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以前看杂志,说“人”一撇一捺代表两个人的相互依靠支撑。读流沙河先生的书,先生说“人字古文使我困惑多年:‘人为何要下跪?人不能站起来?’后来明白,造字之初,人字专指男人,正如英文man和human。猜想人字跪膝、佝腰、撑臂、俯身之形,乃是男人做爱最常有的姿势,所以人指男人。人字翻转成匕,俯身变成仰身,即指女人。造字者教我们从姿势识别男女两性,盖无疑矣。”
这说的是人的小篆。小篆人写作这样:
我觉的人字就是伏身下跪,或至少是在点头哈腰。查现在发现的甲骨文、金文“人”字多了,虽然不像上面跪得如此低,但总是侧身前倾的。绝不像今日之人字,乃正面示人。“民”本初的意思为奴隶。联系历史,甲骨文商代发展成熟。那时的人,更可能是与奴隶相区分的自由民吧?自由民也是民,见了君王能不俯身乃至跪拜致敬?
读他书见人说“人民”乃政治词汇,非法律词汇。法律词汇为公民。读资中筠先生书,又知西方语言有臣民、公民之分。臣民即 subject,公民或市民即 citizen。臣民服从国王,公民服从法律。西方 citizen 衍出civilization 文明,文化。
汉语的演化相反。汉语的市人,和井绑在一起,结果成了小人。“市井小人”的“井”是水井吗?水井何处不有呢?何必市而字之?我疑为“井田”之“井”。非以其水,而形其整齐划一,便于管理。以此“市井小民”出之谁口,不难知;市侩气息何所从来,不难晓。
李零先生有“畜牲人类学”论,农村养畜牲无论方圆都叫圈(读声符卷)。可能原来是圆的,一如〇(读零)。观察现代养殖场,那个圈不是方方正正的呢?俯瞰,不正是“井”字吗?
其实无所谓方圆,圈的本质是封闭。方的也好,圆的也罢,封起来才叫圈。把羊关到圈里,自然是为了防狼的。可是狼若跳到圈里,羊怎么办?羊倌不怕。有圈,狼咬死羊罢了,最多喝口血,不会吃肉的。若吃饱肉就跳不出去了,命都没。在野外,据说狼吃肉不吐骨头的,但在圈里它只喝血。肉都留给人了。越想越对。
人若圈起来,就是“囚”,囚里的人,跪着算便宜了。站起来“喷气式飞机”,坐下来,男的“老虎凳”,女的“骑木驴”,那才招罪呢!那怪中国的百姓要“跪”,《让子弹飞》说“不许跪”,谁下贱喜欢跪?更讨厌站、坐罢了。大家倒是喜欢躺,可是师爷喊话了,“不许躺”。没办法啊!
以此论,汉字人、民、氓,原意皆王治之对象。若对应西文,皆为臣民一词所辖。以此为基础组合出之“人民”,难怪不能做法律词汇用。
封建残余思想隐藏如此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