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日记》No.184:要不要给孩子奖励?

2022-10-19  本文已影响0人  妙妈养育日记

【事由】

接娃放学,一上车她就叽叽喳喳开始跟我分享——

娃:妈妈,我今天帮L老师#@¥%&*(描述做了什么)。

我:哦。

娃:XXX也帮Z老师#@¥%&*(描述另外一个孩子做了什么)……你猜他得到了什么奖励?

我:什么奖励?

娃:一个“乐高”玩具!(估计不一定是真的“乐高”,但至少是一件拼装玩具)但是我什么都没有!

我:嗯,他得到了一个玩具,但是你什么都没有得到,你觉得不公平。

娃:对呀。(停顿了一下)妈妈,你能不能给我一个奖励?

我:额……妈妈不会给你奖励。

娃:你为什么不给我奖励?

我:因为妈妈不希望你为了奖励去做事……而且,如果帮助别人的过程能让你感到快乐,这就已经是最好的回报了。

【观察与思考】

这学期开学之后,听到孩子先后提到了多种奖励,从跟课堂纪律和作业质量相关的积分和小星星,到参与大队委竞选获赠的笔筒,再到给老师帮忙后得到的玩具……不可否认,作为正面强化的有效手段,这些奖励的确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孩子的行动热情,但是从长远来看,奖励未必是值得倡导的手段。

有个故事是这样的——

一个老头儿独自住在安安静静的院子里,可从某一天开始,一群邻居家的小孩儿就总是来骚扰他。 第一天,他们恶作剧地往老头儿的院子里扔石头,然后再一窝蜂地跑掉,气得老头儿大喊大叫,但又无可奈何。 第二天,小淘气们又来扔石头,然后又跑掉。 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天天都来……简直乐此不疲。 这样过了一段时间,老头儿觉得光发火也没用,于是就想了一个办法。

有一天,当小孩儿们又扔了一通石头之后,老头儿和颜悦色地出现了。 他对孩子们说:“欢迎你们来玩,从今天起我会给每个扔石头的小朋友10块钱。”小孩儿们一听高兴坏了:“干坏事还给钱? 真是太好了!”于是第二天小孩儿们又来到老头儿家扔石头,老头儿果真给了他们每人10块钱。 过了几天,老头儿宣布:“我现在只能给你们每人5块钱了”。 小孩儿们一听,马上嚷嚷开了:“那怎么行?” 老头儿不理会,只给了他们5块钱,孩子们骂骂咧咧地走了。 又过了几天,老头儿宣布:“我现在只能给你们每人两块钱了”。 孩子们更不满意了,嚷着:“凭什么呀!”老头仍旧不理会,只给了每个孩子两块钱。 接下来几天,随便孩子们怎么扔石头,老头儿连面都不露了。 孩子们一商量:“我们辛辛苦苦地扔石头,他都不给钱,不给他扔了!” 于是,老头儿的院子又变得安安静静了。

依据心理学,任何行为的背后都是有动机存在的,而动机可以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小孩儿扔石头本来是恶作剧,他们从中获得了很大的乐趣,这是单纯的内在动机,但老头儿通过使用奖励,巧妙地将内在动机转化成了外在动机。 当奖励变少甚至撤销,这个外在动机就从衰减到消失,孩子们的行为自然也就改变了。

艾尔菲·科恩在《无条件养育》一书中指出,“外在动机很可能会侵蚀内在动机。 当外在动机趋于强烈时,内在动机就会随之减弱;人们做某事时受到的奖励越多,就越容易对事情本身失去兴趣”。 比如,用奖励的方式带动孩子做家务,则孩子做家务的动机就很容易从基于家庭成员的责任变为得到奖励。 学习也是如此,如果不是出于内在的好奇心、求知欲或成就感,而是为了得到家长承诺的奖励,那么孩子就很可能把学习当作一项任务,而对学习本身失去兴趣。 不仅如此,如果建立了奖励的习惯,那么当要求孩子做什么的时候,就可能遇到TA讨价还价;而当奖励变小,甚至没有了奖励的时候,我们还能够推得动TA吗?

简而言之,无论要做什么事,我都希望孩子是出于主动自发,而不是基于奖励的诱惑或迫于惩罚的压力。 而很多我希望孩子拥有的行为动机,诸如责任、道义、兴趣、善良等等,我也不打算靠奖励来建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