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逐渐消失的上海老街—金山张堰老街
位于上海金山的张堰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也是被上海市政府列为44处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的古镇。
金山张堰老街新华中路张堰的得名,“张”是指汉代开国功臣张良,相传,张良曾追随赤松子游来到此地隐居,所以这里又叫赤松里、留溪,至今张堰还保留有留溪路的路名。“堰”是指金山地区离海不远,曾受海潮之苦,在唐朝,为御海潮,置华亭十八堰,其中之一是张泾堰,故名张堰。
金山张堰老街留溪广场张堰镇历史悠久,历经千年,曾有“浦南之首”之称。张堰老街是张堰镇的商贸中心,也是张堰的文化中心。张堰老街就在张堰大街,由张堰东大街、留溪路、花贤路、西河岸、牛桥港这一区域围成。
金山张堰老街和平桥张堰大街东西走向,东到张堰东大街,西至西河岸,这里曾是最繁华的商业区,各种商号分布大街两旁,曾经的银楼钱庄、酒楼饭店,如今仍有布店、修鞋店、粮油店和南货店等特色店铺。
金山张堰老街政安弄陈氏宅,回字结构的走马楼张堰老街目前保存较完好的明清建筑群有:石皮弄建筑群、政安弄建筑群、西河岸建筑群和南社纪念馆建筑群,保留了二十多条大小弄巷。南社纪念馆位于新华路139号,曾是姚光故居。姚光故居,建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以前,坐东朝西,有前后四幢砖木结构二层楼,计有五十八间房,建筑面积近一千八百平方米,占地面积近一千七百平方米。姚光,张堰人,字凤石,号石子,为金山张堰望族,南社后期负责人,即南社第二任主任(第一任是柳亚子)。
金山张堰老街石皮弄除了南社纪念馆保存了较完好的明清建筑群,还有南社纪念馆对面的大境堂,原来是卢家祠堂,破旧不堪,政府回购后修葺一新,现成为上海华侨书画院和海上书画院的创作基地,成为张堰的新文化名片。另外,位于政安弄的陈氏老宅,也是政府出资回购,是一栋年逾百岁的回字结构的清代建筑的走马楼,我去的时候大门紧闭,所以也只能在外面看看了。
金山张堰老街新北街张堰电影院张堰公园位于花贤路68号,是张堰老街的另一个重要建筑,也叫吴家花园,几经转手,变成了钱家花园。张堰公园面积不大,花树繁茂,路径窄小,葱葱郁郁,还有二棵二百年以上的银杏树。公园虽不大,却有廊,有桥,有湖,有亭,有堂,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步一景,是一个非常精致的公园。
金山张堰老街花贤路68号张堰公园赤松堂除了上述的建筑群和还在发现回购的建筑,张堰老街还有很多遗址:吴梁三命坊遗址,位于花贤路口张堰大街;东、西城隍庙遗址,据说在老街的小弄深处,立一块石碑,可是我转了几大圈也没找到;诗人高旭的故居;万梅花庐的遗址,还有已经消失的张堰八景。
金山张堰老街南社纪念馆张堰老街已经有很多有价值的老屋被政府回购,等待修缮。最近几年,政府似乎认识到古建老屋的价值,加大力度回购、修缮,我走过不少的上海老街,很多的不可移动文物都是在最近几年才被发现找到并立碑公示。古建是一种艺术、文化、传承,是我们东方古国的一颗璀璨明珠,我们不能因为建设现代文明而失去了古代文明。
金山张堰老街大境堂(原卢家祠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