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煜诚随笔315】择低处立,寻平处住,向高处行

2020-08-29  本文已影响0人  洲洲_23b3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这是“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的左宗棠题于江苏无锡梅园的楹联,体现了其“极高明而道中庸”的人生哲理,极具现实意义,因此倍受人们的推崇,香港富豪李嘉诚就将它悬挂于办公室,视为待人处事的座右铭。但仔细分析这副对联后,我发现上下联间似乎存在不完全对应的瑕疵。

上联用到了“上等”“中等”和“下等”,而下联相应的是“高处”“平处”与“宽处”,“上、中、下”体现出标准统一脉络清晰,可“高、平、宽”则显得指向混乱分类不清,显然整体上看有失协调统一。我斟酌再三觉得如果将其改为:“择低处立,寻平处住,向高处行”,或许从架构上讲更妥帖些,而且还基本符合左宗棠的原意,仍是在上面高瞻远瞩的立意基础上,进一步深化行事处世的遵循。

地低成海,人低成王,处低是道家思想的一个核心理念,《道德经》就极力宣扬“上善若水”的观点,赋予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品质,从而阐释了“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大道。争,是人们安身立命的本能,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我们不得不梗起脖子与天斗、与地斗和与人斗,但经过无数次的争来斗去,最后发现是自己的跑不了,不是自己的也留不住,一路的争强好胜只是把自己搞得遍体鳞伤身心俱疲,并不会有鹤立鸡群的自豪感,所以“择低处立”便既可避免枪打出头鸟的不幸,也可收获顺其自然水到渠成的欣慰。

讲求因果报应、轮回转世的佛教,总是劝导人们要“看开,放下,忘掉”,即是得心怀一颗平常心。人生多苦难,生老病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亦苦,苦海无边,“无忧”是岸,越是如祥林嫂那样将苦楚挂在嘴边,越是容易深陷困境,逍遥自在之人并非没有烦恼,他们只是心大不斤斤计较而已。凡事往坏处想,看到的定会是“山重水复疑无路”,遇事先从积极的一面着想,便能“柳暗花明又一村”。“寻平处住”就是安之若素不杞人忧天,害死人的往往不是鬼怪,而是我们自己内心的恐惧与多虑。

儒家历来被视为积极入世的代表,其“修身齐家治国”的思想具有非常明显的进取意味,激励大家要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不虚度时光不碌碌无为,在只争朝夕间大展宏图。克己复礼、孝行天下、仁政王道、君子不器等典型儒家主张,无不透露出华夏文明的担当精神,正是在这一文化的熏陶下,才涌现出了大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仁人志士,成为我们国家的脊梁。“向高处行”便不是一句口号,而更似是一声民族振兴的冲锋号,激发出人们“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的冲天豪气。

无论是道家,还是佛教,或是儒家,都为我们指明了为人处事的方向,仅是侧重点不同罢了。道家的“处低”重视的是不强求,佛教的“平常心”强调的是勿躁,而儒家的“高处行”侧重的是无我,不强求可以免去“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忧虑,勿躁能够避开庸人自扰的烦恼,无我则省去了贪欲带来的负累,如此便很好地诠释了左宗棠的处世之道。尽管我有些班门弄斧,但敢于质疑经典也无可厚非,假如左大人在天有知,兴许不会大骂后生不肖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