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八十一难(1--10) 2014版
西游记八十一难(1--10 )2014版
这本《西游记》都是讲修行的境界和修行的陷阱。我越看《西游记》,越佩服这位作者,他把我们人生和内边的品质写的好明白,用种种譬喻来描述各种修行的障碍和突破修行的方法。我们越修行,越会了解这本书的涵意,不是看一本神话小说而已,其中真正有好的道理。
八十一难简介
金蝉遭贬第一难 人身难得今已得 人身乃是佛殿堂 佛在心中莫外寻
出胎几杀第二难 中土难生今已生 灵魂来此物质界 是为学习锻炼己
满月抛江第三难 正法难遇今已遇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寻亲报冤第四难 知识难逢今已逢 大善知识掌权衡 以心印心隆佛种
出城逢虎第五难 发心修行逢吓唬 信心坚定要修行 莫依旁人自主张
落坑折从第六难 心生疑思折从者 道心不坚随从者 遇到坑坎则夭折
双叉岭上第七难 荤食素食双叉道 今生求得清净戒 宁舍身命不毁犯
两界山头第八难 天堂地狱一转念 举世无人肯立志 立志修玄玄自明
陡涧换马第九难 转换意念陡然间 福境祸区念想造 超凡入圣一转念
夜被火烧第十难 人前卖弄被火烧 从正修持须谨慎 至宝切莫给小猪
失却袈裟十一难 无明火发至宝失 人前卖弄无明火 一夜烧光观音院
收降八戒十二难 五荤三厌八戒降 持斋把素身心净 五荤三厌都断掉
黄风怪阻十三难 鼠辈刮起阻修行 无法实现谓黄风 鼠目井蛙小儿见
请求灵吉十四难 请求菩萨灵且吉 欲定鼠辈黄风起 佛祖早有定风丹
流沙难渡十五难 须知水性能引领 修行路上障碍多 似河流沙数不清
收得沙僧十六难 收得沙僧不杀生 一切罪中杀最重 一刀一命皆偿还
四圣显化十七难 富贵美色莫动心 生死根本淫为种 欲出生死断爱渴
五庄观中十八难 五戒坚持莫偷窃 若物属他尔自取 一文一粒皆填还
难活人参十九难 心多嗔怒身难活 处世须存心上刃 修身切记寸边而
贬退心猿二十难 神无定位道难成 听从狡性信谗言 逐放心猿离本舍
黑松林失散二一难 身在神飞不守舍 不辨贤愚失心主 误把游场当家园
宝象国捎书二二难 捎书寄信传福音 若还救得众生命 愿做捎书寄信人
金銮殿变虎二三难 夸能变虎我执大 告诉人们快乐法 甘心奉献无所求
平顶山逢魔二四难 平顶共担度难关 协力同心身口意 时时发出好意念
莲花洞高悬二五难 六根集中智慧眼 十二时中忘不得 行功百刻全有收
乌鸡国救主二六难 切记依法不依人 以貌取人世通病 不识明师化凡僧
被魔化身二十七难 明师名师要分清 欲辨真师并不难 会口诀者乃是真
号山逢怪二十八难 心君正直行中道 念念思虑救人命 救人救己要均平
风摄圣僧二十九难 八风不动任浮沉 利衰毁誉一时忘 称讥苦乐不关心
心猿遭害三十难 是非争辩莫永争 面红耳赤争到底 致使心猿遭害疾
请圣降妖三十一难 请龙请圣君自择 私雨只好泼凡火 欲灭妖火请菩萨
黑河沉没三十二难 六门不关僧沉没 六门不关六贼起 波翻浪涌破戒墙
搬运车迟三十三难 大力口号扬王庭 消息送到深内在 自性主人会帮忙
大赌输赢三十四难 法术神通非究竟 神奇卓异非至人 至人只是一个常
