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中国各朝代的服饰与妆容——隋唐五代

2023-05-16  本文已影响0人  沫心0

服饰篇:

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共计:38年。唐朝:公元618-907年,共计:290年 五代:公元907-960年,共计:54年十国:公元891-979年,共计:89年。

隋文帝杨坚力行节俭、衣着简朴、不注重服装的等级尊卑。到了炀帝,崇尚奢华铺张,为了宣扬皇帝的威严,恢复秦汉章服制度,将“日月、星辰”等纹饰放回到了皇帝的冕服上,从此“肩挑日月,背负星辰”成为后世历代帝王冕服的基本形式,社会风气也发生了变化,服饰因此而日趋华丽。

(隋西苑,图片来源于网络)

唐承隋制,唐朝是中国历代经济、文化的鼎盛时期。中外贸易文化交流发达,丝绸之路吸引来了异国的礼俗、服装、音乐和工艺美术。在唐朝三百年左右的历史中,曾经有过“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两个高度发展的阶段。唐朝妇女的地位较高,在服饰中也有体现。初唐“芙蓉出水”的清新自然;盛唐 “慢束罗裙半胸前”的唐风流韵和“女扮男装”的自由追求;中晚唐“错彩镂金”的委婉柔媚及凄凉以及歌女服饰染色醒目的绚丽,贵族染色富丽高雅。服饰的款式和织物都和当时崇尚丰硕体态的审美融为了一体,呈现出自信开放、雍容华贵、百美竞呈的局面。

由于社会上时尚服装不断更新换代,以至长年生活于宫中的宫女,都不知外界流行的服装样式。白居易《上阳白发人》诗曰:“小头鞋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外人不见见应笑,天宝末年时世妆”。时至今日,中国东临地区的一些国家,仍将隋唐时期的服饰作为正式礼服,可见其影响之大。

(唐朝彩绘舞俑,图片来源于网络)

唐朝服饰当时纺织工艺加工可分为织、绣、绘、缬xié、贴五法,织造技术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唐朝继承了周、战国、魏晋时期的风格,融周朝服饰图案设计上的严谨、战国时期的舒展、汉朝的明快、魏晋的飘逸为一体,又在此基础上更加华贵,使服饰、服饰图案达到了历史上的高峰;工艺装饰则普遍使用花卉图案,构图活泼自由、疏密匀称、丰满圆润。除了用真实的花、草、鱼、虫进行写生外,传统的龙、凤图案亦未被排斥。特种宫锦、花纹有对雉、斗羊、翔凤、游鳞之状,章彩绮丽,常用于屏风、舞茵帷帐。一般生活服装流程图案花式丰富多彩,如联珠团窠纹、宝相花纹等。晚唐时期服饰的图案更为精巧美观,这时服饰图案的设计趋于表现自由、丰满、华美、圆润,在鞋、帽、巾、玉佩、发型的表现上都说明了这一特点。

(图片来源于网络)

唐初,妇女沿袭北齐、隋朝旧习,骑马出行必用一种大纱帽隐蔽全身,叫作幂篱,后来发展成了帷帽,帽形如斗笠,周围垂网帘至颈,或空出前部,靓妆露面。至今中国南方农村妇女仍有类似的遮阳帽。盛唐以后,帷帽废除,但都市妇女还有将部分纱罗贴在前额作为装饰的,名为透额罗。

(图片来源于网络)

隋朝壁画中已有披帛,在唐朝则广泛流行。披帛这种“时装”,借鉴了当时风行的西域舞伎的舞衣。唐朝的女子们从舞台服装中汲取灵感,而日常的穿着也可以升华为表演服装。帔帛又称“画帛”,是一种长围巾,通常由轻薄的纱罗制成,上印花或加泥金银绘画。最初短阔,横幅较宽,长度较短,多为已婚妇女所用;后变狭长,披在女子肩背上,长度一般为二米以上,多为未婚女子所用。花色和披戴方式有很多,有的将其两端垂在手臂旁,一头垂得长些,一头则垂得短些;有的将其右边一头束在裙子系带上,左边一头由前胸绕过肩背,搭着左臂下垂,还有的将其两端棒在胸前,走起路来,不时飘舞,十分美观。到了宋朝,女子“披帛”日盛,从皇家贵妇的“霞披”到平民女子的“直披”。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些服饰逐渐消失。不过类似“帔子”的长、方围巾以其实用功能仍在现代社会中流行。

(披帛,图片来源于网络) (《簪花仕女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诃子,包裹住胸,连接在裙子的上半部,拉过胸后在胸下扎带子固定。

(图片来源于网络) 隋唐社会中上层和殷实之家做衣服多用丝绸,并经过多种工艺处理,但用料有多少之别,通常以多幅为佳。据《唐六典》记载,当时的纺织物已有布、绢、纱、绫、绮、锦等;同时,服装款式“不依格令,绮罗锦绣,随所好尚”《旧唐书·舆服志》。相对贫困的平民百姓虽然也可以用普通的素色丝绸,但他们大多仍用麻布类织物做衣服材料。大唐三百余年中的女子服饰形象,主要分为襦裙服、男装、胡服三种配套服饰。

襦裙服是汉族女子服饰中非常基础的一种款式, 即女子上穿短襦,下着长裙,俗称上衣下裳的传统装束。隋统一后,上襦时兴小袖,影响所及,贵族妇女内穿大袖衣,外面再披一件小袖衣,名披袄子。讲究的用金缕蹙绣,听任小袖下垂以为美,竟成为一时风尚。唐妇女的日常服饰,大多上身着襦、袄、衫,下着紧身长裙。

