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你的核心竞争力,成为不可替代的人
大家好,我是崔璀。
今天我们的课程,依然在职业发展全景图的基点部分。前面我们讲了,如何发现我们的四大优势,以及为什么优势能帮我们打造稳定的自我。
我们优势星球有个理念,叫做通过优势,定制化你的个性化成功方式。
什么叫做个性化成功方式?为什么我们说追求个性化成功方式是你唯一的成功方式?为什么优势能帮我们找到个性化的成功方式?
在回答这些问题前,我先给你看个视频。
01 找到你个性化的成功方式
在开始之前,我想先给你看一个短视频,主题是满足自己。
【插入视频】
这些年我做了几千个短视频,绝大多数视频的主旨,都有一个底层价值观,那就是要做自己,满足自己,你可以拒绝,可以放弃,但只要能尊重自己的独特性,并且把自己想做的事儿做好。
说来说去,其实就这么个价值观。
但是我收到的多数评论说的却是……
刚开始收到差评,我以为是少数情况,后来发现真不是,每次我鼓励大家自我满足,就会有很多人生气。
我觉得很好奇,为什么会这样?
就把差评集中起来,我不断去理解那些愤怒的骂声背后到底是什么,然后我听到了那些攻击背后的信息:
一些管理者生气的是:你鼓励员工先满足自己?他业绩完成了吗?90后已经够不好管了,你别添乱了。一些前辈生气的是:就是要跟着大家走啊,这才最安全,你随随便便鼓励别人去开辟自己的小道,这不是祸害人吗。一些家长生气的是:我辛辛苦苦忍耐了那么多年,你告诉我说其实可以不用忍耐,先满足自己?你鼓励孩子满足自己?他成绩已经够差了,你就让他安心好好学习,别想这些有的没的了。一些孩子也生气了:满足自己?你知道有多难吗?我研究生毕业如果要回老家开个小店,都会觉得我对不起爸妈的养育,如果我不把自己的社会阶层往上走,在道德意义上就是背叛。
你听出来了,所有原因都归结到一点,你得先成功啊。满足自己那是成功之后的事儿。
但我今天要说的是,你有没有考虑过另一种可能:你得先满足自己,才能成功。
有一本书叫做《成为黑马:在个性化时代获得成功的最佳方案》,作者之一是托德·罗斯,是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教授。
他有另外一本我也很喜欢的书,叫做《平均的终结:如何在崇尚标准化的世界中胜出》。
另一位作者奥吉·奥加斯则是一位神经科学家,也是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黑马计划」项目负责人。
两位作者在「黑马计划」中 ,研究了那些不走「寻常路」但取得巨大成功的人。他们把这些人叫做「黑马人士」,听上去,所谓黑马人士,是用各种出其不意的方式为自己的成功开辟出独特道路的人。
但作者跟踪下来,却发现了这些黑马人士的成功,背后都有一个共性的法则,叫做:
不是对卓越的追求给他们带来了满足,相反,是对满足的追求才让他们走向卓越。
里面每一个故事的主人翁都在说同一句话,当我们放弃了看上去理所应当的大路,走上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小路时,我才有了人生的自豪感。
「那是一个伟大的自我发现时刻,因为我最终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你要先满足自己,才能成功。
这是《成为黑马》这本书想要告诉所有人的一件事。
满足自己,不是享乐,不是说单纯的满足自己的需求和感官欲望,而是发现自己的优势,认定自己的道路走下去,并把它做成。
02 你要先满足自己,才能成功
我想讲2个故事,我们来看看他们是怎么先满足了自己,才找到了自己专属的成功之路。
人到中年,我的安全赛道在哪里?
第一个自我满足者,她叫丹,是我一个朋友。
朱丹是学霸,香港大学教育学全奖博士生,曾经做到集团副总裁、上市公司CTO。
用传统的眼光,这是非常完美的成功之路。
但就在这个时候,丹辞职了。
因为她真正发现了自己的热爱和兴趣,她喜欢0-1的拓展,喜欢观察竞品,通过分析和学习,研发出新产品。不停地迭代,不停地推陈出新。这是她最有成就感的时候。
也因此,她被提拔地很快,最后做到了集团CTO兼任CHO。这时,她的工作重点已经从研发,变成了大量的管理工作。
有一天,她发现,她的助理在做的事情,却是她最爱的。找资料,研究竞品,数据分析。
她决定辞职。她妈妈听说她辞职,焦虑得睡不着。你有这么一大家子要养活,你疯了吗。
但当一个人真正弄明白自己的心意,并对自己有信心时,他会说服全世界。
现在的丹无论做什么决定,妈妈都支持她。
为什么呢?
