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蒙的鸡汤有毒,为什么大家都喜欢简单粗暴?
文:若荷清寒(ID:ruoheqinghan)
大多数人评论咪蒙毒鸡汤,是因为她文章里的粗俗和暴力。
没错,大部分不喜欢她的也就是这种暴力沟通。
什么是暴力沟通?
强势、主观意识很强(什么事都是自己对)、犀利泼辣,还喜欢用一些低俗不上台面的网络语言:贱人、low逼、圣母婊……
简直就是太粗俗了,简直就是太武断了,简直就是太暴力了,恨不得一刀切了所有的人。
没错,人都很立体,不是一个单一刻板的平面形象。
没有绝对的善,也没有绝对的恶。
最近一直都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都喜欢用暴力沟通?难道是因为专制的传统吗?又为什么网上戾气评论深得人心?不少人都对暴力评论拍手称快,恨不得拍案惊绝,简直说出了我的心里话?
咪蒙的《致贱人:我凭什么要帮你?》已经成了一个绕不过去的现象级案例了,当时可吸粉20万啊,以及后面煽动大众情绪的文章《致Low逼:不是我太高调,而是你玻璃心》,不少人都对此不屑一顾,甚至嗤之以鼻。
但这种现象级的“网红”还是能揭示很多问题的。
1、崇尚暴力是动物的本能,是生命冲撞原始的力量。
现代文明压制了暴力,也强加了社会规则,被评为暴力标签是不好的事。
知乎某个网友说,“在过去,一个人在战场上杀人被赞颂为英雄。而现在,在市场上杀人就是罪犯。”
在过去,凭借武力就可以征服世界,比如李世明、朱元璋等草根凭借武力还可以改变命运。而现在,在不推崇武力的时代,大家依然崇拜英雄——“精英”、“明星”、“网红”等等。
其实,暴力只分合法与非法。更何况,还存在一种暴力美学。
2、对于你不喜欢的事情,你可以选择接受,也可以拒绝接受。
成年后,你应该有分辨是非的能力,也应该有判断能力。
而不是别人渲染什么,就相信什么,就接受什么,至少也有怀疑的能力吧。
春节时,我们几个姐妹一起聊天。
我开玩笑说,“倩玉,你以后一定要嫁个有钱人。有钱的生活才好啊!”
另一个堂妹就开始批判我,“怎么能这么教育她呢?她如果听进去了,对她影响多大?”
哈哈,我就直截了当,不再避讳,“她现在已经年满18周岁了,应该有自己的分辨能力,更何况,我的这几句话,能对她的思想带来翻天覆地的改变吗?”
NO!
一个人是很难改变另一个人的思想,除了她自己的顿悟。
所以,不要再把不合时宜的评论当做洪水猛兽了。
真的,没那么可怕。
我们已经过了耳提面命的年龄,不再懵懂无知。
王小波说过一件事,让我很震撼。
他说,他曾经想找一些学术性的文章研究文学。可是,国内却找不到相关书籍。
为什么?
因为经过了重重严格的筛选,暴力的色情的部分已经被砍掉了。
对于一个未成年人来说,他们不应该接触这些文学作品。
但对于一个文学家来说,他们已经有了分辨能力,而这些就变成了门槛和限制。
大家都知道,美国有电影的限制,一般把电影分成几个级别。G:大众级,任何人都可以观看;PG-13:特别辅导级,建议13岁后儿童观看;R:限制级,建议17岁以上观看;NC-17:17岁以下(包括17岁)禁止观看。
据我所知,也有文学作品分级标准。分级阅读标准有从A到Z分级法,有年级体系的分级等。读者可以自由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分级阅读方式。
不可能保证别人传授的思想和知识都准确无疑,然后自己像个收纳盒似的,全部收纳进去,但有分辨能力和怀疑精神的人,那些毒鸡汤根本就丝毫起不到作用,还可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当然,有职业素养的人,不会刻意歪曲事实,也不会哗众取宠。
3、不可否认的是,每个人心里都有恶魔。暴力是人类恶性最普通和最常见的形式。从心理学角度讲,人们内心深处藏有一种对暴力的迷恋。
在人前我们需要伪装,在网络上才敢大肆叫嚣。
那可都是压抑在心里的苦闷啊,在工作中唯唯诺诺,在社会上循规蹈矩。
暴力只是一种情绪发泄的形式。
我们都知道,网上很多喷子。他们的语言像子弹一样到处射杀,毫无厘头,无所顾忌,也不负责任,好像只是刷一下存在感,或者发泄一下生活的愤懑。
用词恶劣歹毒,语气蛮横霸道,还胡搅蛮缠的骂街。但存在即合理。
4、包容性社会应该能够容纳各种声音。而不是专制的思想文化统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伏尔泰也说过,“我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甚至我觉得咪蒙宣传的女性独立,自力更新,这些都弥足珍贵。
5、即使咪蒙走下“神坛”,依然还会有领袖取代。
这个时代缺的就是领袖。不妨看看《动物庄园》和《偶滴神啊》。人红是非多,对于个人来讲,受益的东西就有用,没有受益的东西就没用。没有一种文化可以保证让所有人受益匪浅,也没有一种思想可以得到所有人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