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孩子的启示

2020-06-29  本文已影响0人  爱渔爱语

我时而出差在外,时而在家。

当我出差在外的时候,

每天与妻儿视频,

尚不太会说话的女儿,

总是会问,

“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呀?”

我总是回复,

“很快,过几天便回去了。

宝贝,乖!听妈妈、姥姥的话,不要哭闹。”

而当我回到家中时,

女儿便不要别人,终日缠着我,粘着我。

经常地,

我刚刚坐在桌前要看书或者打开电脑处理业务时,

女儿便跑过来,

不由分说地一脚蹬着小凳子,

一手抓着我的胳膊,直接爬上来坐在我的怀里了。

而我与她好言相说,

让她到一边去玩一会,

爸爸忙完后,在陪她玩时,她也不干。

更可气的是,

当她要吃什么、要玩什么、要喝什么的时候,

我若不依,她便嚎啕大哭,

或者趴到地上、撕心裂肺的哭。

纵然我故意不理她,随她去,

她也能在地上声嘶力竭的哭上半个小时。

为什么会这样呢?

一方面也许是孩子天性使然,

孩子尚不会完全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表达方式只有哭一种;

另一方面,我在想,也许是对儿骄纵的原因。

当她比现在更小的时候,看在其什么都不懂的份上,

要什么给什么,

总是尽量满足孩子。

这样一来,

孩子心里便形成一种潜意识,

爸爸能够并且会满足自己的愿望。

一来二去,便促长了孩子的依赖任性行为。

我其实在心里,暗暗思忖,

以后不能事事都依着女儿了。

这样对她不好,如果总是依着她,

一定会养成其无不张嘴要,无不伸手取的坏习惯,

这样,对孩子的成长不利。

我若真心的为她着想,

为她好,必定不能什么都顺着她。

她要星星,可以,自己去摘;

她要月亮,也可以,也是自己去摘。

不是我以后不再爱女儿,

而是要在她很小甚至是不能完全明白事理的年纪,

告诉她,爸爸不是也不可能是她永远的依靠。

你将来自己的生活、幸福,都要靠自己去创造。

再者,从小就要让女儿明白,

世上没有不劳而获,没有坐享其成。

在你年幼无知的情况下,

爸爸可以满足你的小小愿望,

而当你一旦稍有意识,稍懂事理的时候,

我便应当让你明白此理——

世上绝没有从天而降的幸福,

没有谁天生便应该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道理。

自己应当用自己的努力、用自己的双手,

用辛勤的汗水去浇灌美丽的人生花朵。

这是我在带女儿仅仅一两年从中的体会。

我想,

在与人相处、为人处世,

尤其在公司企业运营过程中,

我们对待员工,也应该弄明白这个道理,

然后再把这个道理告诉员工。

上司、领导,

如果是真正的对你负责,

为你好,便应当,

让属下去经历更多的风雨、挫折、挑战,

去执行、完成更加艰巨的任务,

而不是当作温室里的花朵养起来,

享受着和风细雨的滋润,

却经不起半点风雨的考验和摧残。

由此一例,又悟一理——

许多朴素无华的道理,

恰恰蕴含在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琐事之中。

用心去体会,用心去感悟,

生活,

便是用此种或明或暗的方式,

在启迪着我们,教育着我们,

使我们变得聪明,睿智 起来。

—北京百泰富@张卫明18601145369

有感,记于2018.06.04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