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古诗词中国诗词大会中国古体诗词

李白是怎么死的?他的后代去哪了?

2019-06-21  本文已影响1人  在河
 李白像

唐诗之路之宣城——

李白最后的十年(下)

文/在河

01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57岁的唐玄宗李隆基更换了用了29年的年号“开元”,改元“天宝”。

在这之前,经过30年的励精图治,唐玄宗创造了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开元盛世。那是一个政局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黄金时代。

那一年,42岁的李白踌躇满志地走进了唐玄宗的生活。一个千古帝王,一个天才诗人,再加一个绝世佳人,他们之间上演的浪漫佳话,为大唐盛世做了最好的注脚。

然而,皇家的金鸟笼终究圈不住奔放的天才。3年之后,李白请辞还山,离开长安,结束了自己第一次的政治征途。

李白没有在玄宗身边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所以选择离开。而玄宗则从改元“天宝”之后开始变得膨胀,开始选择享受人生。

月圆则亏,水满则溢。盛世繁华的背后,危机也在酝酿。

安史之乱打破了唐玄宗温柔乡里的甜梦,也给大唐国运来了致命的一击。

西逃入蜀的过程中,唐玄宗在马嵬驿失去了挚爱杨贵妃。756年,当了18年胆战心惊太子的李亨在宁夏灵武即位,是为肃宗,唐玄宗不明就里地变成了太上皇。

他没想到,自己当年做太子时用过的招数,竟然被自己的儿子用在了自己身上。从此,他又失去了属于他的大唐江山。

757年十月,唐肃宗借助回纥兵的帮助,收复了长安。十二月五日,经过一个多月的跋涉,72岁的太上皇唐玄宗颤巍巍地回到长安,住进了久违的兴庆宫,没多久便被软禁在了太极宫内。

李白因参加永王李璘幕府,以政治犯的罪名,被捕入狱浔阳,狼狈地结束了自己的第二次政治征途。他应该记得,15年前,唐玄宗给了他自由,也给了他金钱。当时他走得有多潇洒,如今他就有多狼狈。

15年,像一场梦一样,李白和唐玄宗一起迷失在了梦里。

好在身在江湖,在朋友的帮助下,李白最终摆脱了牢狱之苦,但唐肃宗依然没有忘记他,一纸流放夜郎(今贵州遵义一带)的判书最终还是来到了他身边。

02

杜甫像

从浔阳到夜郎,对于58岁高龄的李白来说,何止千里之遥?那注定是一场沉重的放逐。

此时,在遥远的秦州(今甘肃天水),杜甫听闻李白的遭遇,无法释怀,连续三天都梦到他。

从山东分别后,一转眼十多年过去了,杜甫再也没有见过李白,而如今连续三天的梦中相见,让他觉得李白凶多吉少。悲痛中,他写下了著名的《梦李白二首》。

其一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其二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杜甫是真的以为李白已经死了的,所以,这两首诗像极了挽歌。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但李白并没有被江湖的风波吞没,他顽强地活了下来。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唐肃宗要立太子,正逢全国大旱,天下大赦,李白也在被赦之列。此时的李白,正行至巫山三峡附近。

得到遇赦的消息,59岁的他像个犯错后被原谅的孩子一样,立即变得乐观起来。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他迫不及待地要返回江南,一大早,他就从白帝城(今重庆奉节)出发了。从白帝城到江陵(今湖北荆州),千里之遥,万山阻隔,然而,在欢愉的心情之下,一日足矣。

《李白行吟图》(宋)梁楷 绘

03

从江陵到江夏,从江夏到洞庭,从洞庭到浔阳、宣城、金陵,生命最后的几年,李白浪迹于湖北、湖南、安徽、江苏等地,生活之艰难,只能靠人接济而生。

流放夜郎对李白打击很大,他没想到自己当初一腔为国的热忱,竟然会被政治斗争的冷水泼得体无完肤,自己也险遭杀身之祸。

他似乎看透了一切,按理说,他也该歇歇了,然而他没有。

安史之乱爆发后,十几年的漫游,李白看遍了底层人民的流离失所,他早已不是那个只注重表达自己的诗人,他的一只脚已经踏进了百姓的队伍中,他同情他们,他想尽自己的一点力量拯救他们,拯救摇摇欲坠的大唐,在救人中完成救己。

但最终,他还是感觉到自己已经老了,时日不多了,可是为国为民前进的步伐依然没有停止。

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史朝义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史思明,率领军队向南进攻。太尉李光弼率领大军出镇临淮,迎战史朝义。

