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烦恼

【育儿分享】三岁前的敏感期

2020-06-06  本文已影响0人  好好妈谈家庭教育

1.明暗敏感期(0~3月)

表现:孩子喜欢看明暗交接的地方,对白天和黑夜感到敏感,突然的黑暗会让他们不安。

建议:白天拉开窗帘,晚上早早关灯,平时拿一些黑白图片给孩子看,时间长了他们就能分辨黑白啦。

2.味觉敏感期(4~7月)

表现:孩子已经可以尝出酸甜苦辣等各种口味了。

建议:这个时候孩子的味蕾开始发育,爸爸妈妈在给他们添加辅食时要注意调味,多多刺激孩子自己感知味觉的能力,还可以预防孩子只吃一个味道长大挑食哦。

3.口腔敏感期(4~12月)

表现:孩子吃手又啃脚,拿到什么东西都往嘴巴里放。

建议:孩子正在用他的方式来认识这个世界,不要阻拦他,让他“尝尝”吧!

4.手臂发育敏感期(6~12月)

表现:孩子喜欢乱扔东西,挥着小手展示自己的力量。

建议:这段时间爸爸妈妈就不要把贵重物品或易碎品交到孩子手里了,给他准备一些小玩偶,让孩子扔个够。

5.大、小肌肉发育敏感期(1~3岁)

表现:孩子变得好动,喜欢扶着、站着、到处走,就是坐不住。

建议:1、2岁的孩子正是活泼好动的时候,学会走路不是结束而是开始,家长不要担心孩子受伤,在做好安全措施的基础上,多和孩子做做游戏,让他们的四肢得到充分的活动和伸展,不仅能锻炼肌肉,还能平衡左右脑发展呢!

6.细微事物敏感期(1.5~4岁)

表现:孩子开始做一些大人看不懂的事情,比如紧紧攥着一片叶子,玩线头玩的不亦乐乎……

建议:这说明孩子已经开始运用自己观察入微的能力了,如果他想攥什么就让他攥着吧,这可为孩子以后的探索能力打下了好的基础哦!

7.语言敏感期(1.5~2.5岁)

表现:孩子与生俱来就拥有学习语言的能力,在他们还是胎儿的时候就会被外界的声音启蒙。到了敏感期,孩子会热衷于学舌模仿。

建议:孩子其实一直都在为开口说话积攒力量,到了语言敏感期,爸爸妈妈要更多的和孩子说话、给孩子讲故事,尝试用一些简短的句子来表述事情,当孩子有自我需求时,自然而然就会开口说话了。

8,自我意识的敏感期(1-4岁)

表现:孩子开始说“不”,强调“我的”和“他人”,一旦有事情发展不如他意,就会打人、咬人。

建议:自我意识是孩子在幼时形成的最重要的意识,只有通过这段敏感期,孩子才能塑造一个独立的“我”,完成“找自己”的这一过程。爸爸妈妈要给予尊重和理解,如果宝宝有做的不对的地方,温柔而坚定的纠正他就好。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