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谈中国诗》

2016-11-04  本文已影响0人  安静的美少熊

教案《谈中国诗》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及其作品;了解中国诗歌与西方诗歌的异同

(2)过程与方法:通过鉴赏诗句,熟知中国诗歌特点,提高解读诗歌的能力;掌握比较研究的方法,并学会借此研究其他文学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高尚的情操,热爱生活,热爱诗,热爱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提高解读诗歌的能力;掌握比较研究的方法,并学会借此研究其他文学现象

三、教学方式:诵读法、小组讨论法、点拨归纳法,启发法,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法导入

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不少诗歌,大家能背几首吗?(学生试背三两首)那么,这些诗歌有怎样的特点呢?(学生自由发言:语言的形象性、凝练性,结构的跳跃性等)如果要更进一步了解诗的特点,那么我们就听听学贯中西的钱钟书先生是怎样说的。(板书课题《谈中国诗》)

(二)、整体感知,把握文意(教学方式:诵读法)

1.学生诵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划分结构层次。

明确:本文可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交代作者论诗的根本立场。

第二部分(第二段),从整体上论述了中国诗的一般发展特点及其规律。

第三部分(自“贵国爱伦•坡主张诗的篇幅愈短愈妙”至“我在别处也曾详细说明贵国爱伦•坡的诗法所产生的纯粹诗,我们诗里几千年前早有了”),重点论述中国诗的各个特点。这部分又分三层:

第一层(自“贵国爱伦•坡主张诗的篇幅愈短愈妙”至“中国诗人要使你从‘易尽’里望见了‘无垠’”),从诗的篇幅上进行论述:中国诗的特点就是短,它形成的原因则是由于韵律的要求。

第二层(自“一位中国诗人说”至“深挚于涕泪和叹息的静默”),论述中国诗的意韵之美一一“言有尽而意无穷”,且富于暗示。

第三层(自“西洋渎者也觉得中国诗笔力轻淡”至“我们诗里几千年前早有了”),通过对比的方式具体论述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的风格。

第四部分(自“所以,你们讲,中国诗……”至“研究我们的诗准使诸位……觉得甜蜜的家乡困远征增添了甜蜜”),论述中国诗的总体特色,并且启示人们,论诗必须根据本国文化根基,只有这样才全面科学。

2.学生准确筛选有关段落中的信息,用恰当的语言概括中国诗的特征。

学生思考后,明确:与西方诗歌相比较,中国诗有以下特征。

第一,中国诗讲求抒情性并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

第二,中国诗讲求篇幅短小,“诗体”配适“诗心”的需要。

第三,中国诗富于暗示性。

第四,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

3.学生分组时论本文行文的特点.要求举例说明。

(三)、品味文章的语言(教学方式:启发法、学生讨论交流)

教学方式:教师出示投影中的句子让学生品析。

出示下列句子供学生品味

1.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

2.中国人的心地里,没有地心吸力那回事,一跳就高升上去。梵文的《百喻经》说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地聪明。

3.问而不答,以问为答,给你一个回肠荡气的没有下落,吞言咽理的没有下文。……余下的只是静默一一沉挚于涕泪和叹息的静默。

4.有种卷毛凹鼻子的哈巴狗儿,你们叫它“北京狗”,我们叫它“西洋狗”。《红楼梦》的“西洋花点子哈巴狗儿”。这只在西洋就充中国而在中国又算西洋的小畜生,该磨快牙齿,咬那些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

5.读外国诗每有种他乡忽遇故知的喜悦,会引导你回到本国诗。这事了不足奇。

(四)、拓展延伸

比较舒婷《致橡树》和裴多菲《我愿是急流》

明确:《致橡树》是从女性角度表现的爱情观,一种独立、平等、互依互助,既尊重对方存在又珍视自身价值的爱情观。

裴多菲向自己爱人直抒胸臆,表达了热烈而真诚的爱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为爱献身的渴望。

五、课文总结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想如果能够通过本文的学习引起大家对钱钟书的关注。读一读他的文章,学学他的为人,再能够运用比较和比喻说理的方法,那么这一课就非常成功。

六、布置作业 :

试用比较的方法探究:与中国古诗相比,中国新诗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特征。

七、板书设计

谈中国诗

钱钟书

中国诗的特点:

1.诗的发展-有史诗(早熟)

2.诗的篇幅-简短

3.诗的韵味-暗示

4.诗的风格-笔力轻淡,词气安和

5.诗的内容-社交诗多,宗教诗几乎没有

转自:中公教师网 http://tj.zgjsks.com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