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好人还是老好人?
前情回顾:老好人(上)---(公众号:幸福说明书)
杨绛曾经说过:在这物欲横流的人世间,人生一世实在是够苦。你存心做一个与世无争的老实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挤你。你大度退让,人家就侵犯你损害你。你要不与人争,就得与世无求,同时还要维持实力准备斗争。你要和别人和平共处,就先得和他们周旋,还得准备随时吃亏。——杨绛《走到人生边上》
好人,不等于老好人。
表面上,这两种人都表现出热心肠、乐于做人的特质,很容易迷惑人,但两者的内心世界完全不同。
好人有自己的底线,不会为了讨好别人而违背内心。
而老好人则:
① 担心因为拒绝他人而被讨厌,不想失去别人对自己的好感;
② 缺乏自我意识,隐忍自己的诉求,希望通过别人的认可找到自我价值和存在感。
老好人永远想让所有人满意、永远把别人的需求摆在第一位,却总是忽略和否定自己真实的感受,总是活在别人的期望中,导致自己持续的心理压力。
深夜内心独白时:“我对别人好,别人也应该对我好啊。要是别人不对我好,那肯定是我哪儿不好啊。”
本质还是恐惧和自我在作祟;
其实我们都知道该怎么办,只是缺乏勇气。
对于我们在乎的人,我们愿意让度一些自由以换取对方的满意,因为你快乐所以我快乐嘛。
BUT,很多人忽视一个前提--TA也是在乎你的。
而对于我们不在乎的人或不在乎我们的人,我们便不用过多考虑对方的感受了。
只要鼓起勇气拒绝,失去的不外是我们不在乎的人的好感,得到的可是自己的自由哦,怎么样,权衡一下利弊吧。
别人不开心、不喜欢我们那是他的问题,需要他去解决,不需要我们去考虑。
每个人各自负责解决各自的问题才是人情练达的核心。
每个人为自己构筑的环境都是努力要让自己的感觉达到最好,这是人性使然。
每个人每天都在反复权衡,到底是失去自由难过还是被人讨厌难过,每天不停地摇摆来回切换,然后无病呻吟:人艰不拆。我们每天都在承担权衡利弊后自由选择的结果,日积月累形成了自己的将来。
就像姜思达所说--我不想这么懂事,我也不想这么敏感,但是没办法,我得到的所有都是有条件的。
如何才能摆脱“老好人”的标签呢?
硬币有两面,解决问题可以从内外两个角度来应对:
角度一(对内):画一个小人每个人都可以做得到;(扎小人那是宫里的游戏)
拿出纸和笔,在纸的中间画一个小人,在小人的周围写下现实中你展现给别人的样子,比如“从不拒绝”“任劳任怨”。在小人内心,写上你不敢向别人表达,但最强烈的内心感受。比如“需要休息”“心塞”“我又不是佣人,任人差遣打杂”。这种直观的对比,直观可以看见之前没有说出口的负面情绪,并留意自己的委屈和愤怒,写下来能可以帮你找到外在和内心的冲突;你就会发现自己长期被压抑的真实想法和感受。
降低自己对外界反馈和他人评价的依赖,倾听内心的声音,学会给自己正面评价、给自己奖励;
角度二(对外):
面对他人的请求,尝试着把“应该”换成“可以”。“应该”含有明显的道德偏向,意味着苛刻的要求;“可以”代表你有选择的权利,并不是一定要答应。比如,把“我应该答应他”换成“我可以答应他”,“我应该让别人满意”换成“我可以满足重要的人的期待”,就会轻松很多。
表达内心时开门见山,避免冗长的铺垫,大道至简。比如“我现在没有时间,你能找别人吗”,直接了当。老好人怕别人失望,常会铺垫一大段没有意义的话来缓解不安。实际上这起不到任何作用,反而会让对方迷惑。
如果做不到直接说“不”,就用拖延的方法表达拒绝。当别人向你提出请求,你又不想答应时,不用强迫自己开口说“不”。最简单的做法,就是把这件事拖下去。比如,同事总是借口有紧急事务让你帮他干活,你就可以回复他“等我半小时,我现在很忙”,半小时后继续拖延。一段时间后,对方就会明白你的意思,不再强加于你。
利用非语言信息,表达自己的态度。很多人都有捏软柿子的心理,要避免成为别人眼中的“软柿子”。站直身体,挺胸抬头,眼睛直视对方,能充分传达出你的自信,让人觉得“不好欺负”;相反,抓耳挠腮、左顾右盼的人,看上去就很容易妥协。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陷入纠结,就是因为彼此信息的不透明——不知道对方的态度,也不知道对方是否明白我们的真实态度,所以就会陷入无休止的猜测中。避免纠结最好的方法,就是:不判断、不猜测、不犹豫。
没有人能对我们的人生负责,而我们,也不需要向任何人刻意证明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