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娃记(四)
7月12号上午,依旧是各种检查。到目前为止,所有的检查之中我最讨厌的是胎心监护。胎心监护至少做半个小时。宝宝在我肚子里不动,常常半个小时之后指标没有达到,还得接着做,有时候胎心监护会做一个小时。我躺在床上不能动弹,内心多少有些烦躁。
下午,依旧没有任何生产迹象,医生开始给我用催产药物——米索。医生将一个很小的圆形的白色药物分成四份,给我一份,让我服下。有人对催产药物特别敏感,吃一次就可能就生产了,但是我是个例外。用了米索之后,我的宫缩加强了,但是仍然没有达到生产的标准,以前宫缩较轻,没有特别剧烈的疼痛感,用药之后疼痛感加强了。
很快,一项检查的出现让我觉得做胎心监护是非常幸福的事情了,什么检查呢?内检。用药之后,医生给我做了一次内检。医生带上手套,将手深入我的体内摸索,判断一共开了几指,现在只开了一指半。内检的过程相当痛苦,体验过的才懂。
催产效果不明显,于是接着吃米索。每半天吃一份,到7月13号下午,我一共吃了3次米索。然而,还是没有达到生产的标准。到了7月14号,医生决定放药催产。放药效果更强烈,主要体现在宫缩频率增强了,疼痛感加剧。我已经无法忍受了。我的双手紧紧抓住病床的护栏,似乎这样就能让疼痛减轻。我听到别的病房有孕妇在叫唤。我也开始叫唤,这确实能让人好受一些,一小部分的疼痛感被释放出来了。
有空的时候,刘先生会陪着我在走廊和大厅溜达。之前说过妇幼医院的床位非常紧张,后进来的孕妇没有床位,只能在走廊里加床,有人刚来就生了,所以走廊里有两个孕妇变成了产妇。一个躺在床上,小宝宝躺在她的身边,老公坐在旁边的椅子上,另外一个坐在床上,抱着自己的宝宝喂奶。我很羡慕她们这么快就生了,我还不知道得等到什么时候。
7月14号凌晨一点多的时候,刘先生陪我在走廊溜达。走路也能或多或少地缓解疼痛。这时大部分人都休息了,相对嘈杂的白天来说,已经很安静了。偶尔,婴儿的啼哭从病房里传了出来,也有产妇痛苦的呻吟声,孕妇宫缩时痛苦的喊叫声。
疼痛的时候我开始计算宫缩频率。有一段时间,宫缩几乎非常规律了,每5分钟痛一次,一次持续一分多钟,我觉得这应该是达标了。我去找护士,护士说应该可以送去产房了。于是给我找了个轮椅,我坐在轮椅上,由刘先生推着,在婆婆和护士的簇拥下,去了三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