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边缘的群体
杨老师讲述了自己小时候的经历,在小学的时候,特别渴望融入群体中,但是有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力量把他甩在一边,格格不入。又渴望友情,渴望得到关注,渴望交朋友,但是又觉得有劲使不上,融不进群体。小学时因为智力发展的晚一点,学习起来很困难,在同学眼里跟傻子一样的存在,但是自己不知道自己傻。总是理解不了,同学们为什么那样对自己,为什么其他人抱成团,自己却很难跟他们交流。因为被起外号,经常跟那群孩子打架,甚至觉得打架是一件其乐无穷的事。打架也是一种互动方式,是特别渴望融入群体的表现。那段经历给自己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稍大一点,有了一定的自我意识,开始不自觉地跟其他同学保持距离,一直到上大学,这个问题始终困扰着杨老师。后来不打架了,特别渴望通过写作、读书被更多人看到,结果却发现,虽然写了那么多东西,读了很多书,在群体中,大家把他称作“作家”“才子”,跟大家依然有距离。
在学习家庭教育过程中,遇到很多在边缘游走的群体,他们可能有着跟我一样的困扰,他们需要更多的人关注他们,只是在这个年龄,我走出来了,理解了,释然了。那些学生也许正困惑着,他们努不上力,但是一直渴望能和别人一样,甚至有很多孩子会感觉自己的命运像预先上好的发条一样,无法停止,又无能为力。
游走在群体边缘的、社会化障碍的孩子,从外在表现看,一般都有以下这些特点。
1、无法正确识别情境,无法做出正确回应。他们特别渴望交朋友,别人也愿意跟他玩,但是在跟人互动的时候,他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一些行为会让人感觉奇怪。譬如,跟同学交往的时候,不经意地会打人脸一下,甚至把东西砸到别人身上,慢慢地就被别人边缘化了。一开始不理解这些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后来发现,其实他们是在善意地回应,只是不知道怎样做出正确的回应动作,对周围的情景做不出准确的识别,这类孩子往往会被孤立,站在群体的对立面,遭到集体的攻击。老师也没办法理解这些孩子的行为,觉得他们的行为带有攻击性,不遵守纪律,于是号召同学们避免接触这样的孩子。
2、心事重重的孩子。这类孩子没有孩子该有的天真活泼,好多事在他们眼里特别小心翼翼。好多孩子是因为家庭中,爸妈经常吵架,甚至要离婚。还有的孩子因为妈妈生气时说了一句话,“如果不是为了你,我就不活了”等等,孩子就记心里了。他们生活的家庭关系比较紧张、冰冷,导致心事重重,孩子总害怕不好的事情发生,这些孩子在群体中容易被边缘化。
3、经常生气,易怒的孩子。好像很小的事情就能引爆情绪,他们自己归因是性格不好,脾气不好,其实怒气是被压抑的结果,长期的郁结,对现状无能为力导致的结果。
4、抱屈的孩子。经常哭的孩子,总觉得自己特别委屈,这种孩子的需求经常被人忽视,不被理解,孩子的心灵经常受伤之后,得不到抚慰,大家一说什么就哭。他们渴望同情,渴望被看见,往往得不到同情。
5、讨好型的孩子。害怕犯错,为了获得友谊,能够融入群体,经常讨好别人。这种讨好,有的人能讨得好,有的怎么讨也讨不来,他们心中充满了很多困惑,“我为什么一直讨好别人?”我跟一个孩子讲过,讨好相当于告诉别人,“我不好,我祈求你对我好”,用这样的行为语言不可能讨来好。
6、多动的孩子。这些孩子止不住动,小动作特别多,自己控制不住自己,想长时间静下来是极其困难的事情。老师头疼,同学理解不了,这类孩子容易被当成异类,容易被边缘化。他们小心翼翼地审视着群体,也审视着自己,自己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7、想改变自己性别的孩子。对于自己的性别有一种深深的拒绝,在群体中往往躲到一个角落里,时不时困惑迷思,有这样的向往,但是又不知道为何会如此。还有一些孩子喜欢同性,不喜欢异性。