初唐时女子装束接近隋朝平民多小袖长裙。此时的襦较为保守,多采用交领和直领,通常裙束襦外,裙腰高系,收裙束至乳上,甚至腋下,并以丝带系扎,给人一种俏丽细长的感觉。唐朝的襦是一种衣身狭窄短小的夹衣或棉衣,领口和袖口有金彩纹绘或刺绣工艺,有的还镶有绫锦,这些装饰使得服装的效果更加华美富丽。 裙常用两色绫罗拼合,形成褶裥效果。中唐以后,贵族妇女衣着日趋讲究、华贵和宽大。

(《虢国夫人游春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盛唐后,由于交流广泛,思想开放,襦流行起了袒领,在唐朝史书中记载,只有有身份的人才能穿开胸衫,嫔妃和公主可以半裸胸,歌女也可以半裸胸以取悦统治阶级,而平民百姓家的女子是不允许半裸胸。裙长多可曳地,以多幅为佳,常用两色绫拼合而成褶裥效果,外束裙腰上压上金银丝线作为装饰,上有双垂绣带,裙色以红紫黄绿为多,其中红裙最为流行。襦裙可以单襦穿着,也可内辅以诃子、抹胸等;外衣可以选择 半臂、褙子、 比甲等,裙外可加帷裳;

(图片来源于网络)

隋唐女子好打扮,会打扮。从宫廷传开的“半臂”, 是以魏晋以来上襦发展而来的短外衣。有对襟、套头、翻领或者无领式样,对襟则胸前结带。袖长齐肘,类似今天得短袖衫,身长及腰,以小带子当胸结住。因领口宽大,穿着时会袒露上胸。半臂的下摆可以显现在外,也可以像短襦那样束在裙腰的里面。半臂历久不衰,是襦裙装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流行于隋朝宫廷内,先为宫中内官、女史所服,在初唐,半臂更为普及,不仅男、女都可穿用,而且进入宫廷常服的行列,并同时传至民间。

在当时的半臂上,流行的纹饰、花样主要有三种:缠枝、宝相、团窠。缠枝花是由忍冬花转化而来,本草纲目中记载的金银花,特点是藤蔓缠绕,看上去,后来这种花纹样式东渡传到日本,被日本称作唐草纹。宝相花以莲花为主要造型,在形式上大多都是对称和放射状的。团窠纹是以一种或者集中花卉,采用对称或平衡的形式,组成近似圆形的单独纹样,以团花为核心的织锦,形象饱满,层次众多。

与半臂相配的是“十二破裙”,此种群式后文中会有介绍,女子要戴纱帽,将面部挡住,这是受西北地区少数民族服饰影响的结果。后来男子也有穿着的。民间妇女穿青裙。

(图片来源于网络)

褙子又名叫绰子。一种由半臂或中单演变而来的上衣,特点是将半臂的袖与下襟大大延长。始于唐,盛行于宋、元、明朝,在明朝又发展出披风。男女皆服,因使用和时间的不同,其形式变化甚多。

(褙子,图片来源于网络)

唐朝裙色多彩,可以尽如人所好,多为深红、杏黄、绛紫、月青、青绿。并加上“罗衫叶叶绣重重,金凤银鹅各一丛”的金银彩绣为饰,外观更是美不可言。其中尤以石榴色流行时间最长。石榴裙最大的特点是裙束较高,上披短小襦衣,两者宽窄长短形成鲜明对比。李白有“眉欺杨柳叶,裙妒石榴花。”其流行范围之广,从《燕京五月歌》中可见,“石榴花开街欲焚,蟠枝屈朵皆崩云,千门万户买不尽,剩将女儿染红裙。”

(唐朝石榴裙,图片来源于网络)

到盛唐时,裙子的制作精美华丽,有的价格昂贵,主要式样有间裙、百鸟裙、花笼裙等。间裙,即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的材料互相间隔和排列而做成的裙子,每一间隔叫作一“破”,有“六破”、“七破”和“十二破”之分,颜色有红绿、红黄、黄白诸种。百鸟裙,用多种飞禽的羽毛捻成线织成的裙子,因做工考究,故立体感强,“正视为一色,旁视为一色,目中为一色,影中为一色”,穿上它“百鸟之状皆见”(《新唐书》)。

花笼裙,是用轻软细薄而又半透明的“单丝罗”织绣而成,上面用各种颜色的丝线绣出花鸟等图案。百鸟裙和花笼裙,都是穿在一般裙子外的套裙。此外,还有百叠裙、画裙(在裙子上直接作画)等。

衫裙通常大袖衫搭配,所谓“大袖衫”,本是魏晋时期的男装,后来成为盛唐时期的礼服,它的衣袖往往宽于1.3米,比通常的宽袖外衣还要宽大。在普通中衣外或披或系,大气飘逸。能体现这种服饰风格的艺术作品,非张萱与周昉的传世仕女画不可。衫裙系至胸前,凸显唐朝女子曼妙的身姿,外披大袖衫,薄如蝉翼,优雅大方,飘逸如飞仙。中晚唐时期,贵族妇女衣着又转向阔大拖沓,袖宽往往四尺以上长裙拖地四五寸,不得不用法令加以限制。是一般多在重要场合穿着的贵族礼服,如朝参、礼见及出嫁等。穿着这种礼服,发上还簪有金翠花钿,所以又称“花钗大袖”。一般妇女穿青碧缬(印花或染花织物),着平头小花草履。