因为她证明了她的选择。
辞职虽然表面上看让她失去了一份工作,但反而让她找到了专属自己的赛道。
辞职后,她发挥了自己强大的分析力和学习力优势,做出了千万级的爆款课程。
人到中年,及时转弯,满足自己,用优势为自己开辟一条专属赛道,还能每天工作不到5个小时,年收入几百万,这是朱丹给我的启发。
把工作过成生活,我的成功我自己定义。
阿夕是新媒体从业者,我们公司的主笔,浙大硕士毕业,学的古典文学专业。
毕业的时候带她的老师对她说:地产行业很多人年纪轻轻就年薪十万。那是15年前的年薪十万,很高了。抱着拿高薪的想法,她进入了地产行业。
前几年的确比一般行业拿的多,但渐渐地,她发现自己越来越没有安全感。
因为她发现自己的短板太明显了。不善言辞,不善社交和应酬,不管面对客户还是合作方,一到饭局上就秒尬。
即使内心自带100台剧本,嘴上却说不出一句「得体」的话。
对于和人打交道内心有极大的负担,一旦有任务只想尽快把事情做了,能不说话就不说话。
渐渐地就成了公司的边缘人。
领导和同事有时看不过会提醒她:情商很重要。
意思是你得提高情商。
她也想改,但改不掉。
每次和先生说起这些烦恼,先生都会觉得难以理解:
工作就是这样的啊,别人都能忍怎么就你不能?
要么就是劝她:
调整好心态!
这些话,是不是挺熟悉的。很多人甚至认同了它,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死磕。
但靠忍靠调整心态有用吗?
阿夕说,毕业后的前十年,她和自己的短板,和外界的标准,磨合了无数个来回。结果是让自己又拧巴又厌倦,不停地换工作。10年换了6份工作,平均每1、2年就换一个,应聘表上一般只能填5行,她已经填不下了,用人单位一看就皱眉头,你这稳定性不够啊。
稳定性不够透露出的一个信息其实是,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
36岁那年,考虑到传说中的中年危机,加上又要照顾孩子,阿夕开始重新考虑职业规划。这次她选择了看上去特别稳定的一家校企。用她的话说,进去的时候是抱着要干到老的决心。
结果,不到一年,她就被辞退了。
校企比较注重行政流程和人际关系,阿夕喜欢的是天马行空、沉醉于自我思考。阿夕说自己就像个异类。尽管她非常努力地想要融入团队,但所有人都看出来她的不适应。
老板对她说:看你做得这么痛苦,文艺青年还是去做点有趣的事吧。
就这样,真的中年危机了。
被辞退后阿夕写了篇文,投在一个职场平台,没想到,却是那个平台为数不多的10万+。
接下来的日子,她彻底放开,尝试各种想做的事,包括拍视频录节目、倒卖土特产、和朋友一起做儿童教育基地,大多不了了之。但有一件事坚持做下来了,那就是写作。
能让自己感到满足的事儿,更容易持久。
她后来开始投稿,逐渐被一些大号签约成专栏作者。
37岁那年,阿夕老师从兼职开始,进入了自媒体行业做内容。一年时间写了一百多篇稿子。
我问她,满足自己是什么状态?
她说,在简单的人事关系中,我完全不需要理会「社交」短板,我沉迷于在文字里表达,我总是能很好地体察到读者最感同身受的「痛点」,说出他们想说的话。(后来才知道这叫「共情力」)。
虽然第一次进入自媒体,但很快我就摸清了一些规律,连着三个月都有爆款产出,我写的文平均阅读量和好评反馈都是最高的。(后来发现,我最大的优势力,就是「学习力」)
没有人再和我提建议:你应该自信一点、大胆一点、多社交。
没有人再把我和「自卑」、「情商低」放在一起。
因为突出了优势,那些短板——补不补,也就不重要了。
每个人的故事都是不同的,但是在我眼里,他们都是先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然后开启了专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
于是我有了一个疑问。
03 这条路这样美好,为什么我们却不敢走?
