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晚年仍然容颜不老,原来她是一个“花痴”,她常常品尝三种花
我们是否也曾对那些容颜不改的娇妻怨妇心生向往?他们的秘诀是什么?皇后的奢靡生活从何淵源而起?一位女子统治者如何在乱世中左右逢源?这位异域的建国之母,终其一生又带来怎样的喟叹?
与生俱来的倾城之姿
慈禧,满语意为“慈母禧慈母”。1835年11月29日,她降生于满洲正黄旗下三家子佐领下的一个包衣家庭。有人说,她生而聪颖,有天生的姿色;也有人说,她生而平凡,没有任何与众不同。
然而,她最终成为晚清王朝实际统治者近半个世纪之久、声名狼藉的慈禧太后,建立起旷日持久的独裁统治,称霸朝堂,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女皇帝。那么,我们不得不问,究竟是什么原因造就了这位与生俱来倾城容颜的女子,最终摇身一变成为令人叹为观止的女皇帝?
一路绣花入宫的妃子之路
1850年,年仅16岁的佳丽桑常在被指定为咸丰帝之妃,取名为婉容。四年后,咸丰帝驾崩,年仅7岁的同治帝登基。作为未亡人,桑常在成为垂帘听政的两宫太后之一。
桑常在最初并没有显示出杰出的政治手腕,仅仅是服侍幼主,度日如年。然而,与生俱来的精明与娇蛮很快成为了她施展抱负的法宝。她渐渐掌控大权,并且在1870年的政变中将同治帝的生母东太后赶出紫禁城。自此之后,她成为实际意义上的最高统治者。
为了权势,她不惜抛弃亲人;为了富贵,她不惜玩弄权术。终于,在1881年3月,年仅19岁的光绪帝即位,桑常在成为实际国母的同时,也换了一个更加高贵冠冕堂皇的名讳——慈禧太后。一个借助权力玩世不恭的女人,终于名正言顺。
皇帝面前,太后后
光绪初年,慈禧太后干预政事不多,更多时间花费在穿梭后宫之中。然而好景不长,不到10年后,慈禧太后再次发动政变,软禁年仅20岁的光绪帝。一时间,慈禧太后被称为“皇帝面前,太后后”。
一位母亲面对自己的儿子,怎会下得了手?权力的甘露一旦品尝,又有谁能够抵挡住其中无上的魅惑?为了中饱私囊,慈禧太后几乎将整个国库掏空。那一顿顿金碗寿宴,奢侈十分;那一场场大婚盛典,铺张浪费。在她统治的晚年,清廷国库空虚,军费告罄,却还是奉上无数珍藏,只为恭迎长寿。
当这位东方女皇沉醉于自己织就的纸醉金迷之时,瓜蔓遍地,民不聊生;政权旁落之时,山河破碎,刀兵相见。最终,这位享乐至上的女皇,也未能逃脱最后的宿命。
如今回望,慈禧太后一生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她独特的保养之道。传闻她有长生不老之术,常年食用珍珠末、药浴汤澡。她不同寻常之处,也许真正秘密就隐藏其中。
慈禧太后是茶道大师,她建立起自己独特的茶饮文化,并严格遵循:清晨必饮金银花茶,午后少不了淡雅玫瑰,入夜唯有馥郁茉莉可安眠。在她这里,茶不仅是饮品,更是艺术。
她用茶饮式,定义了自己的时光;她用茶道精神,提升了人生情怀。一顿茶,一段禅,看她如何在茶香飘浮中,品出人生之美好。
慈禧太后的养生,更加与众不同。她对花草情有独钟,视为上苍赐予人间至宝。花朵不仅可观赏,还可入药,供浴,食用。传闻她极为钟爱荷花,有“食花饮露”的奇特癖好,每日必摘食数朵莲心。
此事一时传为佳话。原来,荷花当真富含荷竹素等对人体大有益处的成分。如今看来,慈禧太后那异想天开的荷花饮食,竟成就她70年如少女、80岁依旧风姿绰约的传奇。
慈禧太后的饮食,更加丰富多彩。她曾极力推崇一道菊花火锅,以菊花汁熬制鲜浓鸡汤,营养丰富、清香可口。这份美味常常令皇室后妃无限回味,被公主们誉为人生至今所尝佳肴之最。
菊花,本就是东方所推崇的君子之花。如今研究发现,菊花确实富含维生素、氨基酸等成分,对人体大有裨益。慈禧太后的鸡汤菊花火锅,看似古怪,却又在现代得到理性的解释。
花开富贵,亦花落尘
然而,历史不容割裂。我们赞叹慈禧太后的绝世容颜,站在今日,却也要审视她一生的得与失。她醉心享乐,将自己锻炼成份外聪明强干的统治者;可统治者终究要为自己的决定负责。
她将国库掏空,纵容贪官污吏;她铺张浪费,导致民不聊生;可这一切罪过,最终是由百姓来承担的。人生如花,美丽绚烂;花落知多少,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历史不该简单批判,更需要我们归纳教训。
不管怎样,这位名震中外的女皇帝,慈禧太后,还是留给我们太多太多需要思索的东西。我们不该代入批判,更不应生硬褒扬。只需站在历史长河中,平和地审视一段往事,体会种种教训,感悟沧桑巨变。
结语
花开花落,物是人非,历史还在继续。让我们扪心自问吧,到底是什么滋养了这朵妖艳毒花,又是什么好死不如赖的东西让她在乱世中屡屡死里逃生?这位建国之母,又给我们的教训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