(《簪花仕女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幞头袍衫是唐朝男子的主要装束,至天宝年间,妇女也模仿穿着。即穿圆领袍衫、条纹间道锦小口裤,腰系金花装饰的钿镂带,裹幞头,穿乌皮靴。女子着男装,于秀美俏丽之中,别具一种潇洒英俊的风度。先是在宫掖,多为宫女所穿,后来传至民间,成为普通妇女所喜爱的服饰。女装男性化是唐代社会开放的表现之一,也是当时社会的一种时尚。从当时画迹来看,妇女穿着男装,并不都戴幞头,也有挽各式发髻而单穿圆领袍衫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回鹘是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即现在的维吾尔族的前身。在唐朝的开元年间,回鹘曾一度是北方最强盛的少数民族政权。回鹘族人民与汉族人民,有着亲密友好的关系,相互间的文化交流与经济往来从未间断。回鹘族的服装,对汉族人民曾带来较大的影响,尤其在贵族妇女及宫廷妇女中间广为流行。回鹘装的基本特点略似男子的长袍,翻领,袖子窄小而衣身宽大,下长曳地。颜色以暖色调为主,尤喜用红色。材料大多用质地厚实的织锦,领、袖均镶有较宽阔的织金锦花边。穿着这种服装,通常都将头发挽成椎状的髻式,称“回鹘髻”。髻上另戴一顶缀满珠玉的桃形金冠,上缀凤鸟。两鬓一般还插有簪钗,耳边及颈项各佩许多精美的首饰。足穿翘头软锦鞋。

隋唐人善于融合西北少数民族和天竺、波斯等外来文化,这在妇女服装上有明显的反映。唐贞观至开元年间(627-741)十分流行胡服新装,前期受高昌、回鹘文化影响。戴金锦浑脱帽,着翻领小袖齐膝长袄。中唐以后胡服风降温,女子装束受吐蕃影响较大,重点在于发式和化妆,囚装、啼装、泪装均属此类,衣着方面因尚宽博反而体现不出鲜明的胡服特征。

凡穿胡服的妇女,腰间都系有革带,革带上原来是北方民族的装饰,在魏晋时传到中原。到了唐朝,曾一度定为文武官员必佩之物,上面悬挂算袋、刀子等七件物品,俗称“蹀躞七事”。开元以后,由于朝廷有了新的规定,所以一般官员不再佩挂。但在民间妇女中十分流行,省去“七事”,以窄皮条代替,仅存装饰之意,无使用价值。

(图片来源于网络)

女鞋一般是花鞋,有平头、高头之分,多用锦绣织物、彩帛、皮革做成。线鞋则用彩线或麻线编结而成。鞋的名目有彩帛缦成履、吴越高头草履、重台履、金薄重台履,官服中则有高墙履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

幞头之制出于北齐,初名叫“折上巾”,又叫“软裹”,是一种包头用的软巾。以桐木、丝葛、藤草、皮革等制成,犹如一个假发髻,以保证裹出固定的幞头外形。隋唐之初逐步定型。《大唐新语》 说:“幞头, 初用全幅皂向后幞发,谓之‘幞头’。周武帝裁为四脚。武德以来,始加巾子。”这是一种用黑色纱罗做的软胎帽(一度用木胎),裹在发髻的后部,稍稍突起并微微前倾;帽带两条系于帽顶前部,两条垂于颈后,或长或短,式样有三五种,初尚平头小样,而后渐高。唐开元年间玄宗赐臣下“内样巾长脚罗幞头”,可知长脚式先出宫中;后垂的两条带子或下垂或上举,或斜耸一旁或交叉在后,带形初如梭子,继为腰圆式,并用丝弦或铜丝、铁丝作骨放在带子里,这就变成 了可以任意造型的翘脚幞头。唐末,幞头已经超出了巾帕的范围,成了固定的帽子。到五代时这两条带子平直分向两边,“软脚”则变成了“硬翅”,终于形成了宋朝的展翅漆纱幞头,俗称乌纱帽。

(图片来源于网络)

唐朝男子盛行毡帽,这也是胡服。唐朝初年,外戚长孙无忌以黑色羊毛制作“浑脱毡帽”,人们争相效仿。因长孙无忌被封为赵国公,故这种款式的毡帽被称作“赵公浑脱”。

隋文帝在位时平时只戴乌纱帽,隋炀帝则根据不同场合戴通天冠、远游冠、武冠、皮弁等。汉朝的通天冠样子和进贤冠相近,隋炀帝戴的通天冠,上有金博山等装饰。他戴的皮弁也用十二颗珠子(琪)装饰(古时用玉琪,隋炀帝时改用珠),并根据珠子的多少表示级位高下,天子皮弁十二琪,太子和一品官九琪,下至五品官每品各减一琪,六品以下无琪。所戴进贤冠,以官梁分级位高低,三品以上三梁,五品以上二梁,五品以下一梁。谒者大夫戴高山冠,御史大夫、司隶等戴獬豸冠。祭服玄衣纁裳,冕用青珠,皇帝十二旒十二章、亲王九旒九章、侯八旒八章、伯七旒七章、三品七旒三章、四品六旒三章、五品五旒三章、六品以下无章。

隋唐朝廷都曾参照前朝旧制,改革舆服制度,规定天子、百官的官服用颜色来区分等级,用花纹表示官阶。隋朝朝服尚赤,戎服尚黄,常服杂色。隋炀帝所定皇后服制有袆衣、朝衣、青服、朱服。隋朝官员穿南北朝裤褶服可以从驾,唐初也可穿朱衣、大口裤入朝,但到贞元十五年(公元674年)因裤褶非古礼而被禁止。