8、特别忧伤的孩子,这类孩子给人的感觉就像永远活在阴雨绵绵的天气里,这些忧郁的学生容易在群体边缘。
9、很努力的孩子,但是就是成绩不好,怎么学都学不会,在同学眼里是笨蛋,在自己眼里,“我怎么学也学不会,我可能智商有问题”。这些孩子脸上表情已经扭曲了,发现知识与他们无缘,他们怀着深深的恐惧和自卑,做着似乎无望的努力,学校经常以学习成绩区分学生,他们被看成差生。
10、自己像法官一样,挑剔老师、同学的毛病,谁跟他关系好,他就挑谁,挑到最后没朋友。
11、爱读书,背景知识多的孩子。别人想不明白的事情,他们都懂,这些孩子活在孤傲的殿堂里。这些孩子渴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走进群体,但是放不下自己的架子,总觉得同学们幼稚,导致自己融不进群体。
12、有一类孩子,在班里成绩好,被老师重视,也是班干部,在光环之下,大家都希望跟他交往,但是他们跟群体之间有说不出来的距离。那段距离实际是他自己跟群体之间产生的情感距离。他每天强颜欢笑,表面看很平静,实际上他在那样的群体里不舒服,很难受,很痛苦。心理一直有难以逾越的心理距离,一旦别人对他好超过了这段距离,他就有压迫感,感到不舒服,每天活在某个角色里边,像演戏一样。
13、拖延者,自己也说不清楚,做什么事都磨蹭。
14、深处恐惧中的孩子,说不清道不明地就是恐惧,害怕失败,害怕别人的看法,特别在意别人怎么评价他,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害怕,有的孩子说自己有幽闭恐惧症。
15、邋遢的孩子,不修边幅,行为习惯也不好,这些孩子容易被边缘化。
16、霸凌、被霸凌的孩子,这些孩子长期被人欺负,小心翼翼地活着,对自己的懦弱,特别恨自己,甚至都不想活了。
17、特别敏感的人,人家小声说话,他就觉得人家议论他,说他坏话,人家考试比他好一点点,他就受不了,在这些比他优秀的人面前痛苦。
18、无意义感,孩子不知道为什么学习,为什么活着。
19、有些孩子总喜欢拿别人的东西,会被同学认为是小偷,如果能跟这类孩子深入交往,会发现他们实际上控制不住自己,看到别人的东西,总想拿回去。妈妈给他钱,让他自己买,可是自己买的不行,总想拿别人的。
20、另类、反叛的孩子,他们喜欢染头发、纹身,喜欢把自己整得跟别人不一样,容易边缘化。
21、经常换男女朋友,总是不停地交男朋友,找女朋友。如果离开恋爱,就没办法活了,他们只关心恋爱群体中的人,不关心别的群体。
22、一些有外号的人,甚至有些外号很伤自尊。
23、身体有残缺的孩子,也容易被边缘化。
在这样一个地带,见到很多这样的孩子,在跟他们交往的时候,会发现这些孩子,他们都指向一个方向。如果我们的身体哪儿有什么残缺,在群体中很容易被孤立,这是身体上能看到的。那么心灵呢?他们是一群心灵深处有创伤的孩子,他们的一些需求被阻断了,导致精神上的残缺。所有这些案例,都有一个共性的东西,每个生命都在努力地渴望走向完整。
这些特别需要关注的群体,到底缺了什么?对他们而言,总有一段距离,怎么也走不完,而且他们怎么努力都努不上力,如何帮助他们回到群体,让这些孩子得以完成正常的社会化,是我们需要做的事情。
有一个《扫阳光》的小故事。有兄弟俩看到外边阳光特别温暖,而屋子里比较阴暗,于是就拿着簸箕扫阳光,希望把阳光带进屋子里,可是努力了一天,也没有成功。妈妈看见这俩孩子说:“干嘛啊?傻孩子”,孩子说:“想把阳光扫进屋子里”,妈妈说:“你把窗户推开,阳光就进来了”。
群体边缘的孩子渴望阳光、爱、关注、认可,希望外边的阳光照进自己的心灵世界,很多孩子用的方式就是扫阳光。只有阳光照进来,孩子才可能柔软下来,从群体边缘走进群体当中。
如何才能打开心灵的窗户,让阳光照进来?