满足自己这条路这样美好,为什么我们却不敢走?
不只不敢走,我们很多人听到满足自己这四个字时,会产生各种各样近乎生理上的排斥,有人愤怒,有人焦虑,有人烦躁,有人甚至会产生羞耻感。
面对这条路,我们无所适从,不敢踏上去。
为什么会这样?
一定程度上,我们是被教成这样的。
我们是在标准化教育下长大的。
标准化教育下,优秀的标准很单一,成绩好就是好学生,否则就是差生。我们一直在往一个正确答案和标准答案上去找,你擅长什么,你的学习方式是什么,我们的父母老师,甚至连我们自己,都觉得那不重要。那道物理题你能不能通过反复练习,解答出标准答案,这才最重要。
标准化教育讲求平均分,于是我们很注重补短板,你语文考了95分,很少有人会仔细分析,这说明你有什么天赋,但是大家马上会说,你数学才60分,赶紧去补数学。
数学之所以差,就是因为不擅长,学习不擅长的东西,就是会慢,而且效率低。
于是我们的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跟自己的短板死磕。
标准化教育要求统一。我们被不断规训,你跟别人不一样,是一件羞耻的事情;你没有穿校服,但所有人都穿了校服,那你会被惩罚,怎么就你特殊呢,怎么就你事情多;你在课上动来动去,你会被惩罚,学校会跟家长说,你的孩子专注力不行,他打扰到别人了。
渐渐的,我们对承认自己的独特性,满足自己,充满了莫可名状的情绪,甚至觉得那是一种错误。
说到专注力,我想讲一个故事,它曾经深深打动过我。分享给你。
有个小女孩的妈妈,有一天收到老师的建议,她说,你女儿有学习障碍症,她坐不安生,这是病,得治。
于是妈妈就带着女孩到医院,医生让她坐在椅子上,当着医生的面,妈妈和医生足足讲了20分钟小女孩在学校里的糟糕表现:
她总是不安生,总是晚交作业。等等。
最后这个医生走到小女孩身边,对小女孩说:「你妈妈和我说了很多,现在我要单独和你妈妈谈一下,你在这等一下,我们马上就回来。」
然后医生就和她妈妈出去了。但医生出去前把办公室里的收音机打开了。
走出房间,医生对妈妈说:我们就站在百叶窗外面观察一下她。
他们离开房间后,小女孩站了起来跟随着收音机里的音乐跳起了舞。
自然而然,那样好看。
这个医生转头跟他妈妈说:「She's not sick,she's a dancer/你的孩子没病,她是个舞蹈天才。让她去舞蹈学校吧。」
许多年后,这个女孩被一位教育学家采访,她回忆起自己被送进舞蹈学校后的情景,她说:「我都没办法形容那里有多棒,那里有许许多多和我一样坐不住的人,我们必须在动态中才能思考。」
后来,这个孩子考入了皇家芭蕾舞蹈学校,成为了知名的芭蕾舞演员。并且制作出了百老汇历史上最经典的剧目《猫》《歌剧魅影》,为上万人带去了绝妙的体验。
这位小孩就是著名的舞者Gillian Lynne。
She's not sick,she's a dancer
仅仅是承认多样化这一点,她的命运被完全改变了。
这个故事我给很多人讲过很多遍,每个人都说,Gillian好幸运。我们总是听到这样的故事,一个慧眼识珠的老师或者家长,发现了一个有天分的孩子,于是这个孩子成功了,他好幸运。
不,幸运不是偶然的,幸运可以复制。
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天赋。只是我们有时候看不到。
刚才提到的,充分享受了优势视角好处的阿夕老师。后来变成了头号优势大使,在生活中的各个角落传播优势理念。
有一次她去参加一个家长分享会,现场有一对父子,爸爸觉得儿子最大的毛病就是「爱抬杠」,大人说话老爱插嘴挑毛病。
他在分享会上跟在场的家长寻求解决方案,怎么让儿子听话懂礼貌?
阿夕就问那个小朋友:你是不是不喜欢循规蹈矩,喜欢有挑战的事情,比如数学你会喜欢难度高的题目,然后完成挑战就觉得特别有成就感?我只是猜哈,不知道对不对。
小朋友一听,两眼放光,大叫:100分,100分,阿夕老师你怎么那么懂小孩子?
