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第九章:子罕篇〈9.16〉

2022-11-11  本文已影响0人  衣者郭郭

读《论语》第九章:子罕篇〈9.16〉

衣者郭郭

【原文】

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译文】

①孔子说:“在外服侍有公卿身份的人,回家侍奉长辈亲人,为人承办丧事不敢不尽力而为,不因为喝酒而造成任何困扰,这些事情我做到了多少?”(傅佩荣《人能弘道》)

②孔子说:“在外事奉公卿,在家孝敬父兄,有丧事不敢不尽力去办,不被酒所困,这些事对我来说有什么困难呢?”(百度)

【解读】

“出则事公卿”,是为国尽忠;“入则事父兄”,是为长辈尽孝。忠与孝是孔子特别强调的两个道德规范。它是对所有人的要求,而孔子本人就是这方面的身体力行者。在这里,孔子说自己已经基本上做到了这几点。

人们修身养性最重要就是得自觉自律,用理性约束自己的言行,只有这样才能成为有德之人。在本章中,孔子讲的虽然只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里面却隐含着做人的大道理。只是由于我们修养不够,很难体会到这些道理的奥妙罢了。

孔子在本章中这几句话,实际上是对自我修养所提出的具体要求。所谓“出则事公卿”,即在外为政就得恪尽职守,做个称职的官员,这是“忠”的体现。其实,对于现代人而言,不管你是为官也好,还是公司里的职员也罢,最重要的也是恪尽职守。不要觉得这只是一件小事,就觉得很容易做到。也许有人可以在短时间内保持着这种状态,但是时间久了呢?倘若不能一直坚持下去,就会在工作上形成疏忽,给企业或组织带来损失。因此,大家在这方面一定要注意。

“入则事父兄”,说的是在家就得尽心尽力地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这是“孝”的体现。正所谓,百善孝为先。孝悌本来就是儒家文化的核心理念,对于个人来说,则是立足于这个社会的根本。倘若一个人能够孝顺父母、友爱兄姊,那他就拥有着一颗善良仁慈的心,只有这样才能扩而充之,仁爱天下之人。倘若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兄姊都不顾,难道你还奢望他会对其他人仍有仁爱之念吗?

接下来是“丧事不敢不勉”,即参加丧葬之事要尽心竭力,尽量做得周到细致,这是“敬”的体现。生老病死本是人生大事,孔子在此处用“不敢不”,就足以证明了他对丧葬之事的敬畏之心。我们都知道,孔子对于生死的敬畏,就是他为人处世的态度。因为这种敬畏,让他时刻都保持着谨慎,不敢有丝毫的松懈。因此,只要有他参加的丧事,他肯定会尽心竭力,在态度上表现地十分恭敬。在他看来,这既是对死者的恭敬与缅怀,也是在给生者作出表率,更表现出了他对生命的热爱与虔诚。

最后是“不为酒困”,即不沉湎于酒精,这是“慎”的表现。有时为了某些礼节上的来往,可以适量饮用酒水,这是比较正常的事情,也不会生出什么乱子。但若过于沉湎于酒精,不但会给人们的身体造成危害,甚至还会因此而酿成大祸。在我国,酒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真正不喝酒的人还真不多。历史上,因酒误事的比比皆是。三国时期的张飞,便是因为醉酒丢了徐州,使刘备无家可归。历朝历代的昏君暴君,几乎都是贪酒好色之辈,譬如夏桀、商纣。

以上这几点,对于有高深修养的人来说,确实没有多大的困难,但是一般人却不容易做到。能把这些简单的事情长期坚持,毫不懈怠,差不多就是君子了。(摘自百度)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