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界知识迭代闭环——软件工程视角

2019-05-11  本文已影响0人  Hustlion

临界知识迭代闭环——软件工程视角

成甲在《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一书中提出了“临界知识”的概念。

知识与知识是不一样的,有些知识比其他知识的威力更大。
少数的知识能够给我们带来关键的影响,这就是临界知识

对于程序员来说,每天的开发、调试,解决每个需求和问题,都是要用到特定的知识的。针对某个具体问题,往往有一个或者几个关键点的击破决定了这个问题是否是解决了。

笔者认为,这些关键点就是软件工程中的临界知识。

如果我们能对这些临界知识的良好管理,让临界知识能够固化下来、能够不断强化,那么就能够大大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和成长速度。

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本文论述一种“临界知识迭代闭环”的知识管理方法,这一方法的核心在于形成一个知识库。

好的知识库是怎样的

我们可以用任意电子工具做一个知识库,比如印象笔记、有道笔记,更加简易可以用 word、excel 甚至 txt,更加高端可定制可以用 gitbook、tiddlywiki、mediawiki 等等,如果我们要更加复古,还可以选择纸质笔记。

那么,用不同工具做的知识库效果是一样的吗?什么样的知识库才是好的知识库呢?

笔者认为好的知识库有以下特点:

可以看到,发挥知识库的作用的关键,其实更多地在如我们如何去记录信息,而不是我们选择的具体工具是什么。

然而,考虑到一些特殊的记录需求,比如希望有笔记的历史版本从而尽可能减少知识丢失的机率,或者是记录的内容是代码等一些特殊形式的内容,就会对工具的特性有更多的要求。

知识库的核心理念:短时间多段式记录

多段式记录(知识递增),每次都在上次的经验上进步。

每次记录花的时间不要太多,简要写下临界知识和相关的链接引用等即可。

再次使用同一临界知识时,可以进行一些精要的补充,或者进行整理。

针对未解决的问题,多段式更加有意义,可以汇总自已在不同时间段下对此问题的各种设想,利于我们最后得到问题的真正解决方案。

什么时候更新知识库

用到临界知识解决具体问题时,就可以查询和更新自已的知识库。

以程序员为例, 开发、调试过程中,对于比较有技巧的实现思路、比较复杂的调试过程,先详尽记录在一个中转笔记区,这个详尽的记录过程不但对解决问题本身有理清思路、记录关键信息的作用。

待问题解决后,可以基于详尽记录进行事后分析和提取临界知识,形成开发技巧、调试技巧,扩充自已的知识库。

日后再遇到类似问题,直接查询知识库中的对应内容即可更加高效解决问题。

知识库的作用

临界知识库形成之后,会有以下的一些效果:

临界知识迭代闭环

基于前文所述,当我们具有了这样的知识库之后,我们在解决具体问题时

知识库不是灵丹妙药

知识库只是一种知识体系构建方法,充分的时间投入才会让知识库发挥应有的效力。

知识库的一种具体实现

基于前文所述,我们使用的工具只要能做到让我们的临界知识可以迭代、形成闭环就可以。

那么最核心的诉求就是要有一个稳定的记录位置。

笔者使用这样的模式:

git + markdown + 自已的分类 + 持续维护 = 知识库

其中

结论

收集临界知识是我们作为学习者或者知识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如果我们能够做到更加高效的临界知识积累与迭代,形成一个正反馈闭环,我们的知识会越来越接近事物的本质、我们的工作也会变得更加高效和有序。

临界知识的迭代闭环,值得我们去追求和实现。

本文首发于本人的 CSDN 博客:https://blog.csdn.net/techfield/article/details/90113576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