公元621年,唐朝朝廷颁布初步拟定了冠服制度。之后,又对原有的服制作了修订,重新颁布了新的律令-《武德衣服令》,至此,唐朝服饰有章可循。皇帝之服有大裘冕、衮冕等十四种,皇后之服有祎衣、鞠衣及细钿襢衣三种,文武百官之服有衮服、绣冕等十种,命妇之服有翟衣、钿钗礼衣等六种。命妇从其夫的爵位高低而定。以唐朝命妇为例,一品为国夫人,三品以上为郡夫人,四品为郡君、五品为县君、其下又有乡君等。这套服制被后市沿袭,各朝虽然都做过修订,但总体上变化不大。冠和腰带也是官阶标志,至武则天当朝,织赐不同纹样以区别文武官阶,也为以后王朝效法。

(《宫乐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圆领衫、袍是隋唐时期士庶、官宦男子普遍穿着的服式,当为常服。其受到北方民族的影响,整体各部位变化不大,它的前后身采用直裾,样式为上衣下裳连属的深衣制,一般为圆领、右衽,领、袖及襟处有缘边。前后襟下缘各接横襕以示下裳之意,腰部用革带紧束,有单夹之别。分窄袖和宽袖两种,窄袖的便于活动,宽袖的则可以表现出潇洒、华贵的风度。文官衣略长而至足踝或及地,武官衣略短至膝下。《隋书·礼仪志》载曰:“袴褶近代服以从戎,今纂严则文武百官咸服之,车驾亲戎则缚袴不舒散也”。

一般公服和平时燕居的常服吸收了异族服装的成分,形成了独具大唐特色的服装新形式。唐朝官员的袍衫,主要是以颜色来区别等级。唐朝皇帝的服色为赭黄,饰龙文,同时黄色也成为皇家专用色。文武官员三品以上紫色、四品深绯色、五品浅绯色、六品深绿色、七品浅绿色、八品深青色、九品浅青色,后因“深青乱紫”,改八品九品服碧色。以后数朝变更,服色也有所变化,但大抵以紫、绯、绿、青四色来定官员高卑。

男子官服,一般是头戴乌纱幞头;身穿圆领窄袖袍衫,腰系红鞓带,足登乌皮六合靴。腰带的形式,也由带钩改为带扣,三品金玉带,四品、五品皆金带,六品、七品皆银带,八品、九品皆玉石带,流外官或庶人铜铁带,百姓着短衫。鱼符,三品以上佩金鱼,四品佩银鱼,五品佩铜鱼;至于一般平民,隋时规定庶人服白,屠商服皂;唐武德四年规定庶民服黄。森严的服饰等级使“白衣”、“青袍”、“紫袍”等分别成了平民百姓、低级官员和贵族官僚等的代名词。还以饰物区别等级。三品以上金饰、六品、七品银饰,八品、九品翰石为饰,流外官及庶民以铜、铁为饰。以后,虽然具体规定屡有变更,但以服色区分社会等级的精神却一直延续下来,社会各阶层的成员,上自帝王下至平民百姓,他们的服饰等级有差,尊卑有序。上可以兼下,下不得越上、否则被视为“僭越”。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除了官服因与官场的活动联系密切其等级制贯彻得比较彻底之外,日常服饰的等级规定并未得到严格执行,僭越现象司空见惯。

(《步辇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无官的地主阶级隐士、野老,则喜穿高领宽缘的直裰,表示承袭儒者宽袍大袖的深衣古制。普通百姓只能穿开衩到腰际的齐膝短衫和裤,不许用鲜明色彩。差役仆夫多戴尖锥帽,穿麻练鞋,做事行路还须把衣角撩起扎在腰间。脚上只限穿编结的线鞋或者草鞋。

(图片来源于网络)

男子还穿裤褶,这是一种由无裆裤及夹衣构成的套装。这种式样的裤今称套裤,套在有裆裤的外边;褶为夹衣,翻领左衽,身长至胯,均为套在外面的御寒服装。唐朝政府明确规定:“九品以上,自十月至十二月,裤褶以朝。”裤褶本是胡服,公然成为朝服登上天子的殿堂,足见胡化程度之深。

唐朝男子穿靴。靴传入中原的历史甚为久远,自战国赵武灵王时已成为赵国军土的戎服。传入中原后,形制有所变化,直至唐朝初年,中书令马周还对靴的形制加以改变,并加以纹饰。《资治通鉴》卷221唐肃宗乾元二年胡三省对“靴”作了如下注解:

“靴本胡服,赵武灵王所作。《实录》曰:胡履也。赵武灵王好胡服,常短勒,以黄皮为之,后渐以长勒,军戎通服。唐马周杀其勒,加以靴毡。开元中,裴叔通以羊为之,……加以带子装束。故事,胡虏之服不许着入殿省,至马周加饰,乃许之。”

由此看出,又一胡服靴略加装饰,又堂而皇之地走入皇家殿堂。直到五代,男子仍穿靴。五代后梁末年,在沙陀人的凌厉进攻下,后梁渐渐不支,“宰相敬翔顾事急,以绳内靴中,入见末帝”。以引绳自尽来说服末帝,使末帝起用大将王彦章。可见,至五代,靴仍是常服。不仅武人穿靴,文士也穿靴。盛唐诗人李白供奉翰林,尝侍玄宗,醉使高力士脱靴,成为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胡服具有坚牢耐用的特点,甚便于纵马驰骋于深草棘丛之中,而且能经受刀剑利刃。

