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脆弱】错误
脆弱性、错误和反脆弱性之间的关系。当你脆弱的时候,你 往往倾向于墨守成规,尽量减少变化,因为变化往往弊大于利。

很多人都比较脆弱,就不愿意去改变,所以他就一直脆弱下去了。这就是为什么脆弱的事物需要明确的预测方法,反过来说,预测体系带来的只能是脆弱性。
比如直播间的很多人,质疑直播是否真能赚到钱,然后遇到挫折时,怎么办?更脆弱了,不想改变,抱怨说:直播半天,怎么怎么样?那么你就别直播了,大家想想是不是这样。所以你墨守成规,减少变化,那么你需要的是什么呢?明确你的想法,你直播一定会赚钱,所以预测体系带来的只能是脆弱性。
如果你想做出改变,并且不关心未来结果的多种可能性,认为大多数结果都会对你有利,那么你就具有反脆弱性。
你先从未来趋势角度来说,你搞清楚趋势,这个过程中会发生很多问题,但这些问题你不关心各种可能性的结果,大多数结果对你有利,如果你这样想:不管过程中的问题怎么样?但最终的结果都是对你有利的,那你就具有反脆弱性。太多人想法过于复杂,太脆弱。
如果能够理性地进行试错,将错误当作一种信息源,那么,试错过程中出现的随机要素其实并没有那么随机。如果每次试错都能让你了解到什么是行不通的,渐渐地,你就接近有效的解决方案了。
这样,每一次努力都变得更有价值,更像是一笔支出而非一个错误。在此过程中你将不断地有所发现。
就像直播,直播后发现别人为什么给我设置提醒呢?那你就开始搞清楚这个禁词,如果你真正明白了,这个问题就解决了,所以他并不是错误,而是指出这种是在过程中不断的发现,所以才会出现口诀,在这个过程中,口诀出现了。
怎样从他人的错误中学习?
我们往往会从别人的错误中受益。遗憾的是,受益人不是那些犯错误的人,犯错 误的人不承认自己犯错,所以他并没有受益,下次还会犯错误,别人确很容易会受益,因为旁观者清。
在适当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将压力视为信息。对具有反脆弱性的事物来说,错误带来的损伤应该小于收益,如果我们明白这个道理,那你就会在以后犯错误时获得受益。
那些尚不至于摧毁系统的错误有助于防止更大的灾难。如果“泰坦尼克号”没有遭遇那次众所周知的致命事故,我们将会不断地建造越来越大的远洋客轮,而下一次的灾难将是更大的悲剧。
因此,船上乘客实际上是为更大的利益做出了牺牲,他们挽救的生命数量将超过逝去的生命数量,大家看到这种现象,怎么办?
那就会对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然后弥补,后面在建造的游轮就不会出现“泰坦尼克”号曾经发生过的事情,所以这些人的牺牲拯救了以后很多人的生命。这是毫无争议的。
“泰坦尼克号”的故事充分地说明了系统利益与对部分个体的伤害之间的区别。如果我们现在在做游轮,要感谢“泰坦尼克号”那些牺牲的人,因为他们让我们受益了。
在一个没有那么多诱惑的环境下,我(或者可能她也是)一定会把她误认为是一个空想家和圣女。社会的一些成员,那些没有与她结婚的人包括作者本人,获得有价值的信息,这人竟然是这样,避免以后与她交往,造成自己损失。而其他人,她伤害的人,则付出了代价。
失败者往往在犯错后不内省、不探究,觉得难堪,听不得批评,试图解释自己的错误而不是用新的信息丰富自己,并开始新的历程,大多数人都很脆弱的,犯错后不去反思自己为什么?
而是觉得自己难堪,比如:我又被批评了,我快崩溃了,自己不去反思为什么犯这样的错误呢?下次怎样去改进呢?这就是脆弱与反脆弱的区别。
但是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是脆弱的,他们都是试图解释自己的错误,只有少数人,真正有目标的人,强者,才会反思,用新的信息去丰富自己,然后不断的成长。
脆弱的人往往视自己为“受害者”,受制于某个大阴谋、糟糕的老板或恶劣的天气,总是别人不对。
所以他忘记了人家如果批评你,一定是关心自己的人,这时如果你反思自己的问题,你一定会成长,并且会懂得感恩。
反之,脆弱的人,不反思自己,总是别人的问题,为什么要这样说我?结果呢?自己不仅不会成长,这些问题永远在你身上,逐渐地,别人就不会说你了,对你的错误视而不见了,你马上葬身海底,别人也不会提醒你,如果提醒你,你会说是别人把井盖打开的。如果我们对脆弱和反脆弱真正理解的人,那么你未来会不一样,你就会不断的成长,会变得越变越强 。
跟我们一起,你不仅每天有企业家为你解读书籍,同时你也可以参与分享,让更多的人一起读书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