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技巧做事技巧孩子的世界

想要孩子由差生变成第一名,不妨试试这些具体操作方法

2018-03-21  本文已影响4153人  静定如常
涂画风筝

您可能以为此文是标题党,可我是一名学生的妈妈,也跟您一样希望自家孩子考出好成绩。我不能说写的很好,但一定是尽己所能。继续看下去,您应该会有些实用的收获,不过选择权在您。

上周发生了一连串的事情印在我的脑海,久久不能抹去。

因孩子不敢给语文老师说作业上不小心弄了黄色略带小脏的印迹,班主任放学后对我说,孩子不敢独自主动找老师反映事情,意思好像是孩子独立性不够,孩子那会儿在教室走廊里委屈的哭了很久。

每天孩子放学后,看到家长群里嘀嘀嗒嗒地发家庭作业以外的自选作业测试卷给老师,老师不断点赞,家长不停跟帖,不写又怕跟不上同学学习进度,写是不是每种题型都要这样大量练习眉毛胡子一把抓?

前几天,参加了一个由专业教育人士、不同年级家长几十人组成的教育座谈,谈到了孩子作业繁多与小学一年级起就没时间玩的矛盾,谈到了名校的上升通道、路径、方法,看到大屏幕上赫然写着本市国际名初、名高一年学费就要8-10万元的吓人数字。

…………

鉴于此,我在傻想,现在兔子所在小学一年级各班58人之多,孩子一天9-10小时挤在狭小空间,座位坐下去站起来困难,要是孩子学习方法更好了,学习效率提高了,学习成绩优秀了,老师会不会更加爱孩子?家长会不会焦虑少一些?家长要掏的择校费是不是会省一部分?孩子会不会多些玩积木的时间?网瘾、厌学、抑郁等“问题”孩子会不会少一些?

一、父母如何有效指导孩子?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可怜天下父母心啊!我家兔子现在才上一年级,我就不得不读起了高考状元“成功”宝典。孩子成绩等于=家长+老师+孩子。家长大于老师,家长大于孩子,家长主导决策与安排,老师传授经验与技巧,孩子学会习惯与方法。

1.理解与鼓励

心理学表明,人人都需要肯定。有个“皮革马利翁效应”,心理学家从某学校随机选了少部分学生,称他们是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几个月后发现这些学生成绩明显进步。

现在的青少年,心智发育还未完全成熟,对自己的行为认识还很模糊。他们做对了,家长需要多给予肯定,利于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鼓舞他们继续前进的勇气。

当孩子在外边受到委屈、挫折需要倾听时,请您一定当好“共情”的父母,不要去鉴别他说话对错。先关注心情,再关注事情。

2.为孩子创造良好学习氛围

家长要是跟老师互动的好,老师自然会更多关照与鼓励孩子,从而促进孩子学习与成长。老师给予孩子不同评价,会让孩子在同学间形成不同地位。

家长可以多制造机会让孩子与品行端正、学业成绩优秀的同学交往,一起写作业、讨论习题,假期一起郊游或相互串门,让孩子潜移默化地学到“好”孩子身上的优点。

家庭关系和睦,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很多孩子早恋、成绩突然下降、逃学、抑郁、甚至自杀,多与家庭环境缺少关爱有关。家庭纠纷是学习的绊脚石,好家庭是暴风雨里的避风港,不好家庭是避风港里的暴风雨。

3.倒数第一不可怕

怕输的结果是常常输。赢不一定是好事,输不一定是坏事。无论输赢,胜不骄傲,败不气馁。

人大附中王金战老师,全国优秀教师,他曾带的一个班58人,有37人被北大、清华录取,另10人被牛津、剑桥、耶鲁等世界名校录取。在他的《学习哪有那么难》一书中特别指出:让一个差生变好很简单。当一个学生反复遭受打击、失败,他就变成了差生,没有一个学生生下来就注定是差生。

让差生变好?反其道而行之。就是让孩子反复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有了这种美好的体验,孩子就慢慢变好了。

只要孩子稍微有进步,就及时鼓励,再差的孩子也能找到一两个闪光点,得到鼓励,心情大好,想不进步都难。

对于“问题”孩子,更需要老师和家长拿放大镜寻找优点。越是问题多的孩子在老师、家长眼里越是一无是处。“问题”孩子背后,往往都有一个“问题”家长存在。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孩子哪怕进步一两个名次,一两分,家长同样可以毫不吝啬地夸赞孩子的进步。不断鼓励、欣赏、催眠孩子,一旦孩子心态发生转变,潜能就会充分发挥,产生意想不到的好结果。

4.培养孩子勇于接受挑战的意志力

王金战多年的名校班主任经验总结出了成功学生三大特点:

1)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坚持性;

2)千方百计克服困难的顽强性;

3)学习时善于理智冷静控制自己情绪和行为的自制力。

一名全国数学竞赛获一等奖的高考状元曾说,据他观察,那些数学学不好的同学,大多是不敢面对困难,害怕深度思考的人。

福建漳州高考状元陈雅芳,2015年考入北大中文系,她介绍自己高考状元心得时说,人要敢于做梦!她特别喜欢八月长安的一句话,“你的野心再大,这个世界也一定装得下”。

马克思为写《资本论》,阅读、摘录了1500多本书,做了65本笔记,仅经济问题摘要与批注就有800多页,对当时70多位经济学家的著作几乎都做了详细摘要。

看来,成功需要无数日夜的勤奋努力、需要无比坚强的意志力,需要敢于挑战困难的霸气和决心。

父母可以引导孩子从小多读名人传记,有条件也可以带着孩子寻访名人故里,这些名人远大的理想与抱负、敢于挑战困难的勇气与力量等良好品质一定会深深地刻在孩子脑海里,化作孩子勇攀高峰的强大内驱力。

可以带着孩子参观清华、北大等名校,还可以邀请已经考入名牌大学的大哥哥大姐姐分享见识与体会。

父母一定要告诉孩子:你可以考差,但绝不可以说自己不行。输什么不能输了信心。

学习仅仅是一种手段,真正目的是通过学习,练就孩子顽强的心理品质------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坚持性,在困难面前顽强不低头的意志力,冷静理智的情绪与行为自制力。

二、语数外学习方法有哪些?

我高中读的是文科,上的是当时的省重点高中,现在据说学校里好老师去了沿海城市捞金,学校也没落了不少。现就共性的语数外和宝爸宝妈们一同交流下小想法。学习中天分、刻苦固然重要,但优等生优在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

1.语文

如何培养语感?

读某句话一遍就知道它有没有语病,也许你说不清问题在哪,这是语感神奇的地方。读的多,与文字就会更接近。作家麦家说,学语文语感很重要。语感出来了,做题顺了,分数上去了,学语文慢慢上道了。

大量看书有助于语感提升。挑书前可以先参考书评,买书时别忘了选些自己不曾看过的书,蔡康永说,你只看自己看得懂的东西,那么永远不会了解那些根本不了解的东西。

语文之妙在于积累,一个好词、一段美句,一篇美文,摘抄与背诵,日积月累,聚沙成塔。

为了找到优等生共性的、有借鉴意义的东西,最近读了《100名状元零距离》一书,书中各省高考状元提到他们爱看的书,有的状元喜欢史铁生、梁衡、亦舒、张爱玲、东野圭吾,有的状元推荐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林清玄的《清欢》、龙应台《野火集》、余华《活着》,还有的喜欢四书五经、唐诗宋词、诸子百家、二十四史。总之,博览群书,是语文考试成功之利器。

学好语文的关键是什么?

学好语文关键是培养孩子自身独特的认知与丰富的情感。多观察、发现、思考,孩子会形成与别人不一样的体验,这些体验提升语文素养,形成孩子独立审美观、准确判断力等竞争优势。

如何写作?

把握考试作文规律与特点:精准的审题;引人注目的标题;层次鲜明的结构;立意深远的境界;引经据典;工整的字迹。最重要的是审题立意要准,不然语言文字再优美也得不了高分。

模仿高级范文,提升档次,放大格局。保留作者范文结构,范文内容改为自己熟悉的题材,目的是内容创新,避免抄袭。正如书法、绘画一样,先临摹大家名作提升层次。

平时积累经典文章,总结个性化模版,考试稍微改变,即兴发挥,一气呵成。

这一方法对于很多想学好写作的人,可谓老少皆宜。

作家萧秋水提到她平时看到好文章,就力求把它看透,不停追问自己要是我写我会怎么写?这篇文章我能学到哪些东西?把文章里的宝贝一一挖出来研究,一点点闪光之处也不放过。

2.英语

学好英语做什么事情最重要?

跟学汉语一样,多听多读多背就会输出。

读了100名高考状元的“成功”宝典,他们很多看过原版美剧、电影,读过原版小说,听过VOA、BBC,还有的读过China Daily、纽约时报(网上找)、CNN、21世纪英文报。

多听多读,逐渐培养语感,慢慢就会说了。基础弱点的可以先从感兴趣的英文歌曲开始,放学路上、家里无意识地学习,慢慢积累英语素材。英语和语文一样需要平时点滴的积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碰到好的段落、文章可以多背,反复听、读、背,很多英语句子不需要经过大脑思考,就会脱口而出,英语写作时也能“得来全不费功夫”。

《清华学爸教子经》作者老温,也反复强调了英语就是要多背、多背、还是多背。背个十篇八篇经典文章,英语水平就会有较大突破。

很多高考状元也提到要认真学习《新概念英语》。

好的英语记忆方法有哪些?