五代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人们的审美观趋于朴实和理性,逐渐将大唐的恢宏绚丽淡为疏朗简雅的风尚。封建帝制统治下的社会,若国家富足安宁,统治者政治开明,百姓安居乐业,人们的审美自然开放、多样、多变、例如整个唐代社会喜爱张扬和炫耀,其丝绸配色注重色彩的强烈对比,织物色彩热烈奔放。一切社会动荡分裂,统治者治国无方,朝廷腐朽没落,例如晚唐至五代时期,百姓人人自危,人们的审美便不再大气奔放,转而内敛保守。

(《韩熙载夜宴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韩熙载任中书侍郎时,日夜宴饮,回到家中凭借记忆绘成《韩熙载夜宴图》,描绘了五代时期姬伎歌女夜宴的场面。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当时女性的服饰特点,他们的发式具有唐宋之间的转变形式。《韩熙载夜宴图》中男子韩熙载及另一僧人以外,都着幞头襕袍,襕袍的颜色,一律用绿,似于当时制度有关。幞头的两脚,微微下垂,可能在中间纳有丝弦,有弹性,也是晚唐五代通用的样式。

五代时期一般服饰,如幞头巾子,头脚都用硬脚,形式也出现不少变化,如团扇形、蕉叶形、平展伸直形、翘上形、反折形等,并用珠络为饰或金线棱盘。五代的裹巾如后唐李存勖当皇帝,有圣逍遥、安乐巾、珠龙便巾、清凉巾、宝山巾、交龙巾、太守巾、六合巾、舍人巾等种种名称。南汉刘氏作平顶帽,名“安丰顶”。其嫔妃衣道服、戴莲花冠、作〓髻。后蜀孟昶末年,妇人竞治高髻,名“朝天髻”。南唐昭惠后周氏梳高髻,饰首翘鬓朵之妆。着纤裳(细腰裙)。

(五代幞头,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时的女服不再崇尚奢侈华丽,与唐朝妇女圆润丰硕的造型截然不同,转而变得现实和崇尚功能,追求朴实简洁。她们的服装整体显得修长细巧,上身为贴身、窄袖的交领短衫或直领短衫。上衣加半臂,交领和对襟均有。下身穿宽松的长裙,裙裾拖在身后有几尺长,长裙的上端一直系到胸部,胸前还束有绣花的抹胸。襦裙腰线的位置降低,衣裙大多用丝带束紧,裙带也较长,而系束的位置也较唐朝降低,长出来的丝带像两条飘带一样垂于身前。这一时期的妇女仍然流行披绣花帔帛,隋唐时期帔帛的长度约为2米,而到了五代增至三四米,显得富于变化而飘逸灵动。五代妇女有一种披于颈间领下的帔,名为“诃梨子”。衣服式样渐趋俏丽方面发展。绦带较唐朝也变得细长,约长到膝下方30厘米。后唐则兴着彩裙而又收裙裥作多折等,这都是变唐制而逐渐为以后宋朝服饰的端倪。后唐同光年间,帝见晚霞云彩可爱,命染坊作霞样纱做千折腰,分赐宫嫔。后民间竞作彩裙,名“拂拂娇”。

有些奇怪的事物反而发展成为时尚,而趣味也随之变化。例如妇女缠足,可能源起于五代。五代时,南唐皇帝李后主有个宫女用帛缠足,足形弯如月牙儿形。她在六尺高的金莲花上轻盈起舞,受到了李后主的宠爱。此后,缠足之风愈加强烈,残害中国妇女达千年之久。“金莲”便成了妇女小脚的代名词。但大多从事沉重体力劳动的妇女常常是不裹足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妆容篇:

唐朝南北统一,疆域辽阔,政治稳定,经济发达,文教昌盛。各国使臣互相往来,互通有无。这一切,都为妆饰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唐朝几乎可以说是整个历史上女子妆容最多变的了,光是眉形就数不胜数, 随着初唐,盛唐和中晚唐的转变,妆容也在做着不一样的变化,我们可以从古代的很多壁画,绘图上看出来。不过那个时候的粉底可不是肤色的,而是纯白色的。所以很多人看到复原的唐朝古妆就觉得像是日本艺妓,其实这也是日本吸取的我们妆容的特色。

(图片来源于网络)

唐朝的化妆步骤也很多,简单概括为7步:敷铅粉- 抹胭脂 - 画黛眉 - 贴花钿 - 点面靥-描斜红 - 涂唇脂

唐朝人的护肤观念非常讲究。各种护肤品制作精湛且考究:面脂,用来滋润皮肤;澡豆,类似现代的香皂,用于洗面;香泽,用于润发……杜甫《腊日》诗中有“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的诗句。诗中提到的口脂、面药,就是涂在唇部和脸部的化妆用品,类似于我们现在的润唇膏、保湿霜等,可以护肤、防冻。唐朝皇帝常在腊日赐给臣子脂膏,表示对下级的体贴爱护,展现皇室的“恩泽”。

(图片来源于网络)

值得一提的是,唐朝女子们所用的粉种类多样,其中以桃花粉最为典型,以鹿角粉为原料,又掺入了朱砂,所以看上去像桃花一般艳丽。比起胭脂来说,桃花粉更加细腻,适用于面妆,显色效果比其他的都要好。桃花妆的特点是虽然颜色不重,但却不失艳丽感,如同醉酒过后脸上微微呈现出桃红色,但又不是大红色,也不是粉色,极为特殊。

