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犹未尽的“地锅鸡”

上周日是农历三月初三,“三月三,荠菜(开花荠菜)煮蛋赛神丹!” 荠菜也被俗称地菜,农村俗语把三月三吃荠菜叫做:地菜煮鸡蛋,吃了石头都踩烂,寓意是在三月三吃了荠菜煮鸡蛋之后,身体会愈发的强壮,强壮的能把石头都踩烂。
可惜我们没吃上,关在家里闭门不出,哪儿来的开花荠菜?不过我们吃鸡了,不知会不会更强壮?壮没壮我不知道,反正是胖了……
忘了从什么时候开始,每到周末,黑哥都会请我们吃顿好吃的,有时出去吃,有时买了回家吃。
或者,我做上几道菜,比平时丰盛一些,黑哥自斟自饮,悠闲的小酒喝起来,一家人谈笑风生,过个仪式感十足的周末。
加足能量,开启新的一周,上学的好好上学,上班的好好上班,在家的好好打理家务。
这已经成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秘密”,精明的俩小子都盼着呢!
暂时不能出去用餐,没得选择,在家里吃呗!冰箱里还有一半鸡,就做上次意犹未尽的“地锅鸡”。
吸取经验,不放土豆,不用放盐,碗汁的盐味儿足够。
还没开始炒,香味儿已经弥漫开来……

上次和面和少了,没贴满锅,不符合我的风格,这次多和一些。

又太多了点,满满一锅!
锅边贴满了,平铺在上面,都看不到鸡了,内心有一个强烈的声音在呼唤:“我要换一个大锅!”(不知想过多少次了,最终也没换)

小火焖上十多分钟,取出贴饼子,放入青椒和葱蒜翻炒。响应黑哥的号召,多放葱,大气地切了一根半,超长的大葱!
这回准备更充分,做起来更顺手。香气扑鼻啊!

这次的饼子做得好,薄而长,调整了玉米面的比例,没放那么多,饼子更软,却透着玉米的清香。当然,还是汤汁的功劳大!

先吃一块红松蘑。这次泡得时间长,鲜香四溢,用大宝的话说,下面的口感像素肉,上面的部分特别入味儿。

再来一块有皮有筋筋道弹牙的肉肉,牙口好,一向喜欢吃筋头巴脑。

小皮蛋子吃得津津有味,一边吃一边跟大宝小声聊天:“妈妈虽然是我们家最笨的一个可她厨艺很好……”
什么?!虽然你妈快四十岁了可我耳不聋眼不花!鸡肉都堵不住你的嘴!你给我放下,饭菜没收,面壁思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