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阅读发展学生的智力生活
2020-06-02 本文已影响0人
格物致知刘荣艳
今天阅读的是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第24条——谈谈学生的智力生活。
有的学生除了上课、教科书、家庭作业和分数以外,对别的任何事情都不考虑,这种人的命运是不值得羡慕的。
无独有偶,今天一早,在詹大年校长的推文中,读到这样的一段话:上学——考试——上更高的学校——再考试——再上更高的学校,最后,“学成归来”,这样的学生,其实是考生。
大多教师就是这样成全考生的,一味考虑怎样迫使学生用更多的时间坐在那里抠教科书,怎样把它们的注意力从别的一切活动中都吸引过来,也是导致学生负担过重的主要原因。
怎么办?学生除了平常的学校活动、观察和兴趣范围以外,学生还应该有一种丰富的、多方面的智力生活,也就是学生的阅读,这是智力发展的需要,更是精神的需要。
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的指路明星。要让你的学生深信你今天所讲的不是重复昨天讲过的话,那么阅读就会成为你的学生的精神需要。
如果教师的智力生活是停滞的、贫乏的,在他身上产生了一种可以称之为“不尊重思想”的征兆,那么这一切就会明显地在教学教育工作中反映出来。教师不尊重思想,学生也就不尊重老师,更加危险的是,学生也像老师一样不愿意思考。
我们提倡合作学习小组,也可以更细化一些,建立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的集体——学科小组,不应把学科小组看作是学科的附属物,或者是提高成绩的手段,应该成为智力生活的策源地,小组里洋溢着钻研、好学的精神,小组活动中,学生讲述他们所阅读的书籍(作报告,作综合报导),给思想增添了真正的创造性,让他们产生了对于劳动、创造和未来的思考。在小组里,这种丰富智力兴趣的气氛,激发他们去阅读,去发展智力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