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高考生的思考

2024-06-14  本文已影响0人  南漂的鱼

在这个小区住了10年了,认识了不少邻居。原来小学的娃们现在都走到了高考这一段。有3个典型的例子,很想拿来说道说道。

男孩--

学霸男孩,从小自律。妈妈性格开朗,一直是爸爸妈妈全力陪同各种探索的,直到10岁那年,妈妈生了弟弟。从此妈妈的精力被分去了大半,不太顾得上大儿子了。然后老公就接手陪伴。不出差的日子里,老公也不应酬,回家就陪娃。楼下陪着弟弟玩。晚上书桌前陪着哥哥学习。遇到哥哥不会的题目,爸爸随手就给讲解,指导。小学,初中,都读的区域里的普校。初中毕业高分进了最好的高中。据妈妈说,还是她当妈的拖了后腿。考试当天给娃点的外卖,结果外卖饭菜质量有问题,吃的娃拉肚子,忍着肚子痛考的。3年高中,他们搬家,去了新买的房子,然后娃开始了校内住宿。时间一晃就过了3年。最近高考月,问了一下孩子妈妈。说已经被日本的某个大学全额奖学金加生活补助录取了。以后妥妥的走科研路线的方向了。这娃真的太省心了。

女孩2

女孩从小家里条件优越,妈妈辞职全城陪上兴趣班,直到小学6年级,妈妈生了弟弟。小女孩小学很优秀,初中被点招去了其他区的住宿制的初中。那个学校是私立,出了名的卷,孩子也很认真勤奋,一直在班级排名优秀。后来高中,因为英语单科成绩非常突出,选了四大名校之一去就读,听说进的是清北班。22年冬天,在大家都高烧,躺平家里的时候,她的大学通知书提前到家了。果然还是保稳,进了C9 联盟的大学。23年9月,顺利入学,成功就读。以为一切顺风顺水,没成想,鸡娃+提早住宿的后遗症开始展现了。娃前面被卷的太狠了,到了大学就只想躺平,然后跟大学的要求有点格格不入了,这学期,干脆在家休整了,不知道她最近的情绪如何,希望她能尽快回到正轨。她的妈妈反思,应该不要那么狠的鸡娃,给娃留一些自己的时间,去慢慢学着成长。

女孩3

女孩从小家庭条件优越。家里是做生意的,父母都很开朗民主。孩子本身也很活泼,学习上没那么努力刻苦。记得妈妈说,姐姐趴在沙发上背书,弟弟就会爬上姐姐的背骑马。姐姐翻身躺着背书,然后就不知不觉地睡着了。妈妈说,家有二胎,简直就是大娃学习路上的拦路虎。

后面要中考的时候,妈妈花大精力研究各种升学途径,最后通过专项自主招生,也进了城市最好的高中-那个高中是有名的管理宽松的。孩子在高中也慢慢学会了自主管理自己。今年高考,今年年初的说,已经收到了2份大学通知书了。孩子依然选了自己擅长的科目,报考了自己喜欢的专业。肉眼可见,这孩子是满心满眼的小星星,还在自己的热爱里。

3个家庭的不同培养路径,造就了孩子不同的性格和现状。

为啥选取这3个家庭,因为都是二胎家庭,孩子都是老大,学习历程过半的时候,家里有了二胎弟弟,妈妈的精力,心思被弟弟分去了太多。孩子基本就靠自己在学校的学习了。

不同的学校,不同的鸡娃方式,给了我思考。我的孩子今年也即将参加中考,成绩属于公立边缘学生。不知道他的培养路径上,我们错过了什么,又留下了哪些遗憾。

希望以后能有机会弥补,也希望他能高中生涯走得更顺利一些。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