唐女画眉千奇百态。唐朝妇女用青黑色颜料将眉毛画浓,叫做“黛眉”。所谓的画黛眉,“黛”是指一种青黑色的颜料,专供女子画眉。那时还没有眉笔,女孩子一般用青色的柳枝点着稀释后的颜料画眉。“黛眉”是汉朝以“黛”画眉风气的延续。《太平御览》中记载 :“染青石谓之点黛。”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眉式最丰富的时期。玄宗时有《十眉图》,记载了当时流行的鸳鸯眉、小山眉、五岳眉、三峰眉等十种眉式,而“十眉”也只是包含了眉式的一部分而已。盛唐时期,流行把眉毛画得阔而短,形如桂叶或蛾翅。元稹诗云“莫画长眉画短眉”。为了使阔眉画得不显得呆板,妇女们又在画眉时将眉毛边缘处的颜色向外均匀地晕散,称其为“晕眉”。倒八字形的短眉则是在中晚唐时期出现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唐朝女子画眉,不拘泥于黛眉,还会画翠眉,甚至还有人刮去眉毛,用紫红色在眼上下两侧画横杠,以此来代替眉毛。如宋人陶谷所著《潸异录》上说:“后唐宫人或网获蜻蜓,爱其翠薄,遂以描金笔涂翅,作小折枝花子。”

唐朝,各种面饰已进入寻常百姓家。女子面饰造型各异,色彩浓艳,是唐朝女性妆面中极具特色的一个方面。

额黄即用画笔蘸黄色染料染涂在额上,鹅黄妆始于汉朝,流行于六朝,盛于隋唐。唐卢照邻《长安古意》对这种妆容有记载:“鸦黄粉白车中出,含娇含态情非一。”有平涂法和办涂法两种方式,平涂法,即在整个额部全部用黄色涂满;半涂法,即不将额部全部涂满,仅涂一半、 或上或下,然后以清水过度,呈晕染之状。唐朝时期的女子涂额黄时,一改南北朝“约黄”的涂法,她们所涂的额黄没有浓淡的过度,整个额头都被涂成黄色,这样夸张的涂法,让人平添了几分耀眼。

在唐朝,额黄妆发展出了新款式——蕊黄妆,在额头以黄粉绘制花朵形象,非常艳丽。唐温庭筠《南歌子》有“扑蕊添黄子,呵花满翠鬟”句,可见其流行程度。

花钿,花钿之俗先秦时期便已有之,至隋唐五代则尤为兴盛。简单者似小圆点,复杂者以金箔、云母片、鱼鳃骨等制成各种花朵形状,以梅花最为多见。制作时,先剪出各型各式的花钿形状,然后用呵胶蘸着唾液或呵气贴在脸上即可。花钿制作简单,所以纵使是寻常女子,也有能力去妆扮,故花钿在唐朝时期极为流行。

从颜色看,花钿的色彩比额黄要丰富的多。额黄一般只用一色,而花钿则有多色,其色彩通常是由材料本身决定的,由花瓣制成的花钿多为红色,由翠色羽毛制成的多为绿色,由金箔片制成的为金色,由黑光纸制成的为黑色,由鱼鳃骨制成的多为白色。花钿除为了增添美丽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借以掩瑕。这种在脸部额间贴上花钿进行装饰和点缀的方法,在唐时十分盛行,尤其是唐的后期更为时尚,并且有多种效果。

(图片来源于网络)

面靥,多以胭脂或颜料点于嘴角两边的酒窝处,好似两颗小痣,称之为妆靥。妆靥不仅美观,还是区分宫妃的标志。盛唐以后,面靥的范围有所扩大,样式也更加丰富,有的形如钱币,称为“钱点”,有的状如杏桃,称为“杏靥“,还有的制成各种花卉的形状,俗称“花靥”,制成金黄色小花的花靥称为“黄星靥”也称“星靥“。

这在王建的诗中记得十分详细:“腻如云母轻如粉,艳胜香黄薄胜蝉。点绿斜蒿新叶嫩,添红石竹晚花鲜。鸳鸯比翼人初贴,蛱蝶重飞样未传。沉复萧郎有情思,可怜春日镜台前。”靥钿又称“贴花子”。靥钿是在脸颊上点画出如星如月的形状,然后用胭脂、丹青涂抹上去。

斜红,描斜红之俗,始于南北朝时期,至唐尤为盛行,唐朝妇女脸上的斜红,一般都描绘在太阳穴部位,工整者形如弦月,繁杂者状似伤痕。有时为了造成残破之感,还用胭脂晕染成血迹模样。不过,斜红自晚唐之后,便销声匿迹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唐朝点唇的唇脂有了一定的形状。在元稹《莺莺传》中,有“口脂五寸”的记录。当时的口脂是一种管状物体,已经和现代的口红区别不大了。而口脂的颜色也十分丰富,多为朱红色、緋紅、樱桃红色,但也有特殊的颜色,如紫色和黑色。

唇妆的形状,以樱桃小口为尚,以小巧圆润为美,在晚唐僖昭年间达到了巅峰,各种唇式名目达一二十种之多,且色彩十分丰富,造型上则仍以小巧圆润为美。其中最流行的便是蝴蝶唇妆。蝴蝶唇妆按形状可归为花瓣形,它的颜色分明,中间部位比两边更为鲜艳,上唇更突出唇形,勾勒出形状让唇部更加饱满。下唇更注重形状小巧精致,如同花瓣,整个唇部如同即将起舞的蝴蝶。

(图片来源于网络)

