锡可会犹豫?
如果都能按自己的意愿设计人生,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呢?还会有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吗?还会有追名逐利,阿谀奉承吗?还会有高低贫贱之分吗……如果都如愿,是不是就不用奋斗,每天只须在家心想事成了?看来还是现实比较现实。
丢弃悲哀吧,它不能为你的明日助力;忘掉昨日吧,它只会让你生活在幽阴的情绪里。每个人,都似乎能主宰自己,又似乎不能主宰自己。在这种似乎中用希望和失望交织,对未来才有拼挣的兴致。这辈子,到底想品味出何种滋味,就看你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