祛道兴僧三十五难敬僧敬道育人才问题不在何教派找到明师是最好
路逢大水三十六难圣僧路阻通天睡离却财色名食睡断开地狱五条根
身落天河三十七难 吃欲大者河无底 从正修持须谨慎 贪吃犹如落天河
鱼篮现身三十八难 现身说法要修行 鱼尚听经修手段 人之有识更该修
金兜山遇怪三九难 见金起心性情乱 修行之人莫爱小 公取窃取皆为盗
普天神难伏四十难 见此至宝神难伏 人身内有金刚心 一见一闻得道果
问佛根源四十一难 佛赞光音法门最 宝藏钥匙明师有 不投明师何得宝
吃水遭毒四十二难 惑言坏水主遭害 不信佛法信世法 不信佛圈受魔圈
西梁国留婚四三难 婚姻问题要明理 但到此地遇此人 不得不将计就计
琵琶洞受苦四四难 色淫贪之身受苦 色邪淫毒如蝎钩 如来尚且遭毒手
再贬心猿四十五难 凶心生起真心贬 心有凶狂丹不熟 神无定位道难成
难辨猕猴四十六难 假借师名生二心 禅门须学无心诀 静养婴儿结圣胎
路阻火焰山四七难 欲出火宅求蕉扇 寻得仙人求得扇 出离火宅不费难
求取芭蕉扇四十八 光音法门求则取 宝贝原来不轻借 诸多要素要聚全
收缚魔王四十九难 收缚白牛得大乘 找到明师可开悟 接受长养要继续
赛城扫塔五十难 佛宝无华惟扫塔 此身乃是佛宝塔 血腥污塔宝无华
取宝救僧五十一难 取得佛宝救众生 人身乃是佛殿堂 佛在心中莫外寻
棘林吟咏五十二难 传播上帝的福音 我本元修大觉禅 有缘有志方记悟
小雷音遇难五三难 错入旁门枉费身 出离三界唯一门 光音法门是为最
诸天神遭困五四难 东求西告枉劳心 不求佛祖求诸神 诸神皆遭毒手困
稀柿衕秽阻五五难 施恩图报理路污 左手布施济他人 右手最好是不知
朱紫国行医五六难 内因成熟好行医 张榜招贤四方求 诚心消息送内里
拯救疲癃五十七难 愚盲无明病最重 只因他年好射猎 致有今生身耽疾
降妖取后五十八难 前因后果君取舍 劝君莫打枝头鸟 因果报应影随形
七情迷没五十九难 断欲忘情即是禅 情欲原因总一般 有情有欲自如然
多目遭伤六十难 愈有知识愈少智 百眼魔君多目怪 致使心猿遭伤害
路阻狮驼六十一难 师前有驼心不直 十方如来同一道 出离生死以直心
怪分三色六十二难 身口意要同修行 时时净化身口意 我们精神会快乐
城里遇灾六十三难 一念才生动百魔 但凭洗涤无尘垢 也用收拴有琢磨
请佛收魔六十四难 知之须会无心诀 佛即心兮心即佛 心佛从来皆要物
比丘救子六十五难 僧发慈悲救小民 邪主无知失正真 因求永寿杀小民
辨认真邪六十六难 真师邪师要辨明 真僧假僧心可辨 明师名师言可鉴
松林救怪六十七难 救命叫声惊圣僧 无日无夜看命尽 不喊救命怎脱身
僧房卧病六十八难 浪费粮米是病因 自古明师都是劝 生活节省和简单
无底洞遭困六九难 事事无三不得成 三界犹如无底洞 惟有一口可出行
灭法国难行七十难 从正修行莫扬名 修行道路虽坦坦 唯有幽人得贞吉
隐雾山遇魔七一难 隐雾寻师须用功 分辨分辨真与假 佛讲依法不依人
凤仙郡求雨七二难 榜聘明师求法雨 要求就会有得到 敲门门开不迟延
失落兵器七十三难 好为人师失至宝 道者不可须臾离 藏在身中光护体
会庆钉钯七十四难 修行莫逞口齿利 钉钯九齿齿齿利 切莫得理不饶人
竹节山遭难七五难 修行精进节节高 选择正道学武艺 接受传法天渊别
