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海拾贝初中语文语文教学

三峡 教学设计

2018-09-13  本文已影响61人  氤氲兰香

一、设计思路

第三单元的四篇课文选的是古诗文,都是歌咏山水的名篇佳作,都以精炼的文字描绘了自然之美。仔细研读,会发现“美”字贯串了整个单元。美的姿态不同,美的角度不同,美的意境不同,美的情感不同。因此,带领学生进入诗文的意境,感受山水之美,体会作者情怀之美,是本单元教学重点之一。当然,古诗文教学离不开文言知识的积累,离开文言知识,一味追求情感体验,对古诗文学习来说有失偏颇。

二、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理解文意,积累重要文言知识。

2、感受三峡景物之美,学习写景手法,体会作者情感。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一种美,我们可以亲身体会;有一种美,我们可以通过文字体会;有一种美,可以用眼睛去发现,有一种美需要静心聆听。下面就让我们闭上眼睛,静下心来,用耳朵来感受一种美。

(二)、美美地听

1、组织学生听《三峡》朗读视频。

第一遍:闭上眼睛,安安静静听《三峡》朗读视频。

第二遍:睁开眼睛,看着课本听《三峡》朗读视频。

师:说说听的感受。目的是让学生对文章有个总体印象。

(三)、美美地读

1、组织学生朗读课文

第一遍:跟着朗读视频轻声读课文。

第二遍:自由朗读,要求读得通顺。

第三遍:自由朗读,包括课下注释。

第四遍:分组朗读,集体朗读相结合。

2、读出疑问

(1)、边读边对照注释,弄清楚字意句意,不明白的画出来,小组讨论。

重点词语积累:

略无阙(que)处 

不见曦(xi)月   

夏水襄(xiang)陵   

沿溯(su)阻绝   

素湍(tuan)绿潭   

飞漱(shu)其间   

林寒涧(jian)肃

绝巘(yan) 

属(zhu)引凄异

文言知识积累:

自三分峡七百里中        自,在

自非亭午夜                  自,如果

略无阙处                      略,完全                                            阙,同“缺”,缺口

至于夏水襄陵              襄,冲上,漫上

沿溯阻绝                    溯,逆流而上

或王命急宣                或,有时

虽乘奔御风                虽,即使

绝巘多生怪柏            绝,极

属引凄异                  属,连接

学生自读自译,小组合作,教师指导,强调难句。

3、读出美感

读出雄奇的画面感,读出豪迈的情怀。

(四)、美美地赏

1、如果你是导游,请你给你喜欢的景点命名,你打算怎样介绍这个景点?

2、如果你是游客,你选择哪一个季节游三峡?你将在哪一处流连忘返?

3、如果你是来三峡写生,你准备写哪个画面?

4、如果你是摄影爱好者,你打算摄取哪一个镜头?

设计理由:

从导游的角度,主要是介绍景点的特征。按照旅游的季节,详细介绍一个景点,捎带其他,训练学生的想象力,描写能力,概括能力。

从游客的角度,主要训练学生对景物的描写能力,能关注到观察景物角度的变化。

从写生的角度,主要训练学生感受景物色彩的搭配,表现的意境。

从摄影的角度,主要训练学生色彩的搭配,观察角度的变化,远近的选取。

教师小结:这节课的收获,听,读,赏。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