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智者退休10年的杂想

2017-09-18  本文已影响0人  赵肃江
一位智者退休10年的杂想

“岩石”是一位在教育战线上耕耘了多年的教师。

他的文章《退休十年的杂想》写得很有水准,其生活观点朴实、鲜活、自然、深刻,摆事实讲道理,发自内心,充满了理性和思考,对我们的生活很有借鉴和指导意义!朋友们可以从中体会、品味。

一位智者退休10年的杂想 一位智者退休10年的杂想

退休十年杂想

十年前,我们老了,退休了。终于卸下了沉重的使命!

我们这一代人的一生过得很艰难,我们这一代人也很豪迈:觉悟高、心胸宽、责任重、贡献大!

如今退休了,很多人继续奉献,服务社会;有的倾其所有换大房,为的是和儿孙团聚时有足够的空间;有的节俭储蓄,为的是大病就医,或是为去个条件好的养老院;有的服务子女,照顾儿孙,为的是动不了的时候能得到儿孙的床前关怀……

我和老伴是同时退休的,进入了属于我们自己的老年时光。我们没有再去为社会做奉献,不再为儿孙操劳,不去挣钱,不攒遗产。而是试着过起了自由、轻松、自助、自信的老年生活:游山玩水、逸养天年,充分享受我们自己的夕阳人生。

我们在北方避暑,在海南过冬。春秋好季节就到全国各地去旅游,理想的路线、完全自助。走到那,住到那,玩到那。看美景、享美食,充分享受了美好生活,找回了失去的自我。

进入老年后,我们的身体和心理都会越来越脆弱,衰老是不可抗拒的自然现象。

别幻想长命百岁,时不待人,诸事尽量提前安排,充分利用这段能自己掌握的黄金时间,去做那些原来想做而做不成的事情。去圆那些积年的梦,免得躺在床上动不了时再后悔。

退休了,对于我们应该担负的社会和家庭的责任已经完成。但是对亲人,对儿女都别抱太多的希望,要有最坏的思想准备,“没有希望就没有失望”。

我们做贡献是无条件的,而索取就有条件了,别幻想儿女如何尽孝。不能把“幸福晚年”寄托在儿女身上,而是要根据自己的能力来安排自己的晚年生活。

常言“久病床前无孝子”,要有自度难关的准备。别把亲情看得太重,别再制造太多的亲请,要与子女保持一定的距离。如果太感情化和人性化了,受伤害的只是你自己。

我们的能力也会越来越弱,力不从心的事越来越多,别去充英雄好汉,自找没趣,别轻易答应为别人做什么。

少说“是”,多说“不”。有压力和负担的事情别去做,少为自己安排固定时间的固定任务。“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要一点一点地舍弃。

一位网友说得好:要轻松自在很简单,打理好“自己的事”,不去管“别人的事”。

我的亲戚75岁,原来身体很好,她非常疼爱孙女,晚年在家,常思念孙女,视如掌上明珠,每有电话都要流泪。奉高中,供大学,自己克勤克俭。

但儿子离婚,孙女随母而去后,她突发脑病,险些不治。孙女仍在高兴地上大学,儿子又有了新家,原来健康的她却孤独地躺在病床上,只有老伴陪着她。

所以,老年人对任何事情都不能太痴心太投入了!

我的同事退休后已是存款无数,但仍踌躇满志,拼命挣钱。每周去代30多节课,喜欢电脑和旅游但舍不得花钱,又没时间,总认为来日方长。但只两年后就因癌症而去世了,病床上我去看他时,泪流满面,追悔莫及。

我的一位前辈,退休后又代了十几年的课,直到脑栓发作,挣钱数万,盘点下来,全都给了儿孙。他们要结婚,要买房,钱不够,而他的钱又闲在存折上,哪好意思不拿出来呢!到最后身体不行了,挣的钱也没了。正是他一次次的提醒,我们才没有重蹈覆辙。

大多数的老年人都不服老:自信、自负、执着、痴心。总以为自己仍和年轻时一样无所不能。做事顺利方面考虑得多,而风险却很少考虑。

其实60岁以后大部分老人都有不同程度衰老的表现:体力下降,记忆减退,反应迟钝。出现事故的几率增加,心理承受能力减弱,已经不再适合做一些复杂、烦琐、责任重大的工作,不然为什么要规定退休呢?

所以我想,我们老年人首先要把自己的事情管好,少给社会和子女添麻烦也就是贡献了。执意去做超越自身能力的事情不但会误了事情,还会惹了麻烦甚致酿成事故。

倒不如颐养天年、难得糊涂、自娱自乐。老年人有好多事情可做,比如:棋琴书画、吹拉弹唱、吟诗作赋、网上遨游、登高望远、旅游观光、美食烹饪......自己经营好自己丰富多采、舒心安逸的晚年生活吧!

这篇文章是一种态度,是一种观念,更是一种智慧!概括地说,就是一句话:态度决定一切!

一位智者退休10年的杂想 一位智者退休10年的杂想 一位智者退休10年的杂想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