玄英洞受苦七六难 喜游美景道心离 太丹自古宜长守 须臾懈怠见参差
赶捉犀牛七十七难应无所住生其心如果掉一固定角就学不到别角落
天竺招婚七十八难 有恩有爱招缘来 无爱无思自净管 教解脱得超然
铜台府监禁七九难 铜笼铁笼都束缚 有愿斋僧归妙觉 无缘得见佛如来
凌云渡脱胎八十难 相亲相爱是元神 色身是要看得破 法身才要认得真
老鼋问寿八十一难 生死事大鼋且知 老鼋且问生死事 人伦有识正该修
西游记八十一难(1--10)
这本《西游记》都是讲修行的境界和修行的陷阱。我越看《西游记》,越佩服这位作者,他把我们人生和内边的品质写的好明白,用种种譬喻来描述各种修行的障碍和突破修行的方法。我们越修行,越会了解这本书的涵意,不是看一本神话小说而已,其中真正有好的道理。
金蝉遭贬第一难 人身难得今已得
人身乃是佛殿堂,佛在心中莫外寻,拥有人身很宝贵,只有做人可成佛。
附录记载:光阴迅速。一日,刘洪公事远出,小姐在衙思念婆婆、丈夫,在花亭上感叹,忽然身体困倦,腹内疼痛,晕闷在地,不觉生下一子。耳边有人嘱曰:“满堂娇,听吾叮嘱。吾乃南极星君,奉观音菩萨法旨,特送此子与你。异日声名远大,非比等闲。刘贼若回,必害此子,汝可用心保护。
第八十一回记载:行者道:“呆子又胡说了!你不知道。师父是我佛如来第二个徒弟,原叫做金蝉长老,只因他轻慢佛法,该有这场大难。”(托化做人身:人身难得今已得。轻慢佛法:再轮回)
八戒道:“哥啊,师父既是轻慢佛法,贬回东土,在是非海内,口舌场中,托化做人身,发愿往西天拜佛求经,遇妖精就捆,逢魔头就吊,受诸苦恼也彀了,怎么又叫他害病?”行者道:“你那里晓得,老师父不曾听佛讲法,打了一个盹,往下一失,左脚下躧了一粒米下界来,该有这三日病。”
经典中常说人身是上帝的殿堂,不过任何灵魂要获得这个住着上帝的神圣的人身,相当难能可贵,要很有福报才能出生为人。
圣人说:“人的形体是一个极美好的恩赐,因为只有在拥有这珍贵的人类形体时,我们才能体会到神在我们身体之内。”
我们做人,拥有这个人身是很宝贵的,释迦牟尼佛对于获得人身这种宝贵、珍贵的机会,曾经说过一个比喻,就像一只盲目的乌龟,在很深的海里,百年才出现一次,在同时,还有一块木板,也是百年流过那里一次,这只盲目的乌龟,必须在浮出水面的当时,恰巧穿过这块木板中间的一个洞。
做人是如此珍贵、如此的不容易,因为只有做人才可以成佛,当天人或其它的众生,不能成佛,所以做人很宝贵。如果知道怎样修行,人人皆可成佛,不知道怎样修行,即使获得有这个人身,也没有什么用。
我们得到这个人身的时候,目的就是为了要成佛、为了要认得自已万能的力量,我们得到这个身体不是为了要多生孩子,为了要多吃东西,为了辛苦工作,每天工作8个、10个或10几个小时,忙碌成这样而已,这些事我们可以顺便做,因为这些都是小事,做了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不过不要忘记我们这个人生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认得自已是谁。
