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精选读书研究▪性▪学习

致简时间,高效沟通 —— 《高效沟通》读书笔记(二)

2019-06-13  本文已影响41人  亮岚

上一篇《致简时间,高效沟通 —— 《高效沟通》读书笔记(一)》


减少沟通阻力,提升沟通效率

换位思考,迎合他人的需求

这是人们缓解可能出现的对立情绪以及矛盾冲突最好的方式,能将潜在的矛盾点进行软化处理。比如当某人要做某件事,而这件事违背沟通者的意志和原则,这个时候,没有必要长篇大论地讲道理,只要告诉对方“你这样做可能会给自己带来什么负面影响”即可,这些负面影响最好集中在对方最在乎的事情上。每个人都只对自己想要的东西感兴趣,所以站在他们的立场上谈论感兴趣的事情无疑会更具说服力。

利用幽默来打动人心

考虑到社交情绪,通常人们更愿意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沟通,在和谐的关系中进行对话。

如何才能保持情绪上的和谐与愉悦呢?最简单的方式就是保持幽默的沟通风格。幽默的沟通可以刺激大脑多巴胺的分泌,引发愉悦的情感体验,从而更好地消除彼此之间的防备心理,消除彼此之间可能存在的分歧和矛盾,使沟通对话更加顺畅。

利用权威效应交流

信息发送者为了更好地输出信息,并保证这些信息被人接收,有时候需要利用权力和职务的便利来赢得主动权。

从信息沟通的角度来分析,人与人之间往往存在各种隔阂,这就为信息的交流设置了各种阻碍。想要轻松突破这些阻碍,有时候需要运用一些强势的力量。这种力量就是权威。通过权威的展示,人们可以更好地瓦解这种阻碍。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当某人要求另外一个人做事或者同对方讲道理的时候,对方可能会表现得不屑一顾,甚至会直接拒绝,但是如果提出请求的人是一个大人物,对方可能就会迫于压力而接受要求。

实际上权力可能会造就权威,但并非就是权威,权威往往还和个人的名誉、能力有关。比如人们常常说某医生是某医学领域内的权威人物,指的并不是权力大小,主要是指对方在相关医学领域内的造诣获得了众人的认同,并且拥有绝对的话语权。

把握承诺一致原理,激发他人的主动性

所谓承诺一致原则,通俗来说就是指一旦人们做了某个决定,或者选择了某一种立场,常常不得不面对来自个人以及外部的各种压力,在这些压力下,人们会迫使自己在接下来的言行举止中迎合此前所做出的承诺,并且确保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和之前的表现保持一致。在整个过程中,人们会不自觉地采取某种行为来证明自己之前的选择或决策是正确且有必要的。

按照心理学家的说法,“承诺一致原则实际上是一种忠于自己此前所做出的承诺的心理机制,做出承诺的人无论是主动承诺,被动承诺,有意识地做出承诺,还是无意识中的承诺,最终都会践行它。”只要做出了承诺,人们会习惯性地告诉自己“这件事值得去做”“这件事会带来自己想要的结果”。这个时候,大脑会自动屏蔽那些不利的信息,而不断强化这件事带来的好处,最终催促自己去执行任务。

最有效的一种方式是书面承诺,尽管并非所有的承诺都需要制定合同或者合约,但将承诺写下来是一种非常好的形式。

对于沟通者来说,想要减少沟通阻力,从一开始就要想方设法引导对方对自己的观点做出一定的承诺。一旦人们做出了承诺和表态,他们就会对这个表态负责。至少从心理上来说,违背自己的承诺会成为一种心理负担。

迎合他人的语言模式进行交流

众所周知,不同性格、不同层次、不同职业的人在面对同样一件事的时候,往往会存在不同的看法和表达方式。

通常情况下,人们只关注自身的经验和语言模式,他们会按照自身习惯去表达、去沟通,却从来不曾想过如何去迎合他人的沟通习惯与经验,没有想过对方是否能够理解和接受。

在迎合他人的过程中,有一点需要得到明确,那就是对信息进行编码。简单来说就是将信息转换成大脑更容易接受的形式,其目的主要是将复杂的难以理解的信息转化成他人容易接受的信息,将自己习惯的表达方式转化成他人习惯且能够接受的形式。因此人们在沟通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观察每一个人,了解对方的身份地位,了解对方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了解对方的说话方式,了解对方的性格,从而明确对方沟通的模式,并针对性地调整自己的语言模式。最好人们从一开始就试图融入到对方的生活模式、思维模式和语言模式当中,主动去了解和分析对方的生活模式、思维模式、语言模式。这有助于人们做出更合理的沟通行为。

赋予对方更高贵的动机,让对方主动做出改变

多数人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受人欢迎、受人尊重的人。人们大都希望自己拥有一个相对完美的形象,而一旦有人为他们描述和赋予了这样的形象,他们就会主动让自己变得高贵起来,让自己在人前留下一个更好的形象。这种想法会促使他们在沟通中愿意做出让步,做出一些迎合性的调整。