给出几点建议供参考。
1、每个人都一样,尼采说,生命中最难的阶段不是没有人懂你,其实是你不懂自己。这些孩子走不进群体,是他对于自己的认知有偏差,导致他跟外界互动时有偏见和偏差。怎么样才能消除偏见,只有两个字,就是“诚实”。诚实是一个人消除偏差最重要的手段,我们对于孩子遇到的困境能够诚实的面对,如果孩子上不了学了,是什么就是什么,不能因为让他上学,自欺欺人,一定要诚实的面对。
让孩子在我们面前真实地表达自己,“我觉得老师可恶”,“我觉得同学不好”,这样表达都可以,不要急于纠正孩子。当孩子诚实地表达自己的时候,这种偏见就会越来越小,孩子对自己的认知不断校正,孩子才能学会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爸妈是在帮助孩子达成认识自己的过程。
以前陪伴孩子的时候,有个孩子诉说自己的爸爸一无是处,接下来说到妈妈的时候,说妈妈还不如爸爸,不停地攻击父母。孩子能这么表达的时候,有机会在这个过程中,校正自己的认知。每次聊都是在攻击父母,我能做的就是鼓励他诚实地谈这些东西,他这种感受是真实的。谈了20多次以后,特别神奇的一幕出现了,他说:“我爸其实也有优点,有他无奈的地方”,他开始更趋于一分为二地看待父母,再接下来,他会看到爸妈对他的爱,爸妈积极的行为。
德国哲学家尼采说,诚实是达到认识之前最重要的手段。
尼采另外一句话——生命中最难的阶段不是没人懂你,是你不懂自己。这是很多孩子处在偏差里走不出来的原因,不是这个世界有问题,不是人群有问题,而是不懂自己。我们对一个群体,对眼前的世界最大的误解,就来源于你对自己的误解。帮助孩子走出来的方法,就是爸妈允许孩子真实地表达自己。
2、感恩。爸妈在陪伴孩子过程中,要把注意力放到你得到了什么,而不是失去了什么。孩子就在你面前,一定要感恩,是孩子让我们有机会做父母,这已经令我们足够感恩了,哪还有时间抱怨。
引导孩子付出,引导孩子感恩,去帮助别人。
教会了孩子感恩,意味着孩子会慢慢地处在健康的状态,心灵健康与否最重要的标志是感恩。意味着注意力焦点在什么地方,恐惧失去什么,是吸取匮乏,让自己的心灵越来越匮乏,关注得到什么,吸取的是富足。
3、改变跟孩子的互动回应模式。海德格尔说——人在说话,话在说人。这是一扇窗户,透过这扇窗户,改变内在的精神人,当孩子抱怨的时候,我们谈的是我得到了什么,孩子语气强硬的时候,我们是柔软的,当孩子以恶相向的时候,我们用善的语言回应孩子。总之,跟孩子互动回应的过程中,通过改变说话的语气,孩子的表述方式也会变,父母经常用正面的、积极乐观、温暖的词语的时候,孩子也开始变得正面、积极了。
4、孩子在群体中处在紧张状态,有压迫感,不舒服。康德说,有三样东西有助于缓解疲劳——希望、睡眠、微笑。爸妈的眼睛就是孩子的希望之灯,任何时候这盏灯都得亮着,让孩子看到走出困境是有希望的,爸妈乐观积极的状态告诉孩子没什么好怕的。希望、睡眠、微笑让孩子的生命状态松弛下来。
5、积极地带动孩子,陪她们运动,让孩子有一项运动爱好,让孩子动起来,不让他们静静地待在家里。
6、恩格斯的名言——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劳动创造了人。杨老师休学那年,给到他最大支持的就是一直在劳动,周末去给五保户挑水,村里谁家里盖房子,搬砖和泥去帮忙,那段时间特别累,但是最快乐。孩子走不出去,爸妈不妨引导他们参加家庭劳动,给孩子积极的鼓励和认可。苏霍姆林斯基说,劳动让人人格更加完善。
怎么让群体边缘的群体打开那扇窗户,让阳光照进心灵,让他们走进群体当中去,这是我的一些经验,以及历史上一些伟人的指引,谈这么一些经验,这是人类智慧的经验的总结。如果你认准了方向就大胆无畏地往前走,不要一边走,一边搬石头堵自己的路,爸妈最大的困境不是孩子在群体边缘,而是自己搬石头堵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