记单词时,抄写文章,把单词放到文章中记忆才会牢固。

还可以采取词根词缀记忆法记忆,如cap译为杯子、引申为容量,capture是占领之意,captive译为俘虏。单词积累越多,规律性越明显,记忆效率越高。

学习英语的时机是什么时候?

小学时偏重听力与口语,小时候发音基本就定型了,找个发音标准的老师很重要,大了纠正发音要耗费更大力气。孩子口音不标准,怕人笑话,越来越不自信,渐失学英语兴趣。我出生于一小镇,那里英语老师匮乏,从小英语口语不标准,大了老师点起来读英语课文时,成了我的难熬时光。

小学升学压力小,有机会可以让孩子多与外教聊天、打球,参加英语演讲比赛。

英语学习低年级时投入越多,超前学习,高年级就可以腾出更多时间学数理化了。

英语学习,先紧后松,小学拼命积累单词量,中学就会很轻松。初中学高中,高中学大学,英语考试自然轻松。

3.数学

关于奥数问题

哪些人适合学奥数?

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学奥数。小学学有余力,小学课程根本难不倒的孩子;对数学特别敏感,有感情,小学数学成绩不一定特别突出,但在数学上表现出特别敏感,从小引导,这类学生可能在数学上大有作为。

什么时候开始学奥数?

让孩子二年级前多动手,多享受大自然,多加强语言能力的培养,过早学奥数易导致孩子挫败感,二年级后学奥数比较合适。

学奥数的好处?

初中学生的数学实力差距,就是从小学奥数拉开的。奥数内容超前,包含初中方程、高中数列、大学数学专业基础数论、物理运动知识、化学溶液浓度问题及一些思维转弯问题。

小学奥数把课本内容抛到九霄云外,初中数学考试难题,也与课本脱离关系。为何有的孩子怎么努力也追不上其他孩子?那些“牛孩子”小学奥数学了多年,付出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其他家长却不曾想到。

奥数功底好,中学学习后劲足。相反没有奥数功底积累的孩子,初中数学思维跟不上,考试难题没思路,写作业磨蹭。

数学学习方法有哪些?

数学学习要步步为营,不欠帐。数学系统性强,前面知识不掌握,后面听不懂,也学不好。数学是一门循序渐进,积累性强的科学。

掌握书本基础知识是关键。书本内容相关习题做扎实,考试就有了六七成把握。有的孩子为了追难题,基础题得分也丢了,得不偿失。

数学的趣味在于一题多解、多题一解。陈景润说,经过很大努力仍不能解决问题,再虚心请教别人。除了自己要发散、深入思考,还要敢于向老师质疑、争论。“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

数学学习课前要预习,带着预习不懂的问题听课效率更高。课堂效率很重要,一个学生课堂上不能保证效率,课后三五节课也补不回损失。老师讲的上一节课孩子没听懂,下一节课影响很大,遗留问题像滚雪球,导致这一阶段效果差。上课时要少记笔记多认真听讲。

学好数学还要多刷题,题刷多了慢慢就找到了解题规律,找到了题感。会做的题做错了,不叫马虎,叫基本技能没过关,平时要多加练习。

数学公式、定义、定理要自己好好推导一遍,掌握其思想精髓。建立专门的错题集、难题集必不可少。

总结

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没有用对方法的家长。好的学习心态、习惯、方法是孩子学业制胜的法宝!

感谢很多素为谋面的朋友在简书文章中真诚的评论与暖暖的互动!您的包容与鼓励是我继续原创分享的强大动力。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我是一位7岁孩子的妈妈,跟您的心情一样,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因在简书写育儿文章,一些投缘的简友关注了我,有高中副校长,有初中、高中语文老师,国学老师,也有宝爸宝妈,有时我也向他们取经。借着这块理想地,我们可以好好聊聊养育孩子的酸甜苦辣。

您在孩子学习方面有哪些好的心得、体会?期待您在评论区真诚分享和留言互动!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越分享,越富足。感恩您的积极参与!集体的智慧会让孩子们学习更轻松、快乐!

男孩与篮球的情缘

还有几篇关于孩子学习方法的简文,也受到简友的好评,感恩您的鼓励!

成就过500万孩子语文高分的6项学习方法,不教孩子亏大了。

孩子阅读的关键十年,家长怎么做孩子会受益无穷?

小学关键期如何培养孩子一生的阅读兴趣?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