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几岁 没有十年”
文/苏三七
“二十几岁 没有十年”01.未来不可知
最近在看孙晴悦的《二十几岁,没有十年》这本书。
里面有好多的好句好段好故事,全都让我深受感触。
可与此同时,却也让我心中开始不安。
无疑来说,从这本书里写的来看,孙晴悦就是一位妥妥的人生赢家。
20岁时,她第一次去南半球。
22岁,她大学毕业,去了中央电视台工作。
24岁,她当上驻外记者。
26岁,她已经走过了一张拉丁美洲的地图。
27岁,她又创立了自己的自媒体平台,成了拥有几十万粉丝的KOL。
28岁,她又从央视辞职,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
直到29岁,她又再次出发,去了美国……
这就是她二十几岁的生活。
从20岁到29岁,甚至往后的更多时光岁月里,她一直步履未停,一直都在路上。
看到这里,我沉默了。
心中五味杂陈,我承认,我羡慕她。羡慕她从二十岁起就仿佛一路开挂,只要自己要什么,然后一路不停的去追寻。羡慕她人生的自由畅意,羡慕她似乎一路顺遂的人生。
而我低头看看自己。
这个即将二十岁的自己。
不得不承认,这一刻我的心突突的跳了好几下,也在这一刻,我的心慌乱了。
曾经以为自己永远只活在十字开头的年龄,那时候觉得二字开头的年纪对我来说太过于遥远和模糊。也曾以为自己依旧还是个孩子,依旧可以笑容满面的说着自己还十七八岁。
可是当我现在看到了二十岁就在我眼前的时候,当看到孙晴悦闪亮的二十岁的时候,我好像被一桶冰水给泼醒了。
我一面惊讶于时光的冷酷无情,一面又怨恨自己在年龄、在未来面前的无力和再无力。
站在十九岁节点上的我,回头望去,发现过去一片空白。往前望去,发现未来一片迷雾。
所以我害怕,怕来不及。
我看着周围室友们的欢声笑语,看着她们谈论微博上的某个热搜,谈论电视剧中的某个套路,谈着某位男星的某段桃色绯闻。
我也害怕,害怕和她们一样,时光悄然无情流逝在手心而不自知。怕自己以后二十几岁,没有像样的成绩,没有像样的工作,没有像样的未来。
我承认,在这个十九岁不上不下既尴尬又新鲜的年纪,我感觉到了危机感。
一种不努力就会被这个世界淘汰的危机感。茫茫世界中,我就像一颗砂砾,如果我不努力稳固自己,很快就会被大浪淘去。
所以我害怕。
02.把羡慕变成行动
我在看《二十几岁,没有十年》的时候,我很清楚自己内心的任何一种感受。
无论哪一种,都强烈的感染着我。
其中一种,便是羡慕的情感。
我很羡慕孙晴悦,羡慕她文字里洋洋洒洒的潇洒和爽朗,羡慕她生活里的快意和自由,羡慕她活出了属于自己的,精彩纷呈的人生。
我懂那种羡慕感。在字里行间,我仿佛透过文字,看到了她的身影畅然游走在自己人生的天地中。
可是,羡慕过后呢?
又继续躺尸吗?
卢思浩在《愿有人陪你颠沛流离》中,写的一段话我很喜欢,他是这么说的:
我们总是去羡慕别人的生活,却没想到自己和那些人之前相差的,只有实际去做这一点。
实际去做……
是啊,我为何不去实际做一做呢?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努力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去努力,去发展。
就像我羡慕的孙晴悦,就亦如她所说的那样:
大部分的时候,我们能做的是拼命努力。把所有瞻前顾后、患得患失的时间都用来努力实现梦想,其他别管。
至于结果怎么样,生活负责给我们答案。
她的话总是给我当头一棒。
我羡慕她的生活,她开挂的人生。可是我自己,却依旧没有半点行动。
十七八九岁的这几年,我的时间都花在了观望别人的生活姿态上。
可是那些光鲜励志的人生,是别人的,不是我的。
如果我总是花时间在羡慕别人身上而不去自我努力,那我终究也是一个羡慕别人的看客而已。
03.人生不设限
有的时候想一想,自己是真的普通和平凡。
特别是和各种大神们开挂的人生相比。
去过的地方不多,社交的朋友圈也不广。没有丰富 的生活阅历,也没有开阔明亮的眼界。
没有让人羡慕的学历,也没有让人夸赞的样貌。没有别人那样了不起的毅力,也没有别人那样高度的自律。
我常常问我自己,我有什么呢?
在看完好几本书,体会了别人的人生之后,我好像突然顿悟了。
当我想要去改变,去努力的想法已经从脑海中滋生出来的时候,这已经是一种拥有了。
我现在可以一无所有,但是,不代表我未来还会如此。
话虽老,但是道理却一直不变:只要努力,一切都还不算晚。对吧?
共勉。
“二十几岁 没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