浓艳的红妆是面妆的主流,女性不分贵贱,均喜敷之。唐代的美人们甚至将整个面颊都敷上胭脂,甚至在眼部、耳部也涂抹胭脂。李白《浣纱石上云》中有“玉面耶溪女,青娥红粉妆”的句子。王建在《宫词》中也有“舞来汗湿罗衣彻,楼上人扶下玉梯。师到院中重洗面,金盆水里拨红泥”的描述。美人面部重敷胭脂,香汗淋漓时,拭汗的手帕、洗脸的水都会被染红。当然,“红妆”的效果也会因涂抹的方法不同而效果各异。

在武则天再度入宫的高宗朝初年,女子妆容大体延续着贞观末年的时尚,柳眉白面,眉眼双颊涂红。接下来眉式向着粗黑阔眉发展,双眉间隙也变得较窄。

开元前期的妆容都较为柔和。面妆以在眼角晕染淡红的“桃花妆”为主;花钿在传统红色之外更流行起翠钿,式样较为小巧精致;眉形细长如柳叶,斜红形如新月。

飞霞妆比桃花妆更为淡雅,有白里透红之感。“美人妆面既敷粉,复以胭脂调匀掌中,施之两颊,浓者为‘酒晕妆’;淡者为‘桃花妆’;薄薄施朱,以粉罩之,则为‘飞霞妆’"。

桃花妆色浅而艳如桃花。

开元末年以来,女子的妆容变得明艳多样。先是浓眉再次变得流行,两道平直粗眉晕开,额头、鼻梁、下颌保留傅粉的白底色,再以鲜丽的红妆施于眉下,直到占满两颊,乍一看还真像是酒醉后的样子,大约即是所谓“酒晕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到了高宗与武则天二圣临朝时期,妆容变得更加艳丽,额上的花钿与两颊的斜红愈加浓艳,产生更丰富的花式,两侧嘴角也装饰有点状面靥。当时诗文《游仙窟》形容女子妆容:“红颜杂绿黛,无处不相宜。艳色浮妆粉,含香乱口脂。鬓欺蝉鬓非成鬓,眉笑蛾眉不是眉”。

花钿式样更为丰富,有些甚至用华丽的金银珠玉制作;面靥可贴在嘴角及眼下承泪等处;斜红除常规形态外更有作五色飞鸟状的。

随着武周女帝时代的到来,女子面上更加秾丽,花钿占满额头,双眉晕开眉尾,眉下直至双颊施以浓重胭脂。直到武则天退位、中宗复位,女子妆容才有所收敛。

度过了明艳多样的天宝初年之后,天宝年间的女子们又将柔和的妆容摆上了台面。柳眉与垂珠眉依然流行,面上花钿装饰却更加丰富,斜红常规的形态外更有五色飞鸟状。如白居易《上阳白发人》中写“脸似芙蓉胸似玉”“青黛点眉眉细长”;《长恨歌》中写“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白妆黑眉,杨贵妃将“白妆黑眉”作为全新的化妆风格,粉面偏白,眉为黑,受到坊间无数女子的模仿。也是从这个时候,女子们更爱用铅粉来作为白底,故人们常说的“铅华”就是用来形容古代女子或是女子的美丽容貌、青春年华。主要是因为铅粉具有的美白作用,让“一白遮百丑”的说法深深地从古代就烙在了人们的审美观中。但是铅粉有毒,所以长期作为化妆品而用,终究是有很大的危害。

泪妆是天宝年间后宫嫔妃们钟爱的妆容。据记载,泪妆由杨贵妃的姐姐虢国夫人所创。与之前大量用脂粉不同,泪妆不以胭脂,而是在两颊涂上素粉。宫女们见后,感觉这样淡雅的妆容也挺美,纷纷仿效,在大唐皇宫内流行。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安史之乱以后,唐朝政治日趋腐朽,斗争不断,国力衰落。但各阶级穷奢极欲,因此,中晚唐时期,女子妆容并未重返简朴之风,反而比盛唐更为雍容华贵。

贞元啼妆,双眉画作悲愁似啼的八字状;斜红与面妆融合,只表现为脸畔红粉的浅浅边际线,如被泪痕染出痕迹一般。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元和时世妆,在贞元式妆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夸张化,不用胭脂粉妆而是仿效游牧民族的“赭面”习俗,再画出八字愁眉与乌色嘴唇。

(图片来源于网络)

长庆血晕妆,剃去眉毛,在眼睛上下画出三四道红紫色长痕,如凝滞的淤血一般。

(图片来源于网络)

太和险妆,把本来的真眉毛剃去,又剃开额前的头发让发际线上移,使额头变得宽广。过去长庆年间的血晕妆已然过时,此时妆饰的重点是在宽广额头上另行描上眉妆。

(图片来源于网络)

自晚唐以来女子妆容重回到纤丽精巧的轨道上,主流是以长长柳眉、小小朱唇为喜好。女子将眉形、唇妆作为化妆的重点,并因此产生了诸般名目讲究。花钿、面靥在日常装饰中多以纤巧淡雅为主;夸张化的妆容组合多用以搭配盛妆,列入特殊名目的化妆之中。

鸟靥,李贺《恼公》:“匀脸安斜雁。”刘恂《岭表录异》:“鹤子草……采之曝干,以代面靥。形如飞鹤,翅尾嘴足无所不具。”

五代时期的大部分地域仍延续着晚唐流行,追求精美、纤巧、繁丽的妆容细节;相对繁华富庶、未遭受战争之灾的南方地区,则出现了一些夸张的流行时尚,去眉开额,另行在额间画眉的做法再度出现,且眉形也变作短促状。