李白得知这个消息后很振奋,提剑请缨,欲从军讨贼,然而,身体旧疾复发,他不得不留居金陵,未能如愿。

在金陵,他写下了那首38个字长标题的《闻李太尉大举秦兵百万出征东南懦夫请缨冀申一割之用半道病还留别金陵崔侍御十九韵》一诗。

“天夺壮士心,长吁别吴京”,在愤怒和失望中,他离开了金陵,此后,他在安徽的宣城和历阳之间孤独的流浪,最终走投无路,投奔了在当涂做县令的族叔李阳冰。

04

一年后,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四月初五,在太极宫被软禁一年零十个月之后,78岁的唐玄宗李隆基走到了人生的尽头。

一个多月之后,他的儿子,52岁的唐肃宗李亨也追随玄宗而去,属于他们父子的时代最终画上了句号。

李白一辈子生活在玄宗和肃宗的统治之下。因为玄宗,他走到了人生的巅峰,见识了盛世的繁华,那是他离自己的理想最近的时刻。因为肃宗,他跌进了人生的低谷,尝尽了放逐的苦辛,那是他人生中最低迷暗淡的时刻。

不知道李白得知他们去世的消息时,作何感想。

这一年十一月,李白病逝于当涂。

他并没有像传说中的那样,醉酒入水捉月而死,有的只是在生命的尽头写下的一首绝笔诗——《临终歌》。

大鹏飞兮振八裔,

中天摧兮力不济。

余风激兮万世,

游扶桑兮挂石袂。

后人得之传此,

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20岁的时候,狂傲的李白拜见渝州刺史李邕,因年少轻狂,不拘礼节,高谈阔论,惹得李邕很不高兴。临别之际,李白很不客气地写了一首《上李邕》作为回敬。

大鹏一日同风起,

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

犹能簸却沧溟水。

时人见我恒殊调,

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

丈夫未可轻年少。

当时的李白觉得自己就是那只“扶摇直上九万里”,摆脱了一切羁绊,任意翱翔天际的大鹏鸟,即使风停下来,他依然能够“簸却沧溟水”,那份自负和不羁,充满了青春的荷尔蒙。

42年之后,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那只大鹏鸟在经历了世间各种悲欢离合之后,再次飞了回来。

它依然能够挥动翅膀震动天地八荒,即使飞到“中天”遭到摧折,依然还能够用自己的“余风”激荡千秋万世,并倔强地挂在太阳升起之地的扶桑树上,让后人传颂它的事迹。

我们发现,李白还是那个傲视一切的李白,只不过,这次他感觉到,世间再也没有能为颜回、子路痛哭的孔子一样,为自己的摧折而哭泣了!

这一年,东都洛阳从叛军手里收回,安史之乱也走向了终结。李家的大唐江山保住了,只不过,从此它便一蹶不振,盛世难再。

位于安徽当涂的唐明贤李太白之墓

05

李白死后,被葬在了当涂县的龙山东麓,往西六里便是青山。

当年,谢朓在宣城任太守时,曾在青山之南筑造房屋及池塘,在此幽居,怡情悦性,后来又被称为谢家山。如今,李白终于来陪伴他了。

李阳冰受李白之托,把他的作品进行编辑结集,编成《草堂集》十卷,并写了序。

在这篇名为《草堂集序》的序言中,他对李白推崇备至,称李白为“自三代以来,《风》《骚》之后,驰驱屈、宋,鞭挞扬、马,千载独步,唯公一人”。李白当时的名气,可见一斑。

只可惜,到处流浪的李白,诗稿遗失很多,即使是“当时著述”,也“十丧其九”,李阳冰最终拿到手的,大多也都是从其他人手里收集而来。

李白有个大粉丝,名叫魏万,号王屋山人,后改名为魏颢。

唐玄宗天宝十二载(753),魏万走上寻访李白之路。得知李白曾在梁园落脚,他便一路追寻过去,到达目的后才知道李白早已经离开。就这样,他经梁园,到东鲁,又沿着李白漫游的踪迹辗转江东、吴越,数千里的追寻,竟然都没有追上。

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二年的五月,魏万终于在广陵(今扬州)与李白相见。相似的志趣,让二人一见如故,变成了忘年之交。

李白很喜欢这个小兄弟,他邀请他同游金陵,大碗喝酒,大声歌唱。分手的时候,李白慷慨地赠了一首长达720个字的五言古诗《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并序》给他,并充满信任地将自己平生所写的诗文托付给他编集。