然后小朋友转身和爸爸说:爸爸,你知道我上完兴趣班最爱做的是什么吗?是数学试卷最后面的聪明题。
然后阿夕老师对那个爸爸说:爱抬杠其实可以换一种说法,叫分析力。你儿子的分析力很棒!
小朋友的亲生父亲愣在那儿,仿佛他们在讨论的是另一个小孩。
那场活动最后,主持人问小朋友对父母有什么期待吗?
那个小朋友回答说:我希望爸爸向阿夕老师学习。
小朋友眼睛里闪的光,是「自己被看见,被满足」了之后带来的光。
我做成人教育这么久,有一个很深的感受:大多数成年后做的功课,其实是在补童年的课。
标准化教育带来的「后遗症」,很多人都难以幸免。
那问题来了,怎么办,又不能把童年重新过一遍。
童年的确不能再过一遍,但成年人有个最大的特权,是我们拥有对自己人生的管理权。
老师发现了GILLIAN的优势,阿夕发现了小男孩的优势,他们很幸运,现在,我们来把幸运复制:
我们来发现自己的优势。继而定制化自己的成长方案,这是独属于我们的成功之路。
小敏是我们的一个用户,硕士毕业后工作了两年,加入我们的训练营。学了一段时间后,她忽然在群里特别激动地分享了一个事儿。
我今天早上去面试了,这家公司是我特别想去的一家,然后对方在问我你为什么会选择这个职位,我就突然间脱口而出,我说我是一个驱动力特别强的人,而且行动力也很强。所以我真的很希望能够发挥自己的这两个能力,然后我的驱动力体现在什么什么地方,我的行动力体现在什么什么地方,就脱口而出说出来了。
说完这两个特点之后,我看了一下之前写的表格,面试问题应该是要聊到缺点是什么,结果就没问我了,我就顺利从HR面、部门面直接到总监面。
我天,我整个人现在还是懵的。
我就拿到offer了,一个特别好的薪酬,比我预估的上限还要多一点。
这件事过去了1个多月,我们回访她的时候,她说起在工作中优势视角一直有帮到她。
她是这么说的:
最近其实工作上也会有负担的时候,不过都一个一个克服了,而且了解自己的优势的时候,被评论的时候脑子里就会自己有一杆秤:「这不是我的劣势,可能是什么什么原因导致他这样说。」
这样的反馈几乎每天都会有,我们高兴,不只是因为产品能帮助人,而是深刻的知道,当一个人一旦拥有了这种「稳定的自我」,并开始满足自己,顺应自己的心意,他原本就有的力量感就会体现出来。
一个了解自己优势的人,是自带光芒的。如果你足够了解自己,别人也会看到你的不同。
04 工具:巅峰故事会流程卡
你可能会问,我也想找到自己个性化的优势和闪光点,也想满足自己,都有哪些方法?除了自己探索(我们前面讲过优势觉察日记),还有一个方式非常推荐,就是和其他人一起交流碰撞。
这也是这节课我想交付给你的工具,一份巅峰故事会的操作流程卡。
简单来说,这是一个从别人处看到自己优势的工具。你如果只是自我觉察,难免会有些不确定,巅峰故事会,帮你得到别人的反馈,确认自己的优势。人终究是社会动物,别人的反馈,对我们意义重大。
同时,它也能让大家彼此激发和碰撞,找到彼此个性化的闪光点和成功线索。
这是一个简版的自助说明。如果你想要更详细的指导和演练,可以到优势训练营里了解更多。
不少学员体验了巅峰故事会,都有类似的反馈,感到惊喜和意外,原来我是这样的,原来在别人眼里我是这样的。
山本耀司有句话我很喜欢,意味很深,“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的东西,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
巅峰故事会,就创造了这么一个机会,让你撞上什么,又反弹了回来。
期待你能感受一下。
巅峰故事会流程卡:https://docs.qq.com/doc/DWFNCU1NOUWhkS2lU
05 总结
好啦,这就是这节课的全部内容,我们来回顾一下。
——文字稿——
发现你的核心竞争力,成为不可替代的人。大家好,我是崔璀。
今天我们的课程,依然在职业发展全景图的基点部分。前面我们讲了,如何发现我们的四大优势,以及为什么优势能帮我们打造稳定的自我。
我们优势星球有个理念,叫做通过优势,定制化你的个性化成功方式。
什么叫做个性化成功方式?为什么我们说追求个性化成功方式是你唯一的成功方式?为什么优势能帮我们找到个性化的成功方式?
