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你一直选错了书——评《阅读整理学》
在一个关于良好意图的调查中,研究者考察了人们关于看严肃电影(serious movies)的意愿。一组调查对象被要求选择一场当天晚上要观看的电影。另一组调查对象则被要求选择观看一场三天后要观看的电影。
调查显示出一个有趣的结果模式。选择今晚要看电影的一组人,所选择的电影都属于主题轻松愉快的罗曼蒂克史、喜剧和动作片。选择三天后要看电影的一组人,所选择的都是主题严肃电影,如描述纳粹集中营的《辛德勒的名单》、《肖申克的救赎》以及一些外国电影。两组调查对象选择项目对调后,结果仍惊人相似。
在白天,一个人会说:“今晚我要看一个有趣点的电影,明天会看应该看的。”可是明天到来时,他们又会想寻找点乐子,于是,如果可能的话,他们会选择看《土拨鼠节》(Groundhog Day)。
面对长远目标,我们大都会作出相对理智的选择,但却难以抵抗当下唾手可得的享受诱惑。多少人清醒理智地树立了宏伟而正确的长远目标,却正浑然不觉地走在错误的道路上。
阅读整理学
——两种截然不同的阅读方式
就拿读书这件事来说吧。少有人读书是为了纯粹的精神享受(有闲又有钱的人请自觉出列)。如果把知识划分为已知和未知两个部分,显然,阅读未知信息的书籍会让我们获得新知,扩大已知领域,让阅读成为有价值的行为,这是阅读的方向和意义。
我们都讨厌读教科书,因为读教科书几乎是在进行一连串未知的阅读,就像攀岩活动一样,只要一步踏空,就会滑落,连续处于紧张的状态,根本无法松一口气。而阅读已知知识的书籍就像骑自行车下坡滑行,车子跑得飞快,精神也非常轻松愉悦。同样是阅读行为,两者却有很大的区别。
在外山滋比古的《阅读整理学》一书中,将阅读行为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阅读已知信息的α型阅读,一种是阅读未知信息的β型阅读。他指出,虽然大部分人都喜欢偏爱轻松愉快的α型阅读,但具有挑战性的β型阅读才是让人打开大脑、收获新知的最佳途径。
李笑来老师在《把时间当作朋友》一书中也写道,从初中毕业后,大多人都会拒绝承认自己阅读能力低下,可这仅仅是幻觉。很多人根本不具备基本的阅读能力,顶多是“识字”而已。
就像之前的选择电影调查一样,我们一般理解和采用的阅读方式,是低层次的,最多只能得到与自己生活相近的知识,或者除了“感动”,别无他物。
前些年盛极一时的鸡汤文,正是迎合了人们的这种选择喜好。离奇曲折的故事、扣人心弦的描述、简单明了的文本,没有任何深刻的哲理,没有任何抽象的理论,也不需要深入、细致、反复地理解,把肤浅埋藏在伪装的“深刻”中,让读者们轻松收获满满“正能量”,不知不觉陷入“精神落寞—寻求感动—再落寞—再寻求感动”的死循环当中。阅读这类书籍无异于在吸食精神鸦片,不断地在精神上寻求慰藉,现实中却一步未前。
在书中,外山滋比古也表达了对这种“困难主义”式微、“简明主义”至上阅读现象的隐忧,认为不阅读难懂的文章就无法获得优秀的思想和知识,如果没有学会阅读困难文章的能力,就不算受过好的教育。他打了个有趣的比方,把采用α型阅读方式的人称为“吃粥的读者”。因为粥几乎不需要任何咀嚼就可以吃到饱,久而久之,读者的牙齿便衰弱了,肠胃功能也不够健全了。碰到稍微硬一点的食物,牙齿无法发挥咀嚼功能,肠胃无法发挥消化功能,然后就抱怨:“这样的东西能吃吗?”接着要求吃粥。
——多读这些书
穿越时空的经典。易中天曾说,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其实说起来也很简单,因为经典是人类文化的精华。古人有云:取法乎上,仅得乎中。什么叫“经”?经就是恒常,叫经常。什么叫“典”,典就是模范,叫典范。换句话说,经典就是“恒久的模范”。这样的书不读,读什么?
经典通过时间的积淀,有价值的事物就变成了经典。没有价值的东西,自然被忘却,而走向毁灭。一部《论语》跨越两千五百年,半部而治天下。一部《红楼梦》跨越两百年,发展成为一门学问。经典书籍承载了跨时空的价值,经受住了历史的检验,总是能够历久而弥新。
市面上许多热销的畅销书,初读就会发觉不过是出版商的营销手段和宣传噱头而已。
探寻根源的原著。简书“六神”彭小六老师在他的《让未来现在就来》一书中说,他是罗辑思维的罗粉,他的书架上到处都是看罗辑思维节目之后买的书,以及那些书延伸的其他书。书读多了,有时候罗胖开始讲一个段子,他就能反应过来,这个段子是来自哪本书里的,甚至罗辑思维没有讲到的一些东西,他也已经接触到了。彭小六是在看罗胖在罗辑思维节目中提到的书,而不是去看罗辑思维所卖的书,换句话说,他是在读产生罗辑思维节目的书,而不是看罗辑思维产生的书。试问,有几人在读完罗辑思维的新书《成大事者不纠结》就做到了“成大事而不纠结”?
原著很多读者想要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就买来许多国内作者所著的介绍思维方法的书籍,这些书的名字都很诱人,就跟药到病除的灵丹妙药似的。你若是之前读过国外关于思维方面的书籍,就会明白那些书中的内容是从哪些书上摘抄整合而来的,而且能找出一些低级错误。
这里并不是说,国内作者的书就不值得读,而是说我们要找到承载这些思想的原著在哪里,最大限度地挖掘吸收“原矿”。
揭示本质的理论之书。知识越是抽象,就越是有能力解释事物、解决问题。
鸡汤文的败落,给了干货文生存空间。不少“弃汤投干”的读者开始调头寻找那喝汤用的“勺”——大肆收藏各类干货文、购买各种干货书,一时间,方法至上主义抬头。
很多读者把“大神”修炼所使用的方法视作秘籍。殊不知,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大神”之所以能够达到“罗马”,正是因为他所选择的那条“路”适合他自己,但他的那条“路”却不一定适合你呀!
我在《如何将他人的好方法学到手》一文中将学习借鉴他人方法的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探析理论观点、刻意练习、形成新习惯技能。并说明,理论观点同具体方法的关系,就像是“道”和“术”的关系。“道”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是唯一的,而由它衍生出来的“术”却可以千变万化,应用于不同情境,适用于不同对象。我们学习借鉴他人的好方法不能舍本求末,见“术”而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