安史之乱后,李白所托诗文不幸遗失,魏万努力搜索到一些残稿,“沉吟累年”之后,不负重托地编成了《李翰林集》。

很可惜,1000多年过去,这部《李翰林集》和李阳冰所编的《草堂集》十卷都没能流传下来。但幸运的是,这两个集子的序言都完好地保存了下来。

在《李翰林集序》中,魏万曾说到李白的家庭状况,使得我们掌握了关于李白家庭的第一手资料。

06

“白始娶于许,生一女,一男曰明月奴,女既嫁而卒。又合于刘,刘诀。次合于鲁一妇,生子曰颇黎。终娶于宗。”魏万是李白的忘年交,他的话可信度很高。

按照他的说法,李白有过四次婚姻经历。第一次,他娶的是高宗时宰相许圉师的孙女,婚后育有一女一子。在李白后来的诗歌中,我们得知这个女儿名叫平阳,嫁人后便死去了,儿子叫明月奴,也就是李白经常在诗里提到的伯禽。

中间两次婚姻经历,在李白相关资料中记载不多,恐怕不是明媒正娶。最后一次婚姻,李白取了武后时宰相宗楚客的孙女,这个媳妇陪伴着李白走过安史之乱的颠沛流离,也陪李白走完了最后的岁月。

李白一生有四个孩子,长女平阳早早地就去世,其余两个儿子,记载很少,一个叫颇黎,一个叫天然,都不知所踪。

唯有伯禽,在李白去世55年后,才又出现他的消息。

07

唐宪宗元和年间,宣歙池州观察使范传正因为崇拜李白,便按照地图在当涂找到了李白的坟墓。为了对其进行保护,他一方面将坟墓周边打扫干净,并禁止人家随便樵采;一方面竭尽全力寻找李白的后人。

找了3年,终于找到了李白的两个孙女。此时,她们都已经嫁为人妇,一个嫁给了陈云,一个嫁给了刘劝,都是最普通的农民。

范传正接见了她们。交谈之中,他发现她们外表朴实无华,衣着也很村俗,但言谈举止之间尚有祖父之遗风。

范传正问她们的近况,她们回答:“父伯禽,以贞元八年不禄而卒。有兄一人,出游一十二年,不知所在。父存无官,父殁为民,有兄不相保,为天下之穷人。无桑以自蚕,非不知机杼;无田以自力,非不知稼穑。况妇人不任,布裙粝食,何所仰给?俪于农夫,救死而已。”

原来,她们正是伯禽的女儿,李白的孙女。她们的父亲伯禽,活着的时候没有功名,悄无声息地死于贞元八年。她们还有个兄长,但在外出游12年,至今杳无音讯。此时,距离李白去世已经整整过去了30年。

李白这两个孙女嫁给农夫之后,过着贫穷的日子。听说范传正在寻找她们,因害怕辱没祖上名声,一直隐姓埋名,未敢露面。后来迫于乡闾间的压力,最终不得不“忍耻来告”。说完这些,她们便忍不住地哭了起来。

她们知道先祖李白是喜欢青山的,当初殡于龙山东麓,只是因为地近而已,并非先祖本意,而且年久失修,三尺高的坟头早已坍塌,自己又没有能力进行修缮。他们请求范传正帮忙,把李白改葬于青山之侧。

范传正听了之后,内心一阵酸楚,立即答应了她们的请求。

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正月二十三日,范传正会同当涂县令诸葛纵,将李白墓由龙山东麓迁葬在了青山南侧,并亲自撰写了《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碑文,立碑石于墓前。

从此,李白永久地倚靠在了谢公山的臂弯之中。千载之下,如若有知,他一定感到特别欣慰吧。

把这些事情办完之后,范传正觉得大诗人的孙女如今嫁给了农夫,不免有点辱没祖风,便建议并帮助她们改嫁给士族,但她们却婉言回绝了。

她们说:“夫妻之道,命也,亦分也。在孤穷既失身于下俚,仗威力乃求援于他门。生纵偷安,死何面目见大父于地下?欲败其类,所不忍闻。”

命运如此,何来强求?范传正没有勉强她们,但最后还是尽自己所能免除了她们的赋税和徭役,以表示对诗仙李白的敬意。

如今,李白成了妇孺皆知的国民诗人,位于当涂的李白墓也变成了大家凭吊诗仙的好去处。在这里,山叫谢公山,墓是李白墓,青山常青,美酒常有,时过千载,李白应该也会满意吧!

李白墓前游客送的酒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