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今日看点产品面面观

槽点之高德地图

2016-12-05  本文已影响331人  Hui胡说八道
一张截图

这张图,使用导航的同学们应该再熟悉不过了,我作为资深路盲和不用导航没有安全感司机,属于是导航的忠实用户。今天我就拿这张图说一说导航的路线偏好设计的缺陷。

路线偏好有四种:

1、躲避拥堵——走顺畅的路

2、避免收费——走便宜的路

3、不走高速——不走高速

4、高速优先——有高速走高速

好吧,让我从使用者的角度来重点吐槽一下这四种模式中的前三点。这几种模式我经常用,但是经常是因为同样的目的来回切换模式,请注意,是因为同样的目的哦。

1、躲避拥堵?这个功能的设计,目的不清。从体验看来,同样30km的车程,同样的出发地和目的地,躲避拥堵的路程时间要比不躲避拥堵的时间多花30分钟。

那么问题来了,躲避拥堵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是让我享受一路畅通的驾驶乐趣,还是让我能够节省时间早点到达?

显然是后者,作为老司机,下班拥堵的时候,我真心希望无论怎么走,请让我早点到达。

2、避免收费?不走高速?这个功能的设计,逻辑不清!避免收费和不走高速,有木有重叠,有木有,你确实设计了可以多选,但是问题是,不走高速之后,选择避免收费我可以理解,毕竟有很多省道也有收费的情况,但是请问避免收费之后让我再选不走高速的意义何在?难道避免收费之后还能让我走段高速?如果高速收费这个常识在其他地方不适用的话,请忽略我的吐槽。

好吧,言归正传

现在不是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时代么,我斗胆越俎代庖一下,如果我来改造这几种模式,我会设计成。

1、快一点,采用任何方式来实现快一点到达目的地的目的,考虑工薪阶层的需求,少走高速,性价比最高,且实现快一点即可。缩短时间在10%~20%左右,如果没有,那么可以提示都很堵,耐心等待。

2、省一点,采用任何方式来实现省钱的目的,但是必须综合评估省下来的钱和基于平均油耗乘以公里数之后的金额。如果不划算,那么就提示,没有更省的路。

1&2可以复选,毕竟多快好省是大家的终极目标

3、极速到达,土豪模式,采用任何方式实现最快到达目的地的目的。缩短时间在30%左右,但是不是一味的只选择高速。

其实导航的终极目标就是安全到达,基于安全到达这个核心,来扩展无非就是快一点和省一点这两个终极需求。直观的从用户需求出发来设计,没必要采用如此复杂的操作逻辑。这样既不省心也不省钱,使用成本过高。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请喷。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