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互联网整理大脑

张首晟《第一性原理与创业》学习笔记与感悟

2018-12-09  本文已影响24人  后浪Jason

就在几天前,被称为最靠近诺贝尔奖的华人物理学家张首晟教授遗憾离世。最近3天时间,我集中学习了他在混沌大学的讲座。

学习完之后,首先是获得了一个科学和艺术的整体架构认知,而且是自带正能量的这样一种体系化认知;其次是在很多点上,和自己目前的产品经理职业成长经历有了很多碰触和感悟。

非常感激能有这样宝贵的知识传承,这也正是课程过程中,张教授所表现出来的和自勉的,为人师表的崇高精神。由之而引发我自己的很多思考,也简单分享下。

01

张教授的整个课程在学完之后回身一看,就会发现其课程的设计结构,互动教育的思路和流程,本身就体现了科学与人文思想的融汇贯通,对立与统一的哲学底蕴,听下来本身就酣畅淋漓,恨不能赶快入学当学生的感觉!

课程在混沌大学一共是分为10节课,另外上下半场各一个问答环节。我这边把它梳理为以下几点:

第一大部分,老师结合自己成长经历、和志向,引出课程第一大点,讲解浓缩为一张纸的,人类文明的精华。作为一个理科生,绝对是饕餮盛宴。

第二部分,具体展开讲前面提到的信息和能量,两点各自的本质认知,带大家矫正和升华,并结合具体的风投看行业、投资量化两个大案例,来说明科学上对信息能量的认知,如何与实际的功利性的应用之间进行落地和统一。

第三大部分,开始讲人文方面,通过战争、教育、科学家的故事和信念、老师自己的研究成果等方方面面的总结和统一,来说明人文方面也是存在这种统一,并利用这种求真求美的统一,实现了其他这些方面的成就

第四部分,站在投资家的角度,给出一个,从科学问题探究和创新突破、到借助风投实现工程或实际业务、到最后全社会变革实践最终改变世界造福人类的,三步模型。

最后老师还借助电影中时空穿越的形象说法,从哪里开始,回到哪里结束,但又做一层升华,同时把志向从科学的追求,上升到人文的追求。我理解这其实不是时空穿越,是电影中故事主线扣题做圆的一种经典的结构化表现手法,说明老师应该和我一样也是一个电影爱好者,老师能把电影的表现手法融会贯通到自己课程设计的理念中,真是开心和享受!

02

其次,记录几点自己的思考。

1.胜利者和失败者,到底谁的经验更有效?

老师讲到,战争论是普鲁士的一个中级军官写的,这本巨著同一时期,还有法国拿破仑手下高级军官写的兵书,一方刚好是几乎每次都败在另一方手下。可是拿破仑手下主要讲的是用炮的方法,随着武器的不断升级迭代,这本书、这个思想基本就没有用了,可是战争论从最本质的层面挖掘普世的原理,甚至后来传到延安的窑洞里,论持久战的思想也是与它一致的甚至是传承的。离权贵越近,往往越无法从第一性原理总结出大道至简的规律来。

那么我们想想,在互联网产品领域,在产品经理的方法论领域,是不是很多公司和市场方面的经验,也是这样?很多产品成功了,它的产品总监、市场总监,到处分享经验,是刷自己的价值成分高一点,还是真正分享出来本质的思考呢?这就需要听者自己谨慎判断。

再往回追溯,这个产品的成功,是因为遵照了普世性的原理,并且很恰当的落地生根,所以最终成功了吗?还是说仅仅是因为背靠大公司的资源?还是某种阶段性的资源红利驱使整个循环转起来而已?这些都带给我们很多可以跟自己的业务、过往明星产品经验进行联系思考的契机和切入点。

老师还从论持久战提到,整个战争,类似整个企业,一定是通过思想层面的统一,来实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这其实就是组织建设、公司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和作用。试想,一个有凝聚力的组织,在遇到政策风险、市场波动、竞对挖角等等各种复杂情况下,是否有一招制胜的法门呢?

