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聊天引发的思考

2019-04-04  本文已影响0人  请叫我王青羽

520亲子成长迹|01

01

昨晚的睡前聊天,我们聊了幼儿园的事情,

我说:“我不太分的清A同学和B同学”

他说:“A同学就是那个调皮的,B同学就是就是那个乖乖的,平时都不说话,只有他自己在的时候会说一些话的。”

我很好奇的问:“B同学平时都不喜欢讲话吗?他平时都很乖的对吗?”

“对啊,我要向B同学学习,像他一样乖。”

“哦?那你觉得乖乖的很好对吗?”

“是的,我也想要乖乖的,但是有的时候做不到。”

“恩!……”

我对做“乖孩子”这件事一直有一点反感,我自己一直都是乖乖听话的孩子,但是我一点都不快乐,我一直都没有在语言上直接告诉孩子“你要乖,要听话”;

最近也想了一下,我一直看到的是“乖”给我带来了很多不好的东西,但可能也给我带来了一些好的东西我自己没有看到,凡是不是绝对;

昨晚孩子在说到“乖”这件事的时候我没有极力的反对,

以前我的“乖”不是我的选择,是被压制出来的,而如果他现在想要“乖”是他自己的选择和想法,或许试试也无妨,我从旁做一些引导就没问题了;

02

在乖的问题之后,宝贝给我抛出一个问题:

“妈妈,我的记忆力不太好。”

“你为什么这么觉得呢?”

“我记不住老师跟我说的事;”

“哦是这样啊!”

我明白孩子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他做不到老师对他要求的事情,他觉得是他忘记了老师说的话,所以做不到老师要求的事,把原因归结给了记忆力不好;

而我也表达了我的观点,我很夸张的说

“真的啊?我听到你这么说我很惊讶!我一直以为你的记忆力很好啊!你每次回来跟我说老师上课说了什么,还有动画片里人物的名字,还有一些开车经过的地方、只去过一次的地方你都记得,我一直都不知道你的记忆力不好呀!”

孩子笑笑不语

我又列举了一些他在形象记忆方面记忆很好的表现,接着分析因为他有时候没有认真听就记不得,还有不愿意做一些事情的时候就会选择忘记;

我还夸张的说:“哦,我知道你的小把戏,就是想记得的事情你的记忆力小人就会积极的记录,不想记得的事情你的小人人就呼呼大睡。”

两个人笑成一团,

03

我就在想,孩子的这种归因模式是否是来自他的自我保护机制选择了“记忆力不好”比“控制力不好”更好的一个认定?又或者是孩子真的不是太分的清“记不住”和“做不到”本质上是有区别的?

我又想起昨天跟一个中医聊天,说到孩子吃手的问题,在心理学上认定孩子吃手的行为因为心里压力大或者紧张,而中医却认为吃手之类的行为是因为孩子脾胃的问题导致孩子的这个问题;

所以带着这个问题我要再做一些观察,双向着手,一边调理身体,一边心里引导。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