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象与设计模式

2019-05-13  本文已影响0人  小蝎子tt

单例模式:是一种常用的软件设计模式,在它的核心结构中值包含一个被称为单例的特殊类。一个类只有一个实例,即一个类只有一个对象实例。

  对于系统中的某些类来说,只有一个实例很重要,例如,一个系统中可以存在多个打印任务,但是只能有一个正在工作的任务;售票时,一共有100张票,可有有多个窗口同时售票,但需要保证不要超售(这里的票数余量就是单例,售票涉及到多线程)。如果不是用机制对窗口对象进行唯一化将弹出多个窗口,如果这些窗口显示的都是相同的内容,重复创建就会浪费资源。

应用场景(来源:《大话设计模式》):

    需求:在前端创建工具箱窗口,工具箱要么不出现,出现也只出现一个

    遇到问题:每次点击菜单都会重复创建“工具箱”窗口。

    解决方案一:使用if语句,在每次创建对象的时候首先进行判断是否为null,如果为null再创建对象。

    需求:如果在5个地方需要实例出工具箱窗体

    遇到问题:这个小bug需要改动5个地方,并且代码重复,代码利用率低

    解决方案二:利用单例模式,保证一个类只有一个实例,并提供一个访问它的全局访问点。

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我们会发现,所有的单例模式都是使用静态方法进行创建的,所以单例对象在内存中静态共享区中存储。(可参考: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2206072272164938188.html)

 单例模式可以分为懒汉式和饿汉式

    懒汉式单例模式:在类加载时不初始化。

    饿汉式单例模式:在类加载时就完成了初始化,所以类加载比较慢,但获取对象的速度快。

观察者模式:

  在对象之间定义了一对多的依赖,这样一来,当一个对象改变状态,依赖它的对象会收到通知并自动更新。

大白话:

  其实就是发布订阅模式,发布者发布信息,订阅者获取信息,订阅了就能收到信息,没订阅就收不到信息。


命令模式

将“请求”封装成对象,以便使用不同的请求、队列或者日志来参数化其他对象。命令模式也支持可撤销的操作。命令模式通过这种封装的方式实现将客户端和接收端解耦。

类型:

行为型模式(类与类之间的行为型模式)

命令模式的几个角色:

抽象命令接口Command:定义命令的接口,声明执行的方法。

具体的命令对象ConcreteCommand:持有具体的接受者对象,完成具体的具体的命令。

接受者对象Receiver:接受者对象,真正执行命令的对象。

传递命令对象Invoker:持有命令对象,要求命令对象执行请求。

客户端对象Client:创建具体命令的对象并且设置命令对象的接受者。


模板模式:

模板方法(Template Method)模式的定义如下:定义一个操作中的算法骨架,而将算法的一些步骤延迟到子类中,使得子类可以不改变该算法结构的情况下重定义该算法的某些特定步骤。它是一种类行为型模式。

该模式的主要优点如下。

它封装了不变部分,扩展可变部分。它把认为是不变部分的算法封装到父类中实现,而把可变部分算法由子类继承实现,便于子类继续扩展。

它在父类中提取了公共的部分代码,便于代码复用。

部分方法是由子类实现的,因此子类可以通过扩展方式增加相应的功能,符合开闭原则。

该模式的主要缺点如下。

对每个不同的实现都需要定义一个子类,这会导致类的个数增加,系统更加庞大,设计也更加抽象。

父类中的抽象方法由子类实现,子类执行的结果会影响父类的结果,这导致一种反向的控制结构,它提高了代码阅读的难度。

模式的结构与实现

模板方法模式需要注意抽象类与具体子类之间的协作。它用到了虚函数的多态性技术以及“不用调用我,让我来调用你”的反向控制技术。现在来介绍它们的基本结构。

1. 模式的结构

模板方法模式包含以下主要角色。

(1) 抽象类(Abstract Class):负责给出一个算法的轮廓和骨架。它由一个模板方法和若干个基本方法构成。这些方法的定义如下。

① 模板方法:定义了算法的骨架,按某种顺序调用其包含的基本方法。

② 基本方法:是整个算法中的一个步骤,包含以下几种类型。

抽象方法:在抽象类中申明,由具体子类实现。

具体方法:在抽象类中已经实现,在具体子类中可以继承或重写它。

钩子方法:在抽象类中已经实现,包括用于判断的逻辑方法和需要子类重写的空方法两种。

(2) 具体子类(Concrete Class):实现抽象类中所定义的抽象方法和钩子方法,它们是一个顶级逻辑的一个组成步骤。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