很多灵魂、很多天人来这里,穿这个肉体的衣服,为了要学习。学习如何去爱别人,如何服务别人。可是因为执著于物质的东西,忘掉了使命,忘掉了为什么来这里。所以才有那么多的灵魂徘徊在生死轮回之间,他们被绑在、陷在这个世界,因为他们太留恋这个红尘了。即使天国的门一直都开着,我们还是不想回去。
出胎几杀第二难 中土难生今已生
灵魂来此娑婆界,是为学习锻炼己,我们来这阴世界,是为认识阳地方。
附录记载:忽然刘洪回来,一见此子,便要淹杀,小姐道:“今日天色已晚,容待明日抛去江中。”(出胎几杀:中土难生今已生)
第八十一回记载:八戒道:哥啊,师父既是轻慢佛法,贬回东土,在是非海内,口舌场中,托化做人身,发愿往西天拜佛求经,……。(轻慢佛法,贬回东土:中土难生今已生)
娑婆世界就象是一所学校,是让众生学习的地方,等他们学好了,真正体验过这个黑暗的地方以后,再回到光亮的地方。
我们来这个世界是为了学习完美,所以什么品质都需要拥有而且要知道如何中庸的运用。
每一个灵魂都是上帝的一部分,为了要重回到上帝的国度才来到这个世界,他们唯一的目的就是要认识灵魂的另一面。我们来到这个阴的世界,是为了要认识原先我们所在的阳的地方。我们离开它是为了要认识它,麻烦就在这里。
我们是为了加持世界、为了了解自己的伟大而来。了解自己的伟大后,便与整个宇宙的力量同一体,不论谁和我们接触,都会得到宇宙力量的加持。
越多像我们这样的人修行,地球就越进步,我们会用修行的功德及智慧默默加持世界,那是我们的目的,否则,你认为有别的吗?只为了一天吃两、三餐、生几个小孩,然后死掉?
那并非真正的目的,至少不合逻辑,如果上帝费尽苦心创造我们,把我们放在这里几十年,然后让我们悲惨而死,如受癌症、痛苦、灾祸、地震等折磨,这是不合逻辑的。
满月抛江第三难 正法难遇今已遇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修真悟道法明僧,已得无生微妙诀。
附录记载:却说此子在木板上,顺水流去,一直流到金山寺脚下停住。那金山寺长老叫做法明和尚,修真悟道,已得无生妙诀。正当打坐参禅,忽闻得小儿啼哭之声,一时心动,急到江边观看,只见涯边一片木板上,睡着一个婴儿,长老慌忙救起。见了怀中血书,方知来历。(已得无生妙诀:正法难遇今已遇)
师父在“即刻开悟”的书中也有讲过:任何法门都是光音法门。如果你们看过师父的书就会知道,天主教也是修一样的法门,耶稣基督也是传一样的法门,老子也讲一样的事情,释迦牟尼佛、穆罕默德等等,
古代的大老师,都应该修这个法门,不管是过去、现在或未来都一样,只有这个“道”、这一条路可以上去,没有其他的路,其他的路都不是究竟的路,最后还是应该再回到这条路。
如果能遇到一个人,他可以马上把我们带到这条路,那是最好的,不然我们转来转去,永远找不到路。光音法门是回故乡的最后一条唯一的路,比如你们要来师父住的地方时,不管你们是从那里来的,最后都应该走这条路,才能够找到师父。
寻亲报冤第四难 知识难逢今已逢
寻得亲人善知识,报我万劫轮回屈,大善知识掌权衡,以心印心隆佛种。
附录记载:次日早朝,唐王登殿,殷丞相出班,将前后事情备细启奏,并荐光蕊才可大用。唐王准奏,即命升陈萼为学士之职,随朝理政。玄奘立意安禅,送在洪福寺内修行。(学士之职: 大善知识)