需要注意的是,在挑起他人高贵动机的时候,重要的是挑起和激发他人追求美好形象的渴望。

提升沟通传输率,防止信息损耗

过滤不必要的信息,谈论重点内容

在谈论的过程中,可以遵循奥卡姆剃刀定律: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如果想要达到高效沟通的目的,就要懂得把握好信息筛选的工作,过滤那些不必要的信息。这些信息主要包括以下两种:

将复杂的内容转化成通俗易懂的语言

理论化、专业化的表达更能够凸显出个人扎实的知识和见识,更能够凸显出自己的能力,但是对于信息接收者而言,这或许就是一个障碍,毕竟越是专业化、越是复杂的信息,理解起来就越困难,也越容易出现偏差。因此,将复杂的内容转换成简单易懂的问题,更加符合人们的沟通需求,也更容易受到欢迎。

出色的表达者会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简化那些复杂抽象的定义,而不是将其复杂化、理论化、概念化、专业化。他们更擅长输出一些大脑容易接受的信息。他们会对信息进行转化,这种转化主要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

删除不必要的中间阶层,打造扁平化沟通模式

在沟通中,常常会遭遇到漏斗理论:个人如果想要表达100%的信息,那么在进行团队内部沟通的时候,只能传递80%的信息;而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了沟通所处的环境、心理状态、沟通方式的影响,最终被接收到的信息只有60%,而接收者所能理解的信息大约为40%;由于其他一些原因,等到最终落实的时候,往往已经降到了20%的水准上。

在沟通中一直致力于缩短沟通距离,压缩沟通的层级,确保最大程度地删除不必要的中间传递阶层。

最好的方式是精简机构,尤其是精简层级机构。管理者需要将整个机构进行扁平化处理,去除一些不必要的中间阶层。在扁平化的组织机构中,内部人员的沟通会更加顺畅,平级之间、上下级之间的交流会更加频繁、高效。

在打造扁平化的沟通模式时,人们可以使用互联网进行沟通。现代网络技术具备有效处理大量信息的超强功能,沟通者如果愿意的话,往往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互联网将团队的信息以“集群式”(即在同一时点向所有对象传送信息)传递出去。互联网具备了无可比拟的传播优势,可以更好地解决渠道扁平化过程中所遇到的信息传递与处理问题。

善用金字塔原理,强化他人的理解

从信息沟通的角度来说,一个完整的沟通流程应该是,一方传递信息,另一方顺利接收信息,并且做出反应。

哈佛心理学家乔治·A. 米勒曾经提出了有关短期记忆的七块信息区的理论。在乔治·A. 米勒看来,一个正常人在日常的一次性记忆中(不是重复或者强行记忆),往往只能记住大约七条信息(一般为五至九条),这些信息能够在大脑中短暂地保存一段时间。如果信息太多的话,大脑的反应能力和短期记忆能力就会大打折扣,并且自动屏蔽超出范围的相关信息。

那么,是不是就没有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了呢?

金字塔原理,可以打破这样的限制。金字塔原理简单来说就是一种层次上的概括和细分,每一层次的思想观点都是对低一层次思想观点的解决,而同一层次的思想观点属于同一范畴且具有逻辑顺序。简单来说,你需要在沟通的过程中,有概括、细分与总结几个部分,他会使你与人交流时的逻辑更加明白,接收方在接收后的条理也更加清楚。

无论是进行概括和归纳,还是把握逻辑顺序,都是运用金字塔原理的典型方式,目的是让相对混乱繁杂的信息以一种更合理的形态表现出来,保证双方的沟通可以更加轻松简单。

运用技术,提升信息传输效率

进入到现代社会,人们在交流时可以利用很多的工具和不同的方式来进行交流。技术的提升,也促使沟通的效率明显得到提升。

技术是效率提升的一个重要助力。而相比于技巧的提升和结构性的压缩、简化,技术提升对于沟通效率的提高往往更加直接。

不过,正如你所了解到的,互联网上的交流也有着很大的弊端。“在互联网时代,人们甚至没有办法回答问题。没有人会给你一个精确的答案,因为没有人愿意与你深交,也没有多少人会真正愿意在你陷入困境后伸出援手。”技术在某种程度上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却疏远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说话要有重点、有逻辑

在沟通的过程中人们可能很容易出现以下的错误:

为什么以上是错误的做法呢?

每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人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只能做有限的事,谈论有限的话题。如果人们试图一次性解决所有问题,可能会导致每一件事情都说不清楚,每一次沟通都匆匆结束。

此外,对于沟通者来说,最好任何话题都能够保持独立性,这样才能方便人们就事论事,进行针对性的讨论。从语言表达的角度来分析,任何一次谈话都应该有一个大概的、稳定的、唯一的结构和框架。

保持一个稳定的唯一的话题框架很重要。他们会想办法让话题变得更加独立,会想方设法将话题控制在一个独立的范畴内解决。也许沟通者之间还有其他重要的事情需要交流,但是他们不会让所有的重要话题都堆积在一起,相互干扰。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