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阅读📖

2024年阅读打卡(第五天)

2024-01-07  本文已影响0人  晶雅彤阳

今天阅读了三毛《雨季不再来》第40-73页。

《雨季不再来》是三毛在十七岁到二十二岁这段时间所发表的文稿的合集,而这些文字就像是一条条轨迹,清晰地描绘出了她的童年与青春。因为这正是她生命历程中经历过的种种挫折与彷徨时最真实的痕迹,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脆弱的女孩如何一步步的蜕变,直到破茧成蝶。

三毛在书中的自序里这样写道:

人之所以悲哀,是因为我们留不住岁月,更无法不承认,青春,有一日是要这么自然地消失过去。而人之可贵,也在于我们因着时光环境的改变,在生活上得到长进。岁月的流失固然是无可奈何,而人的逐渐蜕变,却又脱不出时光的力量。

时光就像奔流的河水逝去不返,那些值得被铭记的日子只能任凭岁月的冲刷,可是当我们跨过这段泥泞、穿过那片阴郁的森林,踏上梦想的顶端,终将看到希望之光在眼前闪耀。

正如三毛所说,当三毛还是二毛的时候,她是叛逆的,从不愿生存在世俗的规则和束缚之下,她有自己的追求,她需要自己的自由。所以她才会在小时候自作主张把自己的名字改为陈平,就是因为她不会写原名陈懋平中的“懋”字。我们知道名字可谓是父母赐予我们的第一份礼物,几乎是要伴随一生的,有着特殊的意义,其中包含了他们的期望与希冀,所以三毛从小就已经显露出了那份不拘一格,敢于在原则中做自己。

《紫衣》这篇写了三毛母亲为了参加同学会,加班加点为三毛及姐姐亲手缝制的紫色花边连衣裙。却因为遇上大雨,耽误了坐车,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满怀期待的心情被大雨浇灭了的故事。

《蝴蝶的颜色》写的是三毛在小学时候,对女老师的羡慕,对长大的渴望,对告别书本,不再遭受老师毒打的惩罚的逃避,认为长大是一种解脱,是一切无解之谜的答案,是所有一切问题的解释。

《逃学为读书》记录了三毛上学时候因为讨厌老师的惩罚,逃学去公墓去图书馆读书,然后休学读书的故事。书籍带给三毛的是领悟和宁静。看不懂也要生吞活剥,对书的痴迷程度不言而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