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几句:错别字的负面效应(2021年12月3日)
2021-12-03 本文已影响0人
辛苦快乐
搞文字工作,让我对错别字比较敏感,也始终觉得错别字不是个小事情。如果自己的文字中出现错别字,自己很不愿意接纳自己。随想一下,在文字中尤其是正式的文字中出现错别字,感觉有很大的负面效应,需要警觉警惕警戒。
一是自打嘴巴。我们干着码字的活,跟文字就应当是好朋友,或者说,文字也就是我们自身的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在自己的笔下出现错别字,那就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属于一种自打嘴巴的事情了。
二是自打折扣。文字工作者,说得好听一些,就是不大不小的文化人了。对于文化人,其他人总是高看一点的。身负这样的责任,如果笔下出现错别字,让人怎么看,怎么说,那不就是对原来的高看自打折扣了吗。
三是自毁形象。我们搞文字工作,除了自己兴趣之内的写作外,绝大部分的内容,是为一定的组织和领导服务。干这项工作不容易,是在一点一点积累信任,一点一点树立形象。出现错别字,就相当于自毁形象,不该也不值。
四是自断前程。自毁形象的升级版,就是自断前程了。这是因为,文字虽小,影响却大,而且,写出去的错别字,怎么也收不回来,就如覆水难收。如果真正因为错别字而影响了大事,那将是自断前程的危险行为了,是多么遗憾的事情。
实际,一字之错,一字之别,都可以有效克服的。我记得小时候乡里的生活,有些人种地种出了精致,有些人做鞋垫做得百里挑一,有些人打铁引来八方买客等等,都是把手中的活当作一件作品来创作,从中也得到了生活的乐趣。我相信,如果按这样的心态和追求去对待文字,一定会消灭错别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