在回答这些问题前,我先给你看个视频。
01 找到你个性化的成功方式
在开始之前,我想先给你看一个短视频,主题是满足自己。
【插入视频】
这些年我做了几千个短视频,绝大多数视频的主旨,都有一个底层价值观,那就是要做自己,满足自己,你可以拒绝,可以放弃,但只要能尊重自己的独特性,并且把自己想做的事儿做好。
说来说去,其实就这么个价值观。
但是我收到的多数评论说的却是……
刚开始收到差评,我以为是少数情况,后来发现真不是,每次我鼓励大家自我满足,就会有很多人生气。
我觉得很好奇,为什么会这样?
就把差评集中起来,我不断去理解那些愤怒的骂声背后到底是什么,然后我听到了那些攻击背后的信息:
一些管理者生气的是:你鼓励员工先满足自己?他业绩完成了吗?90后已经够不好管了,你别添乱了。一些前辈生气的是:就是要跟着大家走啊,这才最安全,你随随便便鼓励别人去开辟自己的小道,这不是祸害人吗。一些家长生气的是:我辛辛苦苦忍耐了那么多年,你告诉我说其实可以不用忍耐,先满足自己?你鼓励孩子满足自己?他成绩已经够差了,你就让他安心好好学习,别想这些有的没的了。一些孩子也生气了:满足自己?你知道有多难吗?我研究生毕业如果要回老家开个小店,都会觉得我对不起爸妈的养育,如果我不把自己的社会阶层往上走,在道德意义上就是背叛。
你听出来了,所有原因都归结到一点,你得先成功啊。满足自己那是成功之后的事儿。
但我今天要说的是,你有没有考虑过另一种可能:你得先满足自己,才能成功。
有一本书叫做《成为黑马:在个性化时代获得成功的最佳方案》,作者之一是托德·罗斯,是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教授。
他有另外一本我也很喜欢的书,叫做《平均的终结:如何在崇尚标准化的世界中胜出》。
另一位作者奥吉·奥加斯则是一位神经科学家,也是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黑马计划」项目负责人。
两位作者在「黑马计划」中 ,研究了那些不走「寻常路」但取得巨大成功的人。他们把这些人叫做「黑马人士」,听上去,所谓黑马人士,是用各种出其不意的方式为自己的成功开辟出独特道路的人。
但作者跟踪下来,却发现了这些黑马人士的成功,背后都有一个共性的法则,叫做:
不是对卓越的追求给他们带来了满足,相反,是对满足的追求才让他们走向卓越。
里面每一个故事的主人翁都在说同一句话,当我们放弃了看上去理所应当的大路,走上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小路时,我才有了人生的自豪感。
「那是一个伟大的自我发现时刻,因为我最终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你要先满足自己,才能成功。
这是《成为黑马》这本书想要告诉所有人的一件事。
满足自己,不是享乐,不是说单纯的满足自己的需求和感官欲望,而是发现自己的优势,认定自己的道路走下去,并把它做成。
02 你要先满足自己,才能成功
我想讲2个故事,我们来看看他们是怎么先满足了自己,才找到了自己专属的成功之路。
人到中年,我的安全赛道在哪里?
第一个自我满足者,她叫丹,是我一个朋友。
朱丹是学霸,香港大学教育学全奖博士生,曾经做到集团副总裁、上市公司CTO。
用传统的眼光,这是非常完美的成功之路。
但就在这个时候,丹辞职了。
因为她真正发现了自己的热爱和兴趣,她喜欢0-1的拓展,喜欢观察竞品,通过分析和学习,研发出新产品。不停地迭代,不停地推陈出新。这是她最有成就感的时候。
也因此,她被提拔地很快,最后做到了集团CTO兼任CHO。这时,她的工作重点已经从研发,变成了大量的管理工作。
有一天,她发现,她的助理在做的事情,却是她最爱的。找资料,研究竞品,数据分析。
她决定辞职。她妈妈听说她辞职,焦虑得睡不着。你有这么一大家子要养活,你疯了吗。
但当一个人真正弄明白自己的心意,并对自己有信心时,他会说服全世界。
现在的丹无论做什么决定,妈妈都支持她。
为什么呢?
