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学山西大学

于校训中邂逅性情山大

2017-06-25  本文已影响11人  一条疯狂的咸鱼

            本文参加#未完待续,就要表白#活动,本人承诺,文章内容为原创,且未在其他平台发表过。

        于校训中邂逅性情山大

  “选若干德育条目制成匾额,悬见于校中公见之地,是为校训。”

  炼铁以成钢,凝精以为魂。字字珠玑,校训积淀着百年的历史,承载着百年的情怀。徘徊于山西大学堂的黑色石匾下,握着“中西会通、求真至善、登崇俊良、自强报国”这把金钥匙,打开山大的历史文化之门,透过窗棂,我以历史的悠悠之眼,得以窥见历经百年的山大性情。

              观之,融中西以会通

  1902年,山西大学堂创立,分中西两斋。起初,中斋沿袭令德堂旧制,只教经、史、政、艺四科,教员多为在科举中取得一定功名之人,师生等级关系明确。西斋照搬整套英国教学模式,开设英文、物理、化学、博物、中外历史等课程,教员主要为英国人,英语授课。在完全不同的教学模式,中西斋学生关系也极不融洽,甚至出现对立严重的情况。

  1904年,大学堂进行整顿,中斋改为文理两科。课程方面在保留经学的基础上,开设英文、法文、日文、俄文、化学、物理、数学等科目。这样两斋学生的课程渐趋一致。改变过去中斋课无定时的局面,发放校服,这样两斋学生的衣服完成了统一。大学堂新址落成后,全体师生搬入,两斋更加融合。

  随后,李提摩太从西斋经费中拨款在上海设立山西大学堂译书院翻译书籍,这不仅促进两斋融合,更为近代中国新文化的输入奠定了基础。中西斋派遣留学生赴日本留学;两斋毕业生分赴山西各地开展教学。

  两斋的融合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更改善了山西文化闭塞的状况,加快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山西大学堂以其独特的办学模式和教育实践,与其它两所大学堂开创了中国大学近代教育的先河。

于校训中邂逅性情山大

              识之,求真以达至善

  《礼记·大学》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走过百年的风风雨雨,山西大学始终不忘“求真至善”的誓言。她以无限包容的胸怀传播智慧,孕育了无数栋梁之才。

  他是第一个跨越祁连山的中国地质学家,他探明并开发了玉门油矿,他建成中国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他是中国石油地质的奠基人——他,便是孙健初。秉承着“科学救国”的信念,1920年,他考入山西大学。多年后,他回忆道,“只相信学术可以救国,一心学采矿地质,并且把它学得很好”。

  他参加发起成立"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任山西新军决死三纵队政治委员,作为中共三人代表之一,参加了北平的和平谈判,当选过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会委员,他是戎子和。走出山大,在近代中国动荡的历史中,他搏击风浪,走过战争的血雨腥风,驾驶过中国和平建设的巨轮,他以坚毅的姿态在历史上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如今的山西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科研实力雄厚。所设学科不仅涵盖了文、史、哲、理、工、农、经、管、法、教、艺、医等12大门类,更是拥有一批以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为代表的重要学科平台。在近几年的各种大学生实践赛事上,山大学子们也积极参加,荣获得全国一等奖40余项;在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等赛事中,先后获得金银铜牌十余枚。

  落叶与繁花铺成未来。山大人百年的奋进与执着凝练于短短的16字中,薪火相传。

  淋着初夏的濛濛细雨,细嗅丰草茂树的清新气味,掠过丁香花瓣,拂过雕石纹路,驻足于渊智园深处的寂静亭台中,目之所及,心之所向。“中西会通”、“求真至善”、“登崇俊良”、“自强报国”是邂逅时山大的耳语……

于校训中邂逅性情山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