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苦日子中活出甜滋味
01
刚刚看了一段视频,讲述的是一位六岁女孩子的故事,看得让人泪目。
在一个破旧的矮房里,床上躺着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人,门口走进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妇人,腿脚不方便,走路一拐一拐的。
屋里一位6岁的小女孩正在使劲的拧着毛巾,正在为躺着的老人洗脸。
经介绍知道,这屋里就三个人,祖孙三代同堂,而劳动的中坚力量竟然是这位6岁的女孩!
躺着的是常年患病的曾祖母,生活不能自理;女孩的祖母因为患脊椎炎,行动不方便,所以也没有外出劳动的能力。
女孩子的爷爷和爸爸均已去世,母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丢下她离家出走,家里就三个女的,真真正正的困难户。
我以为在这样的家庭里,女孩会觉得很委屈,可是镜头一对准她的时候,我看到的是一张灿烂的笑脸,没有半点的虚假,满是童真,也没有自卑胆怯。
记者问她:“你一天里都做些什么?”
“照顾曾祖母,帮奶奶做家务活,还要去菜地种菜。”
“那你一个人外出怕不怕?”
“当然有些怕了,但怕也要去呀。”
“那你以后要做什么?”
“长大以后,要努力挣钱,然后照顾奶奶和曾祖母。”
镜头拍出女孩的背影,两条高高翘起的辫子,背上背着小背篓,手里拿着一把小锄头,正踩着泥路走向田间,小小的身躯背负着不匹配的重任。
以前我也看过很多类似的例子,都是些因为疾病、贫困和离异而残缺不全的家庭,带给孩子的都是无尽的苦痛,看到的都是悲哀。
可这一次,我看到了困苦之外的阳光!
02
人世间有很多苦难,天灾人祸不可避免。但是,老天爷真的不该让孩子来承担啊。大人都难以承受,何况是不谙世事的小孩呢?
也许,正如人们所说的:“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看到的那丝阳光就是一个人勇敢活着的希望。
03
反而观之,我也看到过很多这样的画面:娇惯的孩子活成皇帝或者公主。
开学或者收假,父母大包小包的背着、抱着、提着,孩子在一旁趾高气昂,视而不见地闲着,好像父母做这些活都是理所当然的事。
宠惯的孩子吃的、穿的、用的都是牌子货,他们稍有不满意的就大撒小性子,赌气,或者以出走为要挟。
这样的例子不少,其实都是孩子在蜜罐里泡大的缘故,他们不知道什么是苦,不知道什么是挫折,所以,也就不知道什么是忍让。
这样的孩子,一旦踏入社会,就会有各种各样的不适应,问题也就一个跟着一个来了,原因是他们没有经受过苦的磨练。
应该让孩子受一些苦,这样才有利于他们的成长。
04
记得歌德说过:痛苦留给的一切,请细加回味。苦难一经过,苦难就变为甘美。
苦难是一种人生考验;苦难是一种激发人生成功的动力;苦难是一种潜在的幸福。生活中不能没有苦难,没有苦难就没有压力,没有压力就没有前进的动力。
既然如此,何不在苦日子中,尽可能活出甜滋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