因为她证明了她的选择。
辞职虽然表面上看让她失去了一份工作,但反而让她找到了专属自己的赛道。
辞职后,她发挥了自己强大的分析力和学习力优势,做出了千万级的爆款课程。
人到中年,及时转弯,满足自己,用优势为自己开辟一条专属赛道,还能每天工作不到5个小时,年收入几百万,这是朱丹给我的启发。
把工作过成生活,我的成功我自己定义。
阿夕是新媒体从业者,我们公司的主笔,浙大硕士毕业,学的古典文学专业。
毕业的时候带她的老师对她说:地产行业很多人年纪轻轻就年薪十万。那是15年前的年薪十万,很高了。抱着拿高薪的想法,她进入了地产行业。
前几年的确比一般行业拿的多,但渐渐地,她发现自己越来越没有安全感。
因为她发现自己的短板太明显了。不善言辞,不善社交和应酬,不管面对客户还是合作方,一到饭局上就秒尬。
即使内心自带100台剧本,嘴上却说不出一句「得体」的话。
对于和人打交道内心有极大的负担,一旦有任务只想尽快把事情做了,能不说话就不说话。
渐渐地就成了公司的边缘人。
领导和同事有时看不过会提醒她:情商很重要。
意思是你得提高情商。
她也想改,但改不掉。
每次和先生说起这些烦恼,先生都会觉得难以理解:
工作就是这样的啊,别人都能忍怎么就你不能?
要么就是劝她:
调整好心态!
这些话,是不是挺熟悉的。很多人甚至认同了它,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死磕。
但靠忍靠调整心态有用吗?
阿夕说,毕业后的前十年,她和自己的短板,和外界的标准,磨合了无数个来回。结果是让自己又拧巴又厌倦,不停地换工作。10年换了6份工作,平均每1、2年就换一个,应聘表上一般只能填5行,她已经填不下了,用人单位一看就皱眉头,你这稳定性不够啊。
稳定性不够透露出的一个信息其实是,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
36岁那年,考虑到传说中的中年危机,加上又要照顾孩子,阿夕开始重新考虑职业规划。这次她选择了看上去特别稳定的一家校企。用她的话说,进去的时候是抱着要干到老的决心。
结果,不到一年,她就被辞退了。
校企比较注重行政流程和人际关系,阿夕喜欢的是天马行空、沉醉于自我思考。阿夕说自己就像个异类。尽管她非常努力地想要融入团队,但所有人都看出来她的不适应。
老板对她说:看你做得这么痛苦,文艺青年还是去做点有趣的事吧。
就这样,真的中年危机了。
被辞退后阿夕写了篇文,投在一个职场平台,没想到,却是那个平台为数不多的10万+。
接下来的日子,她彻底放开,尝试各种想做的事,包括拍视频录节目、倒卖土特产、和朋友一起做儿童教育基地,大多不了了之。但有一件事坚持做下来了,那就是写作。
能让自己感到满足的事儿,更容易持久。
她后来开始投稿,逐渐被一些大号签约成专栏作者。
37岁那年,阿夕老师从兼职开始,进入了自媒体行业做内容。一年时间写了一百多篇稿子。
我问她,满足自己是什么状态?
她说,在简单的人事关系中,我完全不需要理会「社交」短板,我沉迷于在文字里表达,我总是能很好地体察到读者最感同身受的「痛点」,说出他们想说的话。(后来才知道这叫「共情力」)。
虽然第一次进入自媒体,但很快我就摸清了一些规律,连着三个月都有爆款产出,我写的文平均阅读量和好评反馈都是最高的。(后来发现,我最大的优势力,就是「学习力」)
没有人再和我提建议:你应该自信一点、大胆一点、多社交。
没有人再把我和「自卑」、「情商低」放在一起。
因为突出了优势,那些短板——补不补,也就不重要了。
每个人的故事都是不同的,但是在我眼里,他们都是先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然后开启了专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
于是我有了一个疑问。
03 这条路这样美好,为什么我们却不敢走?
满足自己这条路这样美好,为什么我们却不敢走?