要求道,最重要的规矩是,不要批评人,而且“心”应该开朗,这是很重要的事。心要开,不可以太执着,不要批评,不要站在一旁说:“我不要来学,因为他是婆罗门,我不要跟那个人学因为他是在家人,我不听这个人的话,因为她是比丘尼,我一定要跟比丘学因为比丘尼不如比丘有功德等等。
问题是在我们的心太执着、太狭窄,不是佛菩萨不来帮忙。我们凡夫不晓得谁是谁,我们总是持有一种成见,认定师父们必须是这个样子,菩萨应该是那个样子,菩萨的个性应该是那样,每天讲的话,都应该跟蜂蜜一样甜,这样子才是菩萨。这只是凡夫的成见,事实上,很可能不是这样子。
所以我们必须“依法不依人”,我们来求法是求法门,求法理,所以不要看个人的问题。佛菩萨来娑婆世界教人很不简单,应该用重重的法门,有时候必须以柔和的教法,给人鼓励和信心,有时应该用严格的方法,让人清醒起来。
经曰:“人身难得,中土难生,正法难遇,知识难逢。人身难得今已得,中土难生今已生,正法难遇今已遇,知识难逢今已逢,头头具足,种种现成,若不发心,佛也难救。 ”
出城逢虎第五难 发心修行逢吓唬
发心修行信念坚,对佛设下弘誓愿,信心坚定要修行,莫依旁人自主张。
第十三回记载:众僧们灯下议论佛门定旨,上西天取经的原由。有的说水远山高,有的说路多虎豹,有的说峻岭陡崖难度,有的说毒魔恶怪难降。(众僧们议论:初修行时逢吓唬)
第十三回记载:三藏钳口不言,但以手指自心,点头几度。众僧们莫解其意,合掌请问道:“法师指心点头者,何也?”三藏答曰:“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我弟子曾在化生寺对佛设下弘誓大愿,不由我不尽此心。这一去,定要到西天,见佛求经,使我们法轮回转,愿圣主皇图永固。”(对佛设下弘誓愿,莫依旁人自主张。)
在困难的情况下不退心,就更显得了不起,为何我们要像别人一样,向社会的压力低头呢?我们要有特立独行的勇气和毅力,特别是这样做让我们更高尚、更快乐、更聪明、更有爱心,更有益于自己、亲朋好友以及社会和整个世界,所以值得做些牺牲。
要做个世纪英雄,不要只是做个唯唯诺诺的人,死后做什么也没了!长大成人走向死亡,然后死掉。我相信你们会遵行上帝的方法,带天国来这里,这样我们可以一起停止世界末日,如果有那么一天。
玄奘有崇高的理想,有重大的任务,他的使命很神圣,应该到印度去取回很多智慧的经典,帮忙整个中国更了解佛法。
从古至今,任何大修行的人都强调,我们应该为了大众牺牲,我们越牺牲,人格就越高雅,以佛教来说是行菩萨道。
落坑折从第六难 心生疑思折从者
道心不坚随从者,心生疑思失足落,身虽礼拜心疑悔,一遇坑坎必夭折。
一失足成千古恨,难逃三界魔王掌,离开师父更糟糕,一离师父魔就来。
第十三回记载:这长老心忙,太起早了。原来此时秋深时节,鸡鸣得早,只好有四更天气。一行三人,连马四口,迎着清霜,看着明月,行有数十里远近,见一山岭,只得拨草寻路,说不尽崎岖难走,又恐怕错了路径。正疑思之间,忽然失足,三人连马都跌落坑坎之中。三藏心慌,从者胆战。(疑思之间忽失足:心生疑思从者折)
所以你们应该谨慎,到处都有很多魔障,凡是要离开师父的人,师父绝不会绑住他,只要你产生怀疑,师父马上就会让你走,虽然离开师父的人,以后会很痛苦,但是师父也不会跟你说:「你走了以后,会有什么样的麻烦。」师父不会讲什么,因为那是你自己选择的。
