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究竟在学什么?
不知道诸位有没有这样一种感觉:尽管我们在学习,但是我们始终不知道自己在学习什么。
上学的时候,我们学习数学,学习物理,学习文化知识;等到稍微长大一些,为了谋得一份可以糊口的工作,又开始学习专业技能。这个时代变化太快,我们如果不想被淘汰掉,只能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我。
到这里,我想问各位一个问题:我们学到的知识,究竟占据了我们多少?
我们可以稍微停一下,思考四五秒钟。
你的答案是多少?一半,还是四分之一?是更多还是更少?
在不同的人心中,这个问题有不同的答案。但在我眼里,知识只是外物。它不是“我”的一部分。
也许你可能不服气。我看了那么多书,曾经就有几本书彻彻底底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怎么能说知识在自我的组成中不重要呢?
我们看书究竟在看什么呢?
当我们看专业书籍时,我们吸收专业知识,专业知识对于我们来说只是饰品,那不是我。
当我们看到任何能引起触动,推动自己改变的书时,我们只是击穿了自己的伪装,更加诚实地面对自己。书籍鼓励你改变,甚至推了我一把,但是不可能成为我,更不可能是我。
换句话说,我们看书,同时也是在看自己。当自己的经历和心境竟然和书中人物不谋而合,我们灵魂都在颤抖,身心都在高歌,仿佛找到知心朋友一般,终于可以把多年的委屈一诉而空。
但是书籍终究只是他人客体关系的总结,它永远不可能替代我们独特的人际关系。
有一种人,在国外叫做nerd,在国内叫做书呆子。按照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理论,这些人理应相当聪明才对。可是现实是,这类人往往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有所欠缺。
他们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只有总结,而没有学习。这就好像你要面对一场考试,你从来没有系统性地学习过知识,却妄想通过老师发的提纲混个及格。如果考试简单,那还好说。如果是数学考试呢?你要怎么通过提纲应考?
所以先入世,再出世,从来没有直接出世的说法。出世是对入世后的总结,不是入世的对立面。还没入世就出世,这和弃考交白卷没有什么区别。
有人说《易经》包罗万象,有人觉得《易经》不过尔尔。知识如果作为理性的客体,那就不应当随着我们观察而转移。但实际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因为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不同,内心所思所想不同。当他们读《易经》时,实际上是在读自己。
是我们赋予知识意义,而不是知识构成了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