蜻蜓花子,陶谷《清异录》:“后唐宫人或网获蜻蜓,爱其翠薄,遂以描金笔涂翅,作‘小折枝花子’,金线笼贮养之,尔后上元卖花者,取象为之,售于游女。”

(图片来源于网络)

北苑妆,李煜让宫女把茶花饼子施在面部,换上青碧色衣服,远远望去就像是广寒宫下凡的仙女一样。这个妆容一出来,立马就成了宫女们效防的对象。陶谷《清异录》:“江南晚季,建阳进‘茶油花子’,大小形制各别,极可爱。宫嫔缕金于面,背以淡妆,以此花饼施于额上,时号‘北苑妆’。”该妆容因可能是物极必反的象征而让人印象深刻。

唐朝覆灭之后,五代十国割据混战。自唐时便流行的“男子多为妇人之饰”,五代时更为兴盛。说到五代时期的时尚潮人,就不得不说起这样一位诗人。

《江淮异人录》中记载:“李梦符者,常游洪州市井中。年可二十余,短小而洁白,美秀如玉人。以放荡自恣,四时常插花,遍历城中酒肆,高歌大醉。”

后梁开平年间,这位李梦符,面如冠玉,好戴簪花,常流连于城中酒肆之中,酣饮高歌,还作诗称“插花饮酒无妨事,樵唱渔歌不碍时”。这样一位风流人物,就如同现在的文艺潮男,将五代时男子敷铅粉涂胭脂、佩戴簪花的时尚可谓演绎得淋漓尽致。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发髻是古代妇女最常用一种发式,它们起源于夏商周,备于周,到了隋唐发展已达到了艺术的高峰。所谓发髻就是挽束头发,将其盘结于头顶或头后。由于挽束方式的不同,产生的效果也各异。唐朝妇女常用的发髻有:高髻、花髻、倭坠髻、坠马髻、闹扫妆髻、反绾髻、峨髻、低髻、小髻、乌满髻、囚髻、抛家髻、回鹘髻、凤髻、从梳百叶髻、反首髻、双髻、木髻、鬟、鬓等三十多种,形式虽多但总体上不外乎两种类型:一种梳于头顶,一种梳于脑后。

(图片来源于网络)

髻插牡丹,因唐人重牡丹,认为是花中之王,富贵之花, 特别是贵家之女更喜欢用牡丹花簪之髻上显示其妖媚与富丽。《奁史·引女世说》记载:“张镃以牡丹宴客,有名姬数十,首有牡丹。”除牡丹之外,还可以插各种小花,“柰花似雪簪云髻”(罗虬的《比红儿》),柰花是小的白色的茉莉花,插于髻上,使黑发白花更能相映出黑者更黑的对比作用。这种装饰法,一直在民间传承,成为我国妇女发饰中的主要手段。

风情万种的发髻,自然不能没有头饰来点缀。头饰是唐代女性首饰中类别最多的,有簪、钗、步摇、栉具、华胜、花钿等。多以玉、金、银、玳瑁等制,工艺精美。簪钗常成对使用,步摇随步行摇颤,花梳插于发间,都起到固定发型的作用。

(鎏金透雕卷花蛾纹银梳,图片来源于网络)

花钿除了贴在脸上,还有一种“花钿”是用金、银、玉、贝等做成的花朵状装饰品,插进或粘在高耸的髻上。

(金钿,图片来源于网络)

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描写杨贵妃的“花钿委地无人收”,说的就是杨玉环头发上的“花钿”掉在了地上,而不是额头上的花钿脱落。花钿与簪钗不同,簪钗是用来固定头发的,更加具有实用性,而花钿则是直接插入到绾好的发髻当中,从而起到装饰作品。

早期的花钿样式有两种,一种是如同发簪一般,花钿上带有长长的短柄,使用的时候直接插到发髻上即可;另一种则是制作成薄片状,在花朵的中间开有一个小孔,用簪子或者发针穿过去固定在发髻上。

在唐朝,道教文化盛行,形成了完善的服饰制度。修道者的服饰分为七个等级,每个级别的道士衣服、鞋靴、装扮都有不同的规格。很多道教带发修行的道人都是戴有发冠的。

这些发冠也有横直之分,直为子午簪,横为卯酉簪。至少到元朝之前,道士的道冠还是以子午簪式为主——也就是我们看到的从后往前插的方式。到了明清之后,才开始有卯酉朝向插法—从左往右插的方式。所以,唐朝时期,只有身份地位较高的道士才会头戴莲花冠和子午簪。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国传统文化中,女性冠饰代表其身份,俗世中只有贵族女子才能戴冠。不过在唐朝,女道士皆戴黄冠,只是没有杨玉环戴的那么高级罢了,这也是女道士被称为女冠的原因。

(唐朝主李倕之墓出土的头冠,图片来源于网络)

虽然,唐朝的汉族不带耳饰,但是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普遍有带耳环的习惯,在出土的唐朝耳饰的墓葬中,大多数是以少数民族的墓葬为主。

(唐嵌宝金耳饰,图片来源于网络) (唐朝金耳环,图片来源于网络)

臂钏,是古代人佩戴在手臂上的饰物。臂钏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商朝的时候就已经出现。西汉以后,佩戴臂环之风盛行。

(唐朝白玉雕花手镯,图片来源于网络)

臂环的样式很多,有金、银、玉、琉璃等多种材质,形制上也有环形闭合式和开豁口两大类。

(玉璧环,图片来源于网络)

此为【连载】文章,感兴趣欢迎关注哦!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