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钱就晕?老司机带带我!
钱是个好东西啊!人人都爱,只听说过见钱眼开,怎么会有人“见钱就晕”呢?实不相瞒,“见钱就晕”说的就是区区在下……

说来惭愧,虽然我十几年如一日地一直带着一顶“理科生”的帽子,然而数学并不是我长项;不过即使我数学不好,也照样是前能玩代数、后能解三角、拳打傅立叶、脚踢牛顿莱布尼茨的水准吧——但偏偏只要遇到跟经济有关的数学问题我就瞬间一脸懵逼了!什么净收入、毛利润、税前利润、净收益、盈亏底线,只要数字跟钱一挂钩,我就满脑子浆糊……别说跟经济有关的统计学和数学了,就连我妈问我钱是怎么花掉的我都傻傻弄不清楚……前几天有位刚认识的文友,问能不能往我的公众号投稿,我自然是不胜欢迎了。当她问及我的公众号主要发表哪些类别的文字的时候,我愣了愣,回复了句:只要不是财经类的就行!

有时候我想,我这人天生是打工的命,不适合当老板,因为光是公司里的资金往来我就一窍不通,如果交给会计全权负责的话,指不定哪天被坑了还蒙在鼓里呢!如果真的要我去创业,去掌握一家公司的财务状况,是真的需要“老司机带带我”啊!
不过,近日还真让我遇到了一位老司机——他的名字叫道恩·福图普鲁斯。之所以叫他“老司机”,是因为他给我看了一辆车,这辆车叫“企业”,同时也还着重为我介绍了这辆车的仪表盘,仪表盘上分别是净损益表、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道恩·福图普鲁斯在自己《给创业小白的财报书》一书中说到,企业的财报书就像汽车的仪表盘一样,它能够给你反映汽车的一些关键信息,但是如果你看不懂仪表的话,就可能会遭遇抛锚甚至交通意外,同样,作为企业的掌舵人,如果看不懂财报书,也可能让你的企业陷入巨大的危机中,毕竟会计只能帮你整理财务的信息,而不能帮你做出判断和决策!

《给创业小白的财报书》中关于仪表盘的这个比喻,我觉得相当精准且直观。就像作者所说的,你的仪表盘上有着净损益表、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这三个财报表,其中净损益表就像是时速表,告诉你公司是否正在盈利,还是已经陷入亏损的状态,但时速表是不会告诉你下一次加油之前你还能走多远的,所以我们还需要油量表——也就是现金流量表。现金之于企业,就如同汽油之于汽车,不同的企业就像是不同的汽车,在以不同的速度烧油,也就是烧钱。如果资金耗尽了,即使你的公司依然还在盈利,也可能迎来破产,所以现金流量表正是为了提示我们时刻维持健康的现金流,才能使得公司持续前进。最后,被称为企业的油压表的资产负债表,是最能对外体现一家企业的健康状况的数据。如果弄清楚了这三个表所表达的信息的内涵,那么你就基本上已经是一个入门级的企业经营者了,如果能够在这三个表的基础上活学活用、融会贯通,那么恭喜你,你离成为一位“老司机”已经不远啦!

虽然我暂时还远没有创业的想法,但是在看完《给创业小白的财报书》一书后,感觉视野豁然开朗,很多以前看不明白的事情,再仔细想想都感觉完全不一样了。比如老一代人常爱把“薄利多销”四个字作为“生意经”挂在嘴边,无非意思就是产品的定价低一点,单个产品少获取一些利润的话,能够取得更多地销量,最后积少成多获得更大的利润,可我们在生活中看到的往往不是这样。就拿我附近的几家KTV来说,由于大多消费者都是学生,消费能力有限,所以这几家KTV都争着抢着打“价格战”,你这边“99元大包6小时买断”,我那边马上就会推出“66元豪华包间欢唱通宵”,一个比一个低,寸土不让,结果却是两年不到,几家KTV全部关门大吉了。事实上他们的生意相当好,周末几乎都没有空的包房,“多销”两个字是绝对坐实了,但为什么都没能继续经营下去呢?其实原因很简单,我们先看看第一个表——净损益表就能知道。

净损益表是告诉我们企业是否赚钱了的一项数据统计,而表现企业是否盈利的项目就是“净收益”,要得到“净收益”的数据,需要我们用“净收入”减去“销货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税金”等项目后才能得出。然而,事实往往是这样:没有多少小企业的经营者能够准备地认识到他们的总成本是多少,因而他们基于错误的假设来对产品定价。这样一来,如果以错误估算的低定价来销售产品,即使达到提高销售额的目的,也会让企业陷入到更严重的财务危机中。简单地说,这些打“价格战”的商家都错估了自己的成本,最后定价往往还低于成本,所以即使销量再多也难以盈利。

同样是KTV,我前段时间去广州时和朋友一起去了一家“自助火锅KTV”,相当不错的环境,既可以唱歌,又可以同时吃自助火锅,不需要房费也没有其他服务费用,只需要按人头算每个人四十元,而且自助的菜品中也是“肉肉俱全”一点不含糊。当时朋友就跟我感叹“这KTV怎么赚钱啊,我感觉我随便多吃几块肉就能把四十块吃回来了啊?然后唱歌包房还都不要钱?”其实一开始我也这么想,不过后来仔细思考后,才觉得这家KTV的定价和经营用了不少心思。首先,与普通餐厅相比,自助式的餐饮成本要低很多,不仅因为服务人员要少得多,减少了人力成本,而且由于顾客群体大,消费习惯不同,饭量大的会把成本转嫁给饭量小的,爱吃肉的可以把成本转嫁给爱吃素的,这样一来,餐饮方面的成本反而可以控制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准。其次,这家KTV的时段其实是分的比较密集的,一天的营业时间分为四个时段,除了最后的通宵场之外,其他的时段都不超过四个小时,比一般KTV的买断时长要短很多,自然一天下来接待的客人也更多。所以,这家KTV无形之中就限制了消费者在消费时段中的消费程度,同时还增加了单位时间内交易的完成量,既控制了成本,又增加了销售额,真是聪明之极。
这样关于两个KTV的简单思考后,其实让我自己是感到很惊喜的,因为之前的我是绝对不会对这种经营的话题思考这么多的,因为“见钱就晕”嘛!在阅读了《给创业小白的财报书》后,我才发现了看待商业和经销的时候可以从更清晰明确的角度来看待,当然我远远算不上“老司机”,但起码我现在敢摸摸方向盘了,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