战争,是通过战略思想的高度统一,来超越交通和信息传达上的落后,最终实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这就是本质的提炼、思想的统一,带来的巨大力量。

2.产品经理总是抄抄抄?有没有自我驱动做到寻美而求真?

通过张教授分享如何看待电动车行业,反映出老师是有一个科学认知事物的思考模式。电动车行业目前最关键的就是能源,那么电池能源和原油能源究竟怎么去辨析?作为创业者怎么寻找突破点?如何预估并认知突破下去之后的路线和模式?

那么想要科学的认知,任何东西我们都确认清楚他的单位就可以了。然后你会发现,电池和原油,本质上都是作为能量来源的,那么能量的密度,单位是什么,单位一想清楚,很多东西随之就清楚了,那么这两种能量的能量密度如何?最后老师讲原油的能量密度是电池的十倍,而且电池之前的发展,没有copy摩尔定律的指数级增长。那么再然后我们就可以思考,如果电池想要突破的话,那么各种电池类型,是在分子级别、原子级别还是什么本质问题上突破?

这个时候你会发现,自己有了自己的体系化、求真求本质的思考模式,而不是人云亦云,听各种大v堆积各种专有名词。

这种科学的思考模式,是可以直接运用在产品设计的策划和决策中的,我们每一个产品经理都应该拒绝凡事不深究就借鉴参考甚至是打工养老的思维模式、工作习惯中,采用科学的思维模式,去开拓自己的产品能力边界,受益匪浅。

3.问出恰当的问题才是最关键的。也就是说,方向的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大很多科学研究,科学的理论,往往是有有边界的,在这个已知边界内有一套体系合理的解释,但是当边界拓宽之后,不能解释之后,就需要理论的补充。这个时候,如何建立研究方向?如何构建这个新的理论以实现能够大统一呢?

很多事物都是因果混沌,有很多原因,也有很多结果,一时看不清其中的科学联系,那么如何把一个复杂问题,转化成为一个可以定量分析的、有限个因果的问题呢?

这两种探究,都是站在前沿阵地,面对未知,凭借寻美而求真,这个至简的大道作为指导思想和武器,来实现认知和研究的推进。

这个宝贵的方法,同样也适用于我们面对未知前途的创业项目、面对产品创新时候的窘境。

这时,如果我们再注意到,人的一生,生活的各种不确定性,各种随机性,那么我们如何过好自己的一生呢?生活当中的各种酸甜苦辣,我们如何去解构呢?是不是就直挺挺的、A问题就找个A解决方案,B问题不能靠A解决方案来拖延和掩盖? 这个看似已经比很多思路有点先进的思路呢,其实更关注怎么做,却没有关注最重要的事情——我们要选择一个好问题来回答。

人生苦短,我们一定一定要选择好我们要回答的问题,而不是在意我们回答了多少个问题、有没有回答上来,答的好不好。

4.我的人生的使命是什么?

回到最开始,一切都开始于人生志向的确立,当看到先贤把毕生精华浓缩在一个公式、一句人文哲思诗句的时候,张教授确立了他的人生志向;在经历科学研究体系激烈而残酷的竞争中,在研究方向不够世俗功利化而得不到研究经费的经历中,感慨“没有经受过考验的,不能称之为真正的人生使命”。

那么,我的真正的人生使命是什么呢?心中那个模糊的混沌,是否应该像信息论的先哲那样,选择聚焦这个点,不断深挖这个原初的点是什么,是否有更好的编码模式来实现更有效率的传输和更高的信噪比呢?目前的这种编码模式,是最好的方式吗?使用什么样的形式实现人生的使命呢、以及形式对于最终而言,真的重要吗?

哈,看来要思考的还有很多啊!

03

最后来贴下我的课程笔记大纲,其中也包括一些老师授课PPT的重要点。忽略可能的小错误,推荐大家学习原课程!

最近刚好在换工作,有大把的时间用于学习、思考和复盘总结,欢迎大家多多交流,非常期待能结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