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学校文化建设相关文章学习

2023-01-04  本文已影响0人  果园里的耕作者

2023年1月5日

阅读内容:学校文化建设相关文献、文章

阅读记录:

在学校文化建设中,一些理所当然、习以为常的道理和细节需要夯实,需要刷新经验,深入学理。“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乃形而上之本体,器是道之载体。道器都重要,道无器不立,器无道难久。学校文化建设包括学理体系和实践体系,从目的、取向、概念、原理,到标准、模型,再到路径、方法和手段,是一个思维和行为高度互动的完整并通达的链条。学校文化建设基本路径在链条的末端,其上为准备、诊断、策划、执行、评估五步管理模型,也是管理的基本流程。如果以学校文化建设的标准和模型为其形,目的、取向、概念、原理等即为形而上者,是道是理;路径、方法、手段即为形而下者,是器是术。上下无尊卑,上无下不存,下无上不达。实践需要抽象,理论需要还原,因此,需要让学校文化的研究和建设在还原阶梯和抽象阶梯上各自前进一步,使其路通达,令其形完整。

当前,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世界中上行列。新形势下,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与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的矛盾愈来愈突出。人民对教育的需求从有学上”转化为“上好学”,作为“好学校”标志的优秀学校文化建设迫在眉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督导评估标准之一即为学校文化建设水平达到良好以上。[1]《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2017 年)明确指出,广泛开展文明学校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学校文化活动,推进“一校一品”学校文化建设,引导各级各类学校建设特色学校文化。学校文化的建设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重要环节,是传承传统文化和开展德育的重要内容。[2]  切实开展学校文化建设,是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立德树人、实现文化育人的重要途径,能有效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学校文化能促进学生关键能力的形成,使其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能推动教师专业发展,使其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能推动学校办学质量的提升,为其提供规范办学和特色办学的良好平台。

学校文化是教师、学生、学校管理人员等在长时间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逐渐形成的,是学校内各成员之间相互作用、共同创造的一种文化,是学校与学生、教师、社区相互作用形成的文化小环境,是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基本途径。

( 一) 充分发挥不同主体作用,共同建设学校文化。学校文化的建设应该紧密依靠学生、教师、家长的力量,创新科学的环境和便捷的渠道,在建设过程中让学生、教师、家长等相关人员充分参与;同时在学校文化的创设过程中,通过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促进学生成长、教师发展,提升办学质

量。第一,充分发挥学生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创设灵活、多样、便捷的渠道,鼓励学生作为主体主动参与学校文化建设,让其提出自己对学校文化的看法,引导其积极践行、宣传、塑造学校文化。

教师不仅要成为学校文化的践行者,而且应该成为学校文化的探索者、研究者、评估者、完善者。

简言易行是良策—简言指语言简练,即学校文化概念和理念及其表述简单、明快、精练;易行指容易落实,即制度和行为文化的简单、容易操作,结构、标准和程序精简,环境简约。

共计:1271字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