不只不敢走,我们很多人听到满足自己这四个字时,会产生各种各样近乎生理上的排斥,有人愤怒,有人焦虑,有人烦躁,有人甚至会产生羞耻感。
面对这条路,我们无所适从,不敢踏上去。
为什么会这样?
一定程度上,我们是被教成这样的。
我们是在标准化教育下长大的。
标准化教育下,优秀的标准很单一,成绩好就是好学生,否则就是差生。我们一直在往一个正确答案和标准答案上去找,你擅长什么,你的学习方式是什么,我们的父母老师,甚至连我们自己,都觉得那不重要。那道物理题你能不能通过反复练习,解答出标准答案,这才最重要。
标准化教育讲求平均分,于是我们很注重补短板,你语文考了95分,很少有人会仔细分析,这说明你有什么天赋,但是大家马上会说,你数学才60分,赶紧去补数学。
数学之所以差,就是因为不擅长,学习不擅长的东西,就是会慢,而且效率低。
于是我们的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跟自己的短板死磕。
标准化教育要求统一。我们被不断规训,你跟别人不一样,是一件羞耻的事情;你没有穿校服,但所有人都穿了校服,那你会被惩罚,怎么就你特殊呢,怎么就你事情多;你在课上动来动去,你会被惩罚,学校会跟家长说,你的孩子专注力不行,他打扰到别人了。
渐渐的,我们对承认自己的独特性,满足自己,充满了莫可名状的情绪,甚至觉得那是一种错误。
说到专注力,我想讲一个故事,它曾经深深打动过我。分享给你。
有个小女孩的妈妈,有一天收到老师的建议,她说,你女儿有学习障碍症,她坐不安生,这是病,得治。
于是妈妈就带着女孩到医院,医生让她坐在椅子上,当着医生的面,妈妈和医生足足讲了20分钟小女孩在学校里的糟糕表现:
她总是不安生,总是晚交作业。等等。
最后这个医生走到小女孩身边,对小女孩说:「你妈妈和我说了很多,现在我要单独和你妈妈谈一下,你在这等一下,我们马上就回来。」
然后医生就和她妈妈出去了。但医生出去前把办公室里的收音机打开了。
走出房间,医生对妈妈说:我们就站在百叶窗外面观察一下她。
他们离开房间后,小女孩站了起来跟随着收音机里的音乐跳起了舞。
自然而然,那样好看。
这个医生转头跟他妈妈说:「She's not sick,she's a dancer/你的孩子没病,她是个舞蹈天才。让她去舞蹈学校吧。」
许多年后,这个女孩被一位教育学家采访,她回忆起自己被送进舞蹈学校后的情景,她说:「我都没办法形容那里有多棒,那里有许许多多和我一样坐不住的人,我们必须在动态中才能思考。」
后来,这个孩子考入了皇家芭蕾舞蹈学校,成为了知名的芭蕾舞演员。并且制作出了百老汇历史上最经典的剧目《猫》《歌剧魅影》,为上万人带去了绝妙的体验。
这位小孩就是著名的舞者Gillian Lynne。
She's not sick,she's a dancer
仅仅是承认多样化这一点,她的命运被完全改变了。
这个故事我给很多人讲过很多遍,每个人都说,Gillian好幸运。我们总是听到这样的故事,一个慧眼识珠的老师或者家长,发现了一个有天分的孩子,于是这个孩子成功了,他好幸运。
不,幸运不是偶然的,幸运可以复制。
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天赋。只是我们有时候看不到。
刚才提到的,充分享受了优势视角好处的阿夕老师。后来变成了头号优势大使,在生活中的各个角落传播优势理念。
有一次她去参加一个家长分享会,现场有一对父子,爸爸觉得儿子最大的毛病就是「爱抬杠」,大人说话老爱插嘴挑毛病。
他在分享会上跟在场的家长寻求解决方案,怎么让儿子听话懂礼貌?
阿夕就问那个小朋友:你是不是不喜欢循规蹈矩,喜欢有挑战的事情,比如数学你会喜欢难度高的题目,然后完成挑战就觉得特别有成就感?我只是猜哈,不知道对不对。
小朋友一听,两眼放光,大叫:100分,100分,阿夕老师你怎么那么懂小孩子?
