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皮囊》
读懂一个人最直截了当而又能略显成效的方式,除了对话,就是读他笔下的文字。好的书读一遍通常是不够的,不敢说通过一天的认真阅读,我就能体会掌握其中的精髓和作者真实的情感,但是至少在笔尖流淌出的文字中,我找到了共鸣感,走进故事并尝试着思考自己的常态。这本书我必定是要再读个几遍的,不过在这之前,我还是想记录下第一次读完它的初见感。
(前几天读完《这样读书就对了》,这里我将尝试下用里面提到的方式对《皮囊》进行拆解一番)
整本书由作者从小到大身边的人和事构成,和市面上的青春文学故事不同,书中的故事更显深沉与传统,让读它的人跟随着文字一下了就回到了那个年代的那个地区小镇。就是这样一个传统闭塞的小镇,给了作者太多值得回忆的任何事,这些任何事,又带给了我们无限的思考。
我在这里就截取了几个令我印象深刻的故事片段说说感受罢了吧。
故事一:母亲的房子
A.故事梗概:明知房子会被拆卸,可母亲仍然坚持要把楼房给建起来,即便要额外花掉建房钱,她的目的很简单,为了维护残疾父亲一家之主的尊严。
B.联想:正如我们爱一个人,或者固执得坚持一件事。在理智和情感之间,我们常常选择情感,可是,选择是没有严格的对错之分的,坚持总有坚持的理由,爱总有爱的原因。
故事二:我的神明朋友
原文片段:然而她们早早就知道作为一个女人生活的标准答案:第一步是结婚;第二步一定要生出个儿子,让自己和夫君的名字,得以载入族谱,并且在族谱上延续;第三步是攒足够的钱,养活孩子;第四步是攒足够的钱,给女儿当嫁妆(嫁妆必须多到保证自己的女儿在对方家里受到尊重);第五步是攒足够的钱,为儿子办酒席和当聘金;第六步是一定要等到至少一个孙子的出生,让儿子的名字后面还有名字;第七步是帮着抚养孙子长大……然后他们的人生使命完成了。
B.联想:传统中国下的大多数女人的生活,似乎都和这类似。她们严格按照心中的规划,走好计划中的每一步,当抵达最后一步的时候,使命完成,自己的生命和人生也差不多走到了尽头。我不清楚是谁定下来的规矩,这样的规矩是如何从古代中国流传下来,并且到达如此深入人心的地步的。但这样的想法和行动也确确实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女性乃至他们的子孙。
生活里方方面面都会有所谓的标准答案,但我想这样的答案并不会适用每个人的吧。毕竟这是生活,充满了无限可能,而不是解题,有那么严格的正错界限。定位自己,每个人都找到自己专属的答案。
故事三:张美丽
A.从一而终的封建枷锁下,张美丽成为了小镇里冲破枷锁的第一人。靠着自己的双手打拼,开酒楼,开娱乐城,做慈善...却始终得不到同乡人的认可。终于,张美丽在一次发生在娱乐城的凶杀事故后,抵不过流言的抨击和人情的冷漠,选择了自杀。
B.封建的观念迟早都会打破,在旧中国,选择做打破旧观念的先行者往往是一件艰难的事。旧思潮终将被新思潮替代,索性时代发展到今天,勇敢去爱不再是一件丑事;突破传统求创新,也变成了一件人人都想要做,而又倍受尊重的行为。
故事四:阿小和阿小
原文片段:而整个小镇也似乎迅速遗忘这么一个本来也不大起眼的小孩,依旧吵吵嚷嚷、热热闹闹。
B.联想: 一个人的出现和离去或许会掀起一时的波浪,但这波浪是短暂的,能让波浪一直翻滚的人能有几个呢?时间会让一群人忘记另一群人,就好像从来没有来过,从来没有遇见。
A.故事梗概:小镇的两个啊小有截然不同的出身。老家啊小出身卑微贫寒,香港啊小家境富裕。在传统闭塞的小镇,香港啊小的举措显得突兀,无论是打扮、玩具、还是说话的语气。然而我和他去异常合拍,直到香港啊小变得香港气无可救药时,我选择远离了他。却发现老家啊小深受香港啊小感染,不断讨好奉承,迷失自我。长大后,老家啊小成了真正的渔民,香港啊小在搬到香港后遭遇了父母生意的失败,大哥的背叛和同学的嘲讽后,也有了自己的一份普通工作。
B.联想:时间给人机会认清自己,寻找真我。倘若在这个阶段,行动缓慢,没有把握住最佳时段,自然也就难成就最好的自己。
故事五:厚朴
原文:我想尝试世界的各种可能。
B.联想: 每个人的人生有不同的活法,可以像厚朴一样挑战尝试各种可能,也可以如作者般,循序渐进,按计划前行。
原文:北京的确是个彻底的地方。挑战是直接的,梦想是直接的,在这个地方,要做的事情动辄都是“国家级别”,这里的人,谈论的经常是如何改变世界,而这些事情不是谈论完就随风散了,确实有的事就这样实实在在地在发生。
B.联想:走出去,世界很大很美好。行动起来,将谈论和想法变成现实
原文:他不是假装,他只不过不知道怎么处理自己身上的各种渴求,只是找不到和他热爱的这个世界相处的办法。每个人身上都有太多相互冲突却又浑然一体的想法,他只是幼稚,还没搞清楚自己到底是谁
B.联想:我想,这个世上有很多个厚朴,有梦想不知道如何实现,有想法不知如何践行,爱世界却又不知如何相处~~~如何科学得规划自己是一门学问。
原文片段:生活从来不是那么简单的梦想以及磨难,不是简单的所谓理想还有阴谋,生活不是那么简单的概念,真实的生活要过成什么样是要我们自己完成和回答的。
B.联想:我想好怎么生活了吗?
后记:我想看见每一个人
原文:我才发觉,我其实不认识父亲,即使我们是彼此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严格来说,我只是知道他的人生,只是知道他作为父亲这一角色在我的生活中参与的故事,我没有真正地看见并理解他。
人各有异,这是一种幸运:一个个风格迥异的人,构成了我们所能体会到的丰富的世界。但人本质上又那么一致,这也是一种幸运:如果有心,便能通过这共通的部分,最终看见彼此,映照出彼此,温暖彼此。
这是我认为的“写作的终极意义”,这是我认为的“阅读的终极意义”。我因此多么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或提醒读者,“看见”自己,“看见”更多人。
B.联想:一生中,我们到底能真真切切的认识几个人?在快速的生活节奏里,不妨适时缓下来,去看见,去认识更多的人,体会一个新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