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要懂的心理学》读书笔记29|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

2023-12-15  本文已影响0人  青箬笠0

1.课堂刺激

    较难的课堂,要适当减少互动频率,活动任务比较简单时可以增加互动。

  教师的教学方法、语音语调、空间变化也是课堂环境刺激的主要因素。

  评估课堂刺激的因素:刺激强度、新颖性、复杂性、变化行、惊奇性、非一致性。

  老师说话富于变化,抑扬顿挫,感情丰富,避免单调,也可以吸引学生。

  学习活动设计富于变化。新鲜的学习活动也能够吸引学生。

  教室的布置也可以成为资源,统一的学生行为规范就比较单调,不够新颖。学生共同制定设计的班纪班规,就比较好。记得有次詹大年就说到这方面,那个学校,教室墙上,是学生共同制定设计的班纪班规,并且这些班纪班规还是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修订;学生设计的富有个性的课程表,不是这课程科目名字,而是写上学生对该科目老师的昵称。有一个学校,整面墙竟然是学生用过的废弃的笔芯,装饰效果也不错,关键是学生的成长的见证。

    2.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把需要分为两大需要:缺失需要和成长需要。缺失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成长需要包括:求知和理解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满足高层次需要前,要先满足低层次需要。

  想想物质匮乏时,快乐多么简单。现在的孩子,低层次需要都能得到满足,就有了高层次的需要,烦恼不同于以前的孩子,也出现了各种不同的问题。

  多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关爱尊重理解学生;学生之间友爱尊重,良好交往,营造团结有凝聚力的班级;才能满足学生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按照理论,满足了这些需要,就会产生更高层次的需要,求知和理解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当学生不愿学习,对学习没有任何兴趣,也许可能是低层次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3.注意力

  生命是动的。中小学生特别是小学生,好动是天性,注意力很难专注持久。课堂学习不吸引能学生注意力,学生就会出现各种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

  (1)进行活跃、快节奏的教学。提供不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参与。不布置没有任何检查与反馈的课堂作业,课堂活动反馈一定要及时。

    (2)保持教学的流畅性。课堂上出现的意外情况,尽量不要打断教学活动,以免干扰全体学生的注意力,破坏全体注意。如有学生迟到,可以用眼神示意他进教室。有学生说话,可以走到他身边,轻轻拍拍他的肩膀,或轻点他的书桌、课本。

    (3)科学分配教学时间。学生的注意力从课下的事情转移课堂上,有个注意力转移的问题。所以老师在进教室上课时,要吸引学生注意力。自己有时就不太注重上课时的起立互致问候,其实是错误的。上课时的这个仪式,能很好的把学生的注意力从课间的事情上转移到课堂上。课堂开始时,学生注意力水平最高,要讲重要内容。一节课的中间,学生的注意力水平开始下降,适合安排一些练习。课堂的后半部分可以进行一些综合性的互动。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