然后小朋友转身和爸爸说:爸爸,你知道我上完兴趣班最爱做的是什么吗?是数学试卷最后面的聪明题。
然后阿夕老师对那个爸爸说:爱抬杠其实可以换一种说法,叫分析力。你儿子的分析力很棒!
小朋友的亲生父亲愣在那儿,仿佛他们在讨论的是另一个小孩。
那场活动最后,主持人问小朋友对父母有什么期待吗?
那个小朋友回答说:我希望爸爸向阿夕老师学习。
小朋友眼睛里闪的光,是「自己被看见,被满足」了之后带来的光。
我做成人教育这么久,有一个很深的感受:大多数成年后做的功课,其实是在补童年的课。
标准化教育带来的「后遗症」,很多人都难以幸免。
那问题来了,怎么办,又不能把童年重新过一遍。
童年的确不能再过一遍,但成年人有个最大的特权,是我们拥有对自己人生的管理权。
老师发现了GILLIAN的优势,阿夕发现了小男孩的优势,他们很幸运,现在,我们来把幸运复制:
我们来发现自己的优势。继而定制化自己的成长方案,这是独属于我们的成功之路。
小敏是我们的一个用户,硕士毕业后工作了两年,加入我们的训练营。学了一段时间后,她忽然在群里特别激动地分享了一个事儿。
我今天早上去面试了,这家公司是我特别想去的一家,然后对方在问我你为什么会选择这个职位,我就突然间脱口而出,我说我是一个驱动力特别强的人,而且行动力也很强。所以我真的很希望能够发挥自己的这两个能力,然后我的驱动力体现在什么什么地方,我的行动力体现在什么什么地方,就脱口而出说出来了。
说完这两个特点之后,我看了一下之前写的表格,面试问题应该是要聊到缺点是什么,结果就没问我了,我就顺利从HR面、部门面直接到总监面。
我天,我整个人现在还是懵的。
我就拿到offer了,一个特别好的薪酬,比我预估的上限还要多一点。
这件事过去了1个多月,我们回访她的时候,她说起在工作中优势视角一直有帮到她。
她是这么说的:
最近其实工作上也会有负担的时候,不过都一个一个克服了,而且了解自己的优势的时候,被评论的时候脑子里就会自己有一杆秤:「这不是我的劣势,可能是什么什么原因导致他这样说。」
这样的反馈几乎每天都会有,我们高兴,不只是因为产品能帮助人,而是深刻的知道,当一个人一旦拥有了这种「稳定的自我」,并开始满足自己,顺应自己的心意,他原本就有的力量感就会体现出来。
一个了解自己优势的人,是自带光芒的。如果你足够了解自己,别人也会看到你的不同。
04 工具:巅峰故事会流程卡
你可能会问,我也想找到自己个性化的优势和闪光点,也想满足自己,都有哪些方法?除了自己探索(我们前面讲过优势觉察日记),还有一个方式非常推荐,就是和其他人一起交流碰撞。
这也是这节课我想交付给你的工具,一份巅峰故事会的操作流程卡。
简单来说,这是一个从别人处看到自己优势的工具。你如果只是自我觉察,难免会有些不确定,巅峰故事会,帮你得到别人的反馈,确认自己的优势。人终究是社会动物,别人的反馈,对我们意义重大。
同时,它也能让大家彼此激发和碰撞,找到彼此个性化的闪光点和成功线索。
这是一个简版的自助说明。如果你想要更详细的指导和演练,可以到优势训练营里了解更多。
不少学员体验了巅峰故事会,都有类似的反馈,感到惊喜和意外,原来我是这样的,原来在别人眼里我是这样的。
山本耀司有句话我很喜欢,意味很深,“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的东西,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
巅峰故事会,就创造了这么一个机会,让你撞上什么,又反弹了回来。
期待你能感受一下。
巅峰故事会流程卡:https://docs.qq.com/doc/DWFNCU1NOUWhkS2lU
05 总结
好啦,这就是这节课的全部内容,我们来回顾一下。
目前的课程都位于我们职业发展全景图的基点部分。
如果想找到当下职场困境的破局点,欢迎联系我们优势星球的小助手,帮你匹配最适合的服务!
目前的课程都位于我们职业发展全景图的基点部分。
如果想找到当下职场困境的破局点,欢迎联系我们优势星球的小助手,帮你匹配最适合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