至于连问都不问,就离开师父的人,就更糟糕,一离开师父,魔马上就来,因为他现在有机会了,既然你不要师父,他当然马上来,所以种种的问题,种种的麻烦、灾难、业障和因果,全部都落到他身上,等好久好久以后,他自己清醒过来,回头再来找师父,师父还是欢迎他。
但也不是任何人都欢迎,要看他回来的态度是不是真正的谦卑,真正的忏悔,或是要再来找麻烦。对于找麻烦的人,大多数的师父通常都不讲什么,也不预先警告那种人,就默默地离开,这样比较快,因为如果看到他的等级实在太低,就感该让他自己慢慢学,不可以在那里等他,被他拉下来,这是不行的,所以一位师父他不会说什么,只会默默走开。
双叉岭上第七难 荤食素食双叉道
明师降世长教导,今生求得清净戒,宁舍身命不毁犯,佛许此人立成佛。
血肉淋漓味足珍,一般痛苦怨难伸,设身处地扪心想,谁肯将刀割自身。
第十三回记载:小的们排开桌凳,拿几盘烂熟虎肉,---伯钦请三藏权用,再另办饭。三藏合掌当胸道:“善哉!贫僧不瞒太保说,自出娘胎,就做和尚,更不晓得吃荤。”我贫僧就是三五日不吃饭,也可忍饿,只是不敢破了斋戒。(不敢破了斋戒:宁舍身命不毁犯。)
佛言:“求清净斋戒,宁舍身命,终不毁犯,佛许此人,立地成佛。”
我们不希望自己被割喉杀害,那为何去割别的众生的喉咙,然后喝他们的血、吃他们的尸体,这样还自称是文明人!天啊!都已经21世纪了,而且自古至今有这么多明师降世,教导我们不杀生、不吃肉、不喝酒、不吸食迷幻药…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长期不断地教导人类,所以现在该是我们展现为人应有的风范的时候了!
两界山头第八难 天堂地狱一转念
出其言善千里应,出言不善千里违,举世无人肯立志,立志修玄玄自明。
天堂地狱两世界,一转念间天壤别,举世皆看忙里老,几人肯向死前修?
第十四回记载:那猴道:“我是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只因犯了诳上之罪,被佛祖压于此处。前者有个观音菩萨,领佛旨意,上东土寻取经人。我教他救我一救,他劝我再莫行凶,归依佛法,尽殷勤保护取经人,往西方拜佛,功成后自有好处。故此昼夜提心,晨昏吊胆,只等师父来救我脱身。我愿保你取经,与你做个徒弟。”
第八回记载:菩萨道:“我奉佛旨,上东土寻取经人去,从此经过,特留残步看你。”大圣道:“如来哄了我,把我压在此山,五百余年了,不能展挣。万望菩萨方便一二,救我老孙一救!”菩萨道:“你这厮罪业弥深,救你出来,恐你又生祸害,反为不美。”大圣道:“我已知悔了,但愿大慈悲指条门路,情愿修行。”这才是——
人心生一念,天地尽皆知。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
那菩萨闻得此言,满心欢喜,对大圣道:“圣经云:‘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你既有此心,待我到了东土大唐国寻一个取经的人来,教他救你。你可跟他做个徒弟,秉教伽持,入我佛门,再修正果,如何?”大圣声声道:“愿去,愿去!”
