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说晏子故事(六十则):42 处变不惊的晏子】
处变不惊的晏子
齐国的栾氏和高氏两大家族打算驱逐田氏和鲍氏两大家族,被田氏和鲍氏预先知道了,于是田氏和鲍氏两大家族先发制人,向栾氏和高氏家族发起了攻击。高强说:“只要我们先控制住国君,田氏和鲍氏就没地方去了!”于是开始攻打国君居住的宫殿外的虎门。
田氏和鲍氏派人找来了晏子,想得到晏子的帮助,但是晏子没有屈从。这时有人就问:“你为什么不帮助田氏和鲍氏?”晏子说:“帮助他们能有什么好处吗?”那人又问:“那你为什么不帮助栾氏和高氏?”晏子说:“我还没有那么傻。”
不久,宫门开了,国君把晏子召了来。栾氏和高氏敌不住田氏和鲍氏的进攻,败走逃亡了。
获胜之后,田桓子想私分栾氏和高氏的家产,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晏子。晏子说:“这样做不可以,你不能凌驾于国法之上。群臣专制擅权是国家的乱源。现在你们打败了栾氏和高氏,又要分他们的家产,图他们的财物,这是不符合法制的。你必须请示国君如何处置。况且我听说廉洁是为政之本,谦让是最大的德行,栾氏和高氏就是因为不懂得谦让,才招致此祸。殷鉴不远,难道不应该谨慎从事吗?廉洁才能公正,谦让才能保有德行。但凡有血性的人都有争强好胜的想法,恩恩怨怨就这样产生了,这时,只有义可以长存。而且纷争总会招致祸端,谦让有挡不住的福份,你一定不可以私分栾氏和高氏的家产!”
田桓子无奈地说:“好吧!”于是把栾氏和高氏的家产都交给了国君处置,而且向国君告老请辞,回到剧县的封邑养老去了。
(6-14)
作者悟评:
一场宫廷内斗,硝烟弥漫,血雨腥风,但凡遇到这样的大事,同朝称臣的诸位自觉不自觉都将面临一个站队的问题。这无疑是一场严峻的考验,关系到仕途,关系到生死。晏子的政治智慧炉火纯青,他看穿了这场内斗狗咬狗的本质,也洞悉内斗双方的实力对比和胜负走向,他毅然选择和君王站在一起,把维护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所以能够笑到最后。其实选择站队并不可怕,怕的是对内斗没有清醒的认识,如果一时头脑发热,站错了队,那恐怕不但官位难保,项上人头还不知道归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