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信
2023-11-18 本文已影响0人
田立仁
今天看电视剧国家命运,里面有个情节深深触动了我:
上世纪六十年代,新疆某基地,由于天气与路况原因好几天邮车都没来,这天邮车到了基地,文书喊到,信来了,官兵们纷纷从帐篷跑出来,围住邮车,欢呼着抢走家信,跑到一边急忙撕开信封贪婪地吞噬每一个字,家信来了,就是过节。对此我感受很深。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十七岁考学入伍,在部队服役二十年,远离父母,和父母的联系就是家信。写信报平安,免得父母牵挂。写信充实了生活,收信十分开心。见信如面,见字如面,家信缩短了距离,让我和父母的心贴得更近更紧。想像着父母收到信的笑容,心里甜滋滋的。
现在时代发展了,科技进步了,通讯先进了,信也不写了,好像退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有啥需要用微信,视频语音聊天便捷快速,可也没有写信的那种神秘的充实感。好像也没有写信的对象了。
现在家里还能找出信件的真是奇迹。发黄的纸张,模糊的字迹随着时代的汹涌奔流,湮没了踪迹,无处可寻,无人可诉。
家信消失是时代的进步?未必全是,在我个人看来十分遗憾。怀念家信,怀念写信的日子,独自品尝看信的乐趣。不合时宜,深合我意。
家信在我心里留下幸福的回忆,记录我成长进步的点滴片段,充实了无眠的夜晚,点亮奋进的心灯,谱出驱散寂寞落寞的一首首欢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