我们得到这个人身的时候,目的就是为了要成佛、为了要认得自己万能的力量,我们得到这个身体不是为了要多生孩子、为了要多吃东西、为了要辛苦工作,每天工作八个、十个或十几个小时,忙碌成这样而已,这些事情我们可以顺便做。因为这些都是小事,做了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不过不要忘记我们这个人生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认得自己是谁。
因为我们在当神、当仙、当鬼、当动物、当草木、当矿物的时候,我们没有机会认得自己伟大的地方,只有我们在做人的时候,我们才有机会修行,所以任何宗教都强调我们人身是最宝贵的,
不过如果我们不认得自己宝贵的地方,也是浪费了这个宝贵的人身,没有什么用的。很少人能认得自己宝贵的地方、伟大的能力,所以到现在我们世界还是满满无明的众生,还是充满了战争、灾难和痛苦。
不过没有关系,大家慢慢来,还有几千百年可以等或者再等多少年都没关系,只是有一些人比较着急,对这个世界感到比较无聊,很想快点找到自己伟大的佛性,找到自己万能的力量。
我们修光音法门的人会帮助这些人,所以也没什么应该毁谤我们,或攻击我们。因为我们从来都不勉强什么人,只不过我们发现好的东西。我们自己已经试验过了知道是很好的,我们就公开给大家分享,只是这样而已。
陡涧换马第九难 转换意念陡然间
心猿意马陡间换,超凡入圣一转念,洗心涤虑去妄念,凡马怎能到灵山。
第十五回记载:菩萨道:“那条龙,是我亲奏玉帝,讨他在此,专为求经人做个脚力。你想那东土来的凡马,怎历得这万水千山?怎到得那灵山佛地?须是得这个龙马,方才去得。”
如果我们转自己的心,整个世界都会转变;如果我们不转自己的心,不论我们做什么事情,例如改变外面的社会情况,或是布施,都没有用。所以心很重要。心的力量很强,可以造天堂,可以破地狱,一切都是为了这个心。
这个心并不是指心脏,而是指我们的思想、我们的下意识、我们的想法、我们的信心、我们内在的期望、内在的思想。我们想什么就变成什么,但是不一定每个人想什么就变成什么,因为我们没有用这个力量,所以我们所想的东西才不能成真。如果我们修行多,开这个里面的力量,以后我们想什么就变成什么。
夜被火烧第十难 人前卖弄被火烧
人前卖弄无明火,一夜烧光观音院,修行怕夸张骄慢,态度越骄越麻烦。
从正修持须谨慎,至宝莫与小人见,珍奇玩好及珍珠,切莫轻易给小猪。
第十六回记载:将袈裟一件件抖开挂起,请三藏观看。果然是满堂绮绣,四壁绫罗!行者一一观之,都是些穿花纳锦,刺绣销金之物,笑道:“好,好,好,收起,收起!把我们的也取出来看看。”三藏把行者扯住,悄悄的道:“徒弟,莫要与人斗富。你我是单身在外,只恐有错。”行者道:“看看袈裟,有何差错?”三藏道:“你不曾理会得,古人有云,珍奇玩好之物,不可使见贪婪奸伪之人。倘若一经入目,必动其心;既动其心,必生其计。
第十六回记载:菩萨道:“这猴子说话,这等无状!既是熊精偷了你的袈裟,你怎来问我取讨?都是你这个孽猴大胆,将宝贝卖弄,拿与小人看见,你却又行凶,唤风发火,烧了我的留云下院,反来我处放刁!”
修行有很多等级,修行的路是很长很长的,所以刚刚修行没有多少,不要夸张,师父叫你们体验不要告诉人,这是对你们个人好的,跟师父没有什么关系,你们要去告诉整个国家也可以,对师父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告诉别人只会害自己而已。
所以修行要默默修,因为我们要保有我们的等级,要慢慢上去,成佛、成摩诃萨、成高等级菩萨。如果一个人才刚刚修行,有一点点小神通,可是心不定,已经到外面去宣传自己,那种人你们应该晓得是不可靠的。一个真正有修行的人,一看到那种人,就如道他有障碍,患有我们所说的“禅病”。
没有禅痛的人,不会去外面夸张,听懂吗?修行的人应该很谦卑,修越高越谦卑,越怕人知道我们修行,越怕人知道我们的力量怎么样。有的人刚开始修行时还不错,得到一点等级,有一点点体验,但是因为到处夸张,讲太多,结果招来许多魔障,等级越高魔障越多。
所以修行最怕讲自己的体验,讲多了以后,体验都变质不正确,不然就是没有体验,只有幻想,因为定力都浪费掉了,灵感的气氛也被破坏掉,本来灵感的气氛是一层保护墙,却因为自己泄漏太多,被魔挖洞钻进去了。
所以我们修行最怕那种夸张骄慢的态度,越骄傲越麻烦。我也知道,要一个修行的人,去相信一位师父,是很不简单的,所以如果你们不相信师父,也不是你们的错,这都是因为末法时代的气氛所造成,所以才称现在是末法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