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期一会 | 两年时间,从实习生到副总裁
NO.1一期一会 | 二狗子
二狗子,94年的双子座。来北京两年左右,已经是某公司的副总裁了。其实这样的title日常里也不会特地提到,主要是前段时间刷脉脉,才偶然发现:这小伙子的title居然变了。
谈及他的个人经历,我觉得在明面上的亮点在于大学期间与朋友一块创业,合伙开公司,接了些营销、广告、策划之类的业务。包括后来北上应聘成功某公司的电商运营,再到后来的内容产品主编,再目前的副总裁。这家公司确实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晋升通道。而他自己,也确实足够努力。
跟二狗子是高中同学,因为与他姐姐的名字一样,所以在融城北隅、凤凰山麓下的校园故里,他老叫我姐。很多年前的读书时光,我们的脑子里可能仅剩有对高考的念想,哪里会预想到在未来的某一天里,相遇在北京呢。我们的老家,小而富裕。没有踏出寸土,只觉得故乡是全中国最富庶的地方,毫不夸张。坐井观天这一成语标签,无疑最适用于当时稚嫩的自己。
二狗子15年就来北京了。那一年的11月,我刚刚开了公众号,写了几篇文,关于求职关于生活。最惊喜与意外的小插曲,即是那年生日,收到的二狗子与作龙的生日餐邀请,以及很可爱的兔子形状的蛋糕。不论是高中还是大学,身边来北京发展的朋友都还是很少。异乡里,冷冬里,有这样的惦记真的特别感动。
WJ和二狗子都是我的高中同学,恋爱多年却一直异地。一个重庆一个厦门。有时候看他们发的动态有些不对劲就会想着关心一下,这么多年了挺不容易的。
九月初,WJ终于也来了北京。要找新的工作,正式携手二狗子开启一段崭新的北漂生活。跳脱了老家的稳定状态,开始尝试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及可能性。这期间绝对少不了对父母的思想工作,以及对自己焦虑心态的一种安抚。但必须承认的是,能够勇敢跳出舒适圈去寻求进步,无疑都是值得肯定的。而这次有机会坐在一起聊聊近况,放眼一下未来,也是托了WJ的福。大家平日里都忙,没有特别的事情也很少聚。
焦虑与惊喜
每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里,必然都会拥有过焦灼的心态。包括我的大四、二狗子的大三。忙碌的学生会工作、各种竞赛,亦或是创业项目,都让我们习惯了原本充实的生活、快速的节奏。突然的歇停,带给了我们更多对于当下的悬而未决、未来的迷茫。后来,他就和自己在营销大赛中的朋友合伙成立了一家公司,专门承接营销、广告、策略之类的业务。这类业务,需要持续的创意与不错的设计能力,但耗费时间与人力。无法招到合适的人入伙,就不具有扩张性。之后海投实习,除了实习也投递了社招。基于对这家公司的好感,投递了其电商运营岗位,附件保存了所有设计作品。这样的诚意,也很难没有面试机会了吧?但是绝大多数的大学生,还是很难意识到可以在发送简历的环节里,多那么一点点的“小心思”。对于任何一个企业而言,求职者的用心程度也会直接影响面试官们的“交互评价”。其实最早知道他成功入职的时候,我就觉得这是一家跟他气场特别贴合的公司。按照他自己的评价来说,无论是工作环境、工作状态还是title带来的薪资水平,都令他十足惊喜。
孝顺
我们都还年轻,虽未到了非得择城终老的阶段,但照顾南方家人的问题,却也不得不考虑。饭桌上,就这个话题我们也聊了许久。小城有亲人,年迈后需要陪护与照顾。大城能实现更多追求,有更多的就业红利。但坦白来说,我们都认为,除非就回到福清工作,否则哪怕去了福州、厦门这样的省内城市,也无法做到每周回家。近距离衍生了更多的懈怠,家人之间频繁的相处也行总会带来敷衍。然而在北京,由于深知相聚不易,才更愿意把握住每一次节假日回家看望亲人。很多时候特别庆幸自己并不是独生子女,父母的心有了更多牵挂才不至于特别小心翼翼地揪着我留在身边。
内容付费
他目前主要负责某内容付费产品(以下称为“××”)的订阅专栏开发和运营。从定位上来说,内部更倾向于将“××”定义为知识服务,而非知识付费。知识本身就需要付费,从我们最早的买书、上课开始,都是为知识付费的一种行为。只是在互联网技术的颠覆之下,知识似乎变成“免费”了。而如何使用移动互联网技术,重构过去的知识体系,是“××”正在践行的事业。而“××”平台上的用户质量都很高,据说一个用户估值5W?虽然数字有待验证,但是大部分用户的年龄在35岁这一用户画像描述倒是出乎我的意料。毕竟我还不算“××”的重度用户,所以少了些对该产品用户群画像的感知。
从消费维度上来说,过去大家的消费停留在空间上的消费,购买的每一件物品都占据了我们在实体空间上的方寸之地。而在实体空间的维度上的消费几近饱和之后,对于时间维度上的消费的关注是大势所趋。不论是消费升级还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碎片化时间的消费概念,都耳熟能详了。而从空间、时间的这两个维度去理解,还觉得蛮新鲜的。
以下附:网易科技于今年3月8日罗胖的演讲内容所提炼的核心观点:
“我为什么做内容付费?”
1.内容付费是一个新兴市场,这个市场到目前为止,只有协作没有竞争。大家都是汪洋大海里孤独的打渔人。
2.工业时代,人类的知识交付分成教育、出版、传媒三个行业来进行。移动互联网时代,这三个行业的边界开始模糊,一个叫“知识服务”的新行业正在诞生。
3.正如滴滴提供随叫随到的专车服务,美团、饿了么提供应有尽有的餐饮服务,“知识服务业”提供满足用户终身、跨界、碎片学习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4.能把握住这轮机会的人,不见得是传统意义上的大V。而是有能力把知识转化成好产品的人,即“知识产品家”。
5.知识服务的交付方式是产品,产品必须要做功能冗余。比如,Office软件,绝大部分用户只用到千分之一的功能,但是这些看似“冗余”的功能也必须做好。
6.有两种商业模式:一种满足用户的欲望,让他爽;另一种满足用户的自我期许,让他变得更好。前者顺应人性,规模大;后者逆人性,价值大。
7.免费内容追求流量和影响力,用户黏性、打开率是性命攸关的大事;付费内容追求产品和服务,产品本身的品质和用户的体验才是核心。
8.这一轮消费升级的动力,不是把更贵的东西卖给更有钱的人,而是在完成从“迎合用户人性”到“帮助用户实现自我提升”的切换。
9.好的知识服务产品,本质上是帮助用户完成“人格跃迁”的工具,即满足用户“成为更好的自己”的期待。
10.营销界有句话:“人们需要的不是钻孔机。而是墙上有个孔。”在知识服务领域,用户的真实需求是对知识的高效获取、易于记忆、便于转述。这是我赞成碎片化学习产品的原因。
11.用户总时间有限,而向用户索取时间的产品和服务在爆发性增长,从长期看,只有头部内容有商业机会。
12.我们没有流量,但是产品本身就是流量。我们产品不多,但是每一个都力求成为精品。
13.我们的免费产品不是为了吸引流量,而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付费用户。就像酒店一样,对住店客人提供免费的自助早餐和游泳池。
14.中期内,智能音箱将成为重要的内容入口,一个叫“智能内容”的趋势正在到来。
15.要积累用户数据,尤其是优质用户的数据。优质用户群的内容推荐未来价值巨大。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在北京,优秀的孩子真的太多了。机会很多,竞争同样激烈。在北京两年里,两次与二狗子的见面,都能感受到他从高中至今,在心态上的不断成长与成熟。经历的事情越多了,视野也就越加开阔了。但是“踏实”二字或许亘古不变,否则也很难有阶段性的进步与成功。
比如对待自己的工作,具有200%的高度责任心。不论是外出游玩还是正在约会,团队有即刻需要响应的事情,可能就得立马响应。比如就在出租车上、景区园外、电影院里......抱着电脑码着字。我也同样经历过类似场景,所以很能感同身受。
星空还是可以仰望的,但更关键的是着眼当前,做好每一件事。
这种踏实并不浮躁的心态确实会对我们有所启发。
求职建议
已然秋招,所以在最后抛出来了关于求职建议方面的话题。“××”的团队人数基本要控制在150人以内。因此他们团队更倾向于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的求职者:
1.超强的自我驱动力。能明确目标、具有落地计划并付诸实践、再不断反馈、优化。
2.简历、面试的差异化。不论是简历+附件的差异化,还是面对面交谈的差异化,只要能引起面试官注意到的差异化,都很可能是加分项。
3.价值观的高度契合。这也体现在了面试环节上,每一位入职新人都需要求职岗位以外的人来面试,只要有一位内部员工与求职者聊的不尽人意,面试就挂了。但面试环节也同样特别优待用心的求职者,比如有位面试者把100个?or1000个?“××”视频都整理出来,做了记录,后来岗位随便挑;又比如一位大二学生,做了很多页的竞品分析报告?总之,体现出了“用心”二字,哪怕产出的效果不甚专业,这份细致也足以打动面试官。
此外,聊了几点“××”内部的协作方式。按照二狗子的描述,我觉得目前他们团队内部的协作方式能够达到绝大多数求职者都很满意的工作状态。比如丢任务,各自领;高度放权等等。
一顿饭,快吃了四小时。偶尔冒几句福清话,感觉特别温馨。省外人对闽商的印象总是走南闯北,但在年轻一代中真正愿意走出来的少年确实不多。家乡的空气那么好,为什么要这么折腾这么累?不知道。可能骨子里就流淌着不甘平凡的血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