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秋文学心情随笔悅己

响亮的乡音

2018-07-14  本文已影响186人  帕米尔的明月

这天走访到机械厂家属院。所称为院,其实是一大片开放的居民区。属于单位住房的是两栋很旧的五层小楼,住的大多是老年人。

我们要访的第一家可算是“空巢”老人了。儿子留学欧洲就一直在欧洲工作。女儿在上海读书然后就留在上海工作。说起孩子们,两位老人家神彩飞扬,满满的自豪感溢于言表。虽然孩子们远在天边,一年甚至几年才能一聚,但他们依然是他们的骄傲,是抚慰孤单寂寞的良药。

老大爷说一口纯正的南京话,让我纳闷,忍不住问:“大爷,您在新疆生活这么久了,有60年了吧?这么久了,一直都没想过说新疆话吗?”

大爷听了哈哈大笑,说:“新疆话啊,不是学不会!可是我的南京话改不了啦!”

这句话让我感觉很深奥。一个可以学会,一个改不了。最后还是改不了赢了。

想起来一个文化学者解释“响”这个字。他说:繁体字的“响”是上下结构的,上面是“乡”,下面是“音”,所谓“响”就是来自家乡的声音,就是乡音。

古人最明白乡音是最能深入心灵的情愫,是人内心深处最柔软的一处,亦是人的记忆中最响亮的声音。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浪迹天涯的游子,无论漂泊到何处,无论漂泊到何时,一生都乡音难改。乡音不改的奥秘,或许真就藏在繁体字的“响”里面呢。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教小孩子诵读这首诗,在孩子们脆生生的童音里,无论如何都听不出那藏在字里行间的乡愁。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终于回到日思夜想的故乡,故乡却已无人能识。唯有那一口家乡话,才是相互识别的密码。在各处的异乡街头,多少人,只因为那一声声熟悉的家乡话,惊喜相认。

我们一直在远离家乡的路上,越走越远。故乡的样子,也许最终都变成了那不变的乡音,定格在人生中,永远是生命中最响亮的回响。

响亮的乡音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