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成年之后,无论你是刚18岁步入社会,还是能活到90岁;无论
1.在成年之后,无论你是刚18岁步入社会,还是能活到90岁;无论你扮演什么角色,是儿女,还是父母,爱人,我们自己应该自觉做到:不要成为他人的一个负担。
2.贝索斯说,所谓压力,主要源于你能够控制某件事情却不采取行动。我觉得确实是这样,有些事你不去做,大概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因为你懒,你克服不了自己的惰性。还有一个是因为你没有找到很有力量的理由。这个事你想要去做了,但就是还缺最后推你一把的力量。
人生有两大自我消耗,其一是迎合、迁就别人。其二是自己想做的事但没有做。
3.一个人,如果可以做到面不改色地听完任何一个面试官对你的真实评价,哪怕对方言辞激烈,人身羞辱,你也能够做到丝毫不情绪化,不争辩,不挫败,不自怜。然后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如何从这些反馈里提取出有效的信息,就可以快速投入到下一轮迭代里去。说到底,人如果真心要在一条路上走下去,要击败的第一个敌人其实是自己——对自己的全能幻想。就像一篇好稿子是改出来的,任何事都需要做好长期反复迭代的心理准备。一个拒绝直视自身稚嫩和缺陷的人,肯定无法【忍受迭代】,因为稚嫩和缺陷是任何一次迭代的起点。【心理准备】听上去好像太轻巧了,实则是一个人需要被否定过很多次,又被反复托举起来,才能开拓出来的精神容量。
4.夫妻是两只交叉的圆,重叠部分是二人共同世界。不要去打探未重叠的部分,尊重对方隐私,保留自己态度。
5.说到底,父母把自己的私欲寄生在孩子身上,无非是大人为了满足自己对于操控子女人生的快感而已。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圆桌派》里有一期话题,讨论为什么中国大多数父母总爱逗孩子是垃圾桶里捡来的?窦文涛说,这本质上就是父母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控制欲,即【我让你怕就怕,我让你笑就笑】。《被讨厌的勇气》一书里,作者不留情面地揭穿了这样的亲子关系: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非常不幸的是,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往往是过于担忧的父母,总爱对孩子的课题妄加干涉。其实,很多时候,父母并不是真的为了孩子好,而是为自己的面子、虚荣心和支配欲。
(配图